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青岛封存福喜问题肉 市面暂未发现

    快评:洋快餐用民众信任赚黑心钱 这个时代该结束了

    7月20日,东方卫视等媒体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并向在中国的洋快餐企业供应过期肉原料。青岛市食药局监控到相关报道后,立即采取行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停售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原料生产的产品,封存涉嫌的“问题原料”。(本网7月22日报道)

    此次过期原料事件,无异于给长期喜欢吃洋快餐的消费者以沉重的打击。因为这些快餐是很多市民的最爱,特别是还在成长中的儿童。人们宁愿相信,涉事的洋快餐企业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尽管基于事实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出炉,但是这些洋快餐在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已经严重受挫。

    一般来说,企业针对供应商都有严格的审核体系。这种审核可能事无巨细,包含生产环节,质量监控,环境卫生,甚至包括日常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有些时候这种审核完全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但是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这种所谓的审核体系在福喜公司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是形同虚设。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审核体系建设不到位,关键环节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导致严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没有被发现;而第二种可能最为令人气愤,那就是企业与产品供应商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对过期的食品视而不见,上下串通,大肆谋取不正当利益,欺骗消费者。

    食品安全在目前的中国是矛盾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长期以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老百姓对食品安全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感。但是在很多老百姓心中,“洋快餐”还是有非常好的口碑和印象。而正是这种信任,让人们忽略了这些企业可能长期存在的安全黑幕。

    一方面是企业辜负了老百姓的信任,同时也暴露出政府监管的不到位。此次事件是由媒体最先爆出的,而政府在事后进行调查的时候,居然遇到了强悍的阻挠,由此可见政府日常的执法检查根本无法深入到生产环节,这其中是否有腐败或权钱交易还很难说。尽管在事件爆出之后,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均采取了迅速的处置措施,但是如果事前监管能做好的话,根本不必这样兴师动众。事后大张旗鼓运动式的执法,恰恰暴露出执法部门的失职。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此次事件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可以让政府和民众用更客观的心态去审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不仅会存在于街头的小商小贩之中,那些看起来很正规,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大企业,同样也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而这些企业的危害性显然要更大,因为街头小商贩不太卫生众所周知,人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而具有知名品牌的洋快餐企业,却打着安全、有机、无激素等好看的招牌,以谎言来骗取利益,危害着人们健康的同时,却丝毫无损自身的形象,这种混淆黑白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作者: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