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青港国际总裁:90%融资用于董家口建设

青港国际总裁焦广军

    青岛新闻网6月16日讯 6月6日上午9:30,青岛港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为青岛港今后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上市,会给这个拥有122年历史的大港口带来什么?上市,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近日,青港国际总裁焦广军接受了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赴港上市,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注定是青岛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上市是否达到融资预期?您怎么评价?

    焦广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青港国际拥有12家分公司、16家二级子公司和19家合资公司的股权。我们的很多业务都是通过合资合营的方式来运营,我们的合作伙伴马士基、中远、中海、招商局等,都是行业内名列前茅、实力强大的企业。

    青岛港这次上市的融资情况与我们之前的预期基本一致。而股票的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受目前大环境影响,目前形势虽然不太理想,但从长远来看,是没问题的。我们对青港国际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给股东带来持续良好回报充满信心。

    青岛港上市,并不单纯或者并不主要为了融资。上市对我们来说,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股份运营模式,青岛港是个拥有122年历史的大港,发展速度很快,但和上市公司相比,我们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还存在距离;二是提高青岛港的国际形象;三是融资。

    记者:我们公司未来将发展哪些业务?

    焦广军:青岛港上市融得资金的90%将用于董家口建设。重点发展业务:第一,进一步扩大并提高货物的处理能力,继续优化配置我们的码头资源、人力资源、航线资源等,始终把我们的主业保持在世界领先的地位上。其中,一是重点发展董家口港区。二是推动前湾港区升级,顺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第二,发展增值业务,着重发展“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提供简单的加工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融资相关服务,供应链物流管理服务五大方面;第三,加强与主要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促成更多的战略合资机会和收购机会;第四,继续招纳管理型人才,改善内部培训,优化管理体制,支持公司的未来发展。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在我看来,第四代港口需要具备以下几点:一是集装箱规模化;二是泊位深水化;三是综合性大港;四是服务多元化;五是运营现代化。

    记者:董家口港区的发展刚刚起步,虽起步晚但起点高,注入资本后的董家口港区,将迎来哪些变化?

    焦广军:2013年4月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岛港新任领导班子积极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仅用5个月时间于去年6月15日完成改制重组,并于11月15日联合招商局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国光大集团、青岛国投的所属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又仅用不到7个月时间,通过了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香港证监会等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层层审批。由此可见,青岛港对企业上市,尽快登陆国际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董家口港区是青港国际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我们整体战略规划的关键部分。按照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董家口港区面积是72平方公里、112个泊位,预计吞吐量3亿吨,我们将在董家口“再造一个青岛港”。

    我们于今年2月份通过合资公司向青岛港集团收购了2个金属矿石及煤炭泊位,靠泊能力分别为30万吨和20万吨,可靠泊当今世界最大的矿石船舶;今年5月份又向青岛港集团收购了两个5万吨的通用泊位。根据现有规划,董家口港区将以金属矿石、煤炭等杂货以及原油和其他液体散货为重点。整个港区建成后,预期年吞吐量将达到3亿吨。

    此外,与董家口港区相连的晋中南铁路及青连铁路预计将分别于2014年及2017年建成通车,这将进一步提高董家口港区的运输能力和吞吐能力。

    记者:青岛港一直都是“共和国长子”形象,是传统国企的代表,此次积极融入资本市场,是否意味着企业经营理念是否在发生转变?上市后,企业的管理、港口职工的待遇会有变?

    焦广军:青岛港上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股份运营模式,青岛港是个拥有122年历史的大港,发展速度很快,但和上市公司相比,我们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还存在距离。

    从长远来看,上市后,企业的管理和职工待遇都会比之前发展更好。(记者 孙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