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广西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道路,是青岛老市区东西向主要干道之一,是青岛老城区地下水管道的起始点。广西路路东起龙口路,与江苏路、日照路、青岛路、莒县路、安徽路、浙江路、中山路、河南路、蒙阴路等马路交汇,西抵泰安路上的火车站。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亨利亲王街 ,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佐賀町,今天街道两侧还保留不少当年的德国建筑。
广西路是德占初期修建的第一批城市道路,建于1899年,它西起火车站广场,穿越中山路、安徽路、江苏路等路口,向东一直延伸到龙口路。
广西路是青岛早期最宽、最平的一条大街。旧时广西路的两侧就已经高楼林立,公寓、饭店、药店、百货公司等排在大街的两边。而今的广西路,虽然历经沧桑,道路两侧还是保留了不少当年的德国建筑。
广西路最早的建筑之一是安徽路口的邮电大楼,有尖型塔顶,广西路上曾有8座塔楼,今仅存南园、邮电局两处。
广西路3号曾是德国驻青岛领事馆,建房于广西路、青岛路口,领事米罗达是犹太人,希特勒掌权后,米罗达被免职,希古贤继任。米罗达留在中国,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担任教师。抗战胜利后,孔子七十五代子孙、实业银行经理孔祥勉买下这座楼房,题为“南园”。
广西路5号是德国神甫姬宝璐的旧宅,小楼不高,二层,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饰,记者都能感觉到当年设计师对它的设计是非常用心的。小楼外观采用了对称布局的手法,面南的一侧,两边有突出的山墙,山墙中间分两个门廊入至一层。门廊的上方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台。
广西路上最知名的建筑要数“红房子”,“红房子”泛指青岛市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构檐高18米,红瓦蒙莎顶。该建筑立面为红色墙体,间以清水粉墙和彩色方形墙砖,上部两个楼层及两座烟囱所采用的拱形与曲线具有青年风格派的典型特征。
狭义上的红房子是指广西路33号医药商店旧址,这座建筑建于1905年,1949年重修过一次,共4层,建筑面积约1939.69平方米,由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设计。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建筑上以花岗岩装饰檐口、滴水嘴和底部粗短的承重柱,几块暗红色曲墙砖上压入橡树叶的图案,巨大的老虎窗上方的纹章上凿有一根蛇体缠绕的圆杖(医生的标志),靠巨大的老虎窗和屋顶的一排竖窗采光的高起蒙莎顶,为这幢楼房另外开辟了第四层空间和造型。
“红房子”几乎成为青岛的第二地标,它南接栈桥、西靠火车站,年代久远,见证了青岛的开埠,是西部老城区的地标之一,很多外地摄影爱好者到青岛都要到这里拍摄“红房子”。
1905年所建的“红房子”是医药商店旧址,又名橡树饭店。解放后,曾作为某机关办公楼,后对外出租,几经易手,后来成立“红房子”宾馆。
2009年,传出红房子要以挂牌价3073万全球售卖的消息,引发市民和学者的广泛讨论和关注。随后,售卖被叫停。目前“红房子”处于闲置状态,据报道将于近期进行抢险加固,修缮工程造价约900万元,招标内容包括本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届时,百年老楼将换新颜。(陈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