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心脏手术,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血淋淋的画面。但在青大附院心外科病房里,一名前天刚刚做完心脏手术的病号,状态却非常好,再过几天她就可以顺利出院。仅从胸部三个指甲盖大小的伤口,很难想象她刚经历过一次心脏二尖瓣成型手术。记者从青大附院了解到,25日医院心外科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了省内首例心脏二尖瓣成型手术,这名54岁的女病号,经历了一次不用开胸腔的心脏手术。
修补加固精确灵活
人的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就像 “单向大门”,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单向大门”,就叫做二尖瓣,而经历手术的这名病人,就是因为二尖瓣脱垂,“大门”太松关不紧,血液会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这名病人临床表现为活动时胸闷气短,晚上会被憋醒,左心负担加重造成心功能不全。 ”主刀医生心外科主任杨苏民说,这名病人因为二尖瓣脱垂,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心脏二尖瓣正常大小接近乒乓球,但你看这个屏幕上,因为放大了10倍,二尖瓣足足有篮球那么大,这样就可以把细微机构展示得更加清楚。 ”昨日下午,指着达芬奇机器人操作录像,杨苏民向记者介绍了整个手术过程。在画面上,机器人手臂上的抓钳精确地移动,一手捏着针快速地缝合,一手的挂钩时不时调整一下位置,先对“大门”进行了修补,又在一侧缝上人工半环,像给“门”上“门闩”一样,起到加固作用,最后还灵活地打了个死扣。
“这两条手臂就相当于是我的手,摄像头进去就是我的眼睛,有了达芬奇机器人,其实就等于把我的眼和手,送进了病人的心脏里。 ”杨苏民说,手术时虽然自己是在隔了几米远的操作台上,但对于病人心脏内的情况,他比肉眼看得更加清楚。
不用开胸减轻痛苦
在外科手术里,提到开胸和开颅,大家都要倒吸一口凉气。但杨苏民说,接受手术的这名病人,前天手术完成后当晚就撤掉了气管插管,昨日已经转入了普通病房,血压已经稳定下来,估计五六天就可以出院,做完心脏手术恢复如此神速,他解释说,这还是因为创伤小的缘故。
“心脏在胸骨后面,传统的心脏病手术,需要把病人胸骨锯开、胸腔撑开后,进行手术。 ”杨苏民主任说,因为有开胸的过程,对患者损害较大,做完心脏手术的病人一般都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待3天左右,住院时间也要达到十多天,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心脏手术病人伤口愈合时间要在3个月以上。 “因为伤口大,病人要承受巨大的病痛,锯开胸骨对胸廓也有损害,而且手术留下的疤痕也很明显。 ”
而这个病人的整个手术,仅在乳房下缘、腋窝处开了3个小口,让机器人“迷你”的胳膊可以进去。 “每个开口大概有0.8厘米到2厘米长,创可贴就可以盖住,如果是女病号也不用担心疤痕难看。 ”在杨苏民看来,因为少了开胸的步骤,大大减少了对病人的创伤。
手术尚属省内首例
据了解,心脏二尖瓣病变复杂,手术不仅要求完成修复,更要在功能上进行完善,所以二尖瓣手术在心外科领域属于难度较高的大型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而达芬奇机器人在心外科手术上的首次应用,杨苏民团队就选择了难度很大的心脏二尖瓣手术,因此这台手术也成为了省内首例。
“心脏手术需要有大量的缝合工作,而达芬奇机器人的手臂突破了人手的局限,有7个向度能够360度旋转,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精准、出血量少,当时世界上第一款手术机器人就是用在心脏手术上。 ”杨苏民介绍,有了这次的手术成功案例后,下一步他们还将把达芬奇机器人运用在冠状动脉搭桥、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手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