90%药品无儿童版 新规:定价不受成人药价影响

    长期困扰不少家长的儿童药 “用药靠掰、定量靠猜”的问题或有望解决。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卫计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是近10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首个综合性指导文件。长期以来,儿童药品少、用药规定模糊的问题一直存在。新规发布后,今后将有更多企业为儿童“量身定做”适宜剂型和规格的药品。

    “孩子今年两岁,给他吃消炎药必须根据药品包装上的体重和喂药量的换算标准计算,孩子太小了要特别小心,得弄明白换算单位,还要估量好药量,真的特别麻烦。”家住崂山的姚女士抱怨道。记者采访得知,许多家长都曾遇到同样的麻烦,更让家长们烦心的事情是很多成人儿童都适用的药品在用量说明上大都写着“小儿慎用或酌减”等字样,缺少明确的儿童适应症和用法用量,“酌减就只能靠医生来判断了,尤其是小孩,多吃一点都怕出事,哪有家长敢自作主张啊。”市民马先生说。

    “目前儿童药品缺乏适宜剂型和规格,很多儿童用药往往要靠手掰甚至用刀切割,不光家长们觉着不可靠,我们做医生的也时常感觉不方便。”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一位儿科专家介绍,这在目前是一种普遍现象,儿科医生和护士每天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药物分割,他们通常会根据早产儿、新生儿的体重,将一些药片切割到十分之一以用于婴幼儿用药。

    除了难以分割、难以把握用药量,儿童药品剂型和规格的缺乏同样也会导致用药浪费。儿童用药通常需要分割,而分割剩余的药物通常就被浪费了。

    针对目前企业生产、研发儿童用药的不积极,新规将从审批和定价机制两个方面鼓励企业提高儿童用药的研发水平和积极性。(记者 王伟)

    新闻链接 九成药品无“儿童版”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35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儿童药物剂型仅有60种,90%的药品没有适宜儿童的剂型。全国6000多个药厂中,仅10余家专门生产儿童用药,产品中涵盖儿童用药的企业也只有30余家。

    究其原因,就在于儿童药定价存困境。医院药品实行“一品双规”管理,在综合医院,儿童药品的剂型和规格在招标时就会受到影响。此外,现行药品的“差比价”定价政策,药物定价是按其中的有效成分定价,也导致儿童用药专业生产企业的利润无法与生产同样品种的成人用药生产企业相提并论。比如某种药物,成人制剂100mg定价是100元,如果儿童药剂型有效成分是成人剂型的十分之一10mg,则定价约17元,而这两种制剂在工艺流程、工时和包装上相差无几,这种定价机制就显得不太合理。而且,儿童药市场份额少,更加难以推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和成人药相比,儿童药市场小、利润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药品企业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

    新规瞄准审批和定价

    新规将从审批和定价机制两个方面鼓励企业提高儿童用药的研发水平和积极性。

    ■对于部分临床急需的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加快进度,并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

    ■鼓励开展儿童用药临床试验,加强儿童用药临床试验管理,探索建立新药申请时提供相关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及用药信息的制度。

    ■按规定及时将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优先支持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建立短缺预警机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用量小的药品综合采取价格、采购扶持及定点生产、储备等方式确保供应。

    ■定价方面,为鼓励企业生产儿童药,新规规定儿童专用剂型不受成人药品定价水平影响。而对儿童适宜剂型,六部门也将研究规定较为宽松的剂型比价系数,这将解决儿童药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