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奉命退出EMBA 中国商学院损失惨重(组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媒称,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部分,中国政府要求高层官员及国有企业经理从精英商学院收费高昂的高管MBA(EMBA)课程退学,很多学校可能因此承受巨额学费损失。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8日报道,相关商学院现在已经明白,他们需要归还那些被强制退出EMBA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所支付的费用。

    遭受最沉重打击的很可能是那些收费最高的名校。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为期两年的EMBA课程(针对在职经理开办的MBA课程)总费用达62万元(人民币,下同)。在距离不远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课程的总费用为56万元。

    报道称,光华800名EMBA学生中,10%至20%的人已经退学或将不得不退学,而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超过30%的EMBA学生受到影响。很多情况下,在顶级商学院学习的政府官员已经收到了学校给予的全额或部分奖学金以参加课程,但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仍将严重影响商学院的财务。

    中国政府8月宣布了这一举措,严禁党内、政府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报名高收费的商业培训。报道认为,领导层的担忧在于,商业企业高管为了拓展政府官员关系网而参加课程,以此为未来构建人脉。

    报道称,已经参加EMBA课程的官员被告知必须立刻退学。11月早些时候,政府官员进驻很多顶尖高校,如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上海的复旦大学,突击检查了学生登记文件,确保这项政策得到贯彻。

    尽管中国的商学院最初对政府的命令感到震惊,但一些学校现在承认,此前有些课程确实过于注重建立关系网。在位于北京的光华学院,院长蔡洪滨称,该院与美国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联手合办EMBA之举突出了这一问题。“中国EMBA课程的教育元素不够强。中国所有的EMBA课程都是这样。”

    “我们正在改革(光华的EMBA课程),弱化社会关系,”蔡洪滨教授补充道,“凯洛格的课程有助于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报道称,虽然各商学院的院长现在已接受了政府决定,但接下来国企经理的去留仍存有悬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日前在FT中国年度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关系的发展,这些经理仍然需要管理培训。

    尽管所有的政府官员被强制要求退出EMBA,但自费的国企中层管理人员获准完成课程。在收费较低的商学院,比如EMBA费用为32.8万元的上海同济大学,这已被证明是一个可行选择,该课程超过80%的国企高管学员是自己支付学费的。

    :金融时报:反腐风暴给中国EMBA市场降温

    延伸阅读金融时报:反腐风暴给中国EMBA市场降温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0日发表文章称,业内人士担心,中国政府反腐的举动举短期内可能使EMBA市场黯然失色。

    文章称,上月,作者参加了南美洲商学院一个会议,其中一个热门议题就是,在会计学、营销学和战略学之外,商学院学生了解政府政策和商业大背景的重要性。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时,为打击腐败,中国政府禁止中共党内、政府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商业培训项目,除非得到官方批准并自付学费。

    中国运营EMBA项目的业内人士称,一些做法显然要被禁止,特别是,一些商学院给政府官员提供全额奖学金,然后利用这些官员作为市场营销工具,以吸引商业领域的学员。问题在于,这些商业人士参加MBA或EMBA项目就是为了与官员建立联系,未来将这些联系变为竞争优势。

    文章称,但这项禁令也引出一些问题。例如,参加MBA或EMBA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不是发展人脉吗?今年回复《金融时报》调查问卷的EMBA学员说,在他们的公司,人脉比加薪和升职更为重要。

    来自政府、非政府机构和慈善组织的学员的加入,难道没有使商业人士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吗?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前副院长约翰·奎尔奇说:“在我看来,让政府部门、社会部门和商业部门同处一室的基本原则非常有价值。”

    实际上,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商学院都通过向个人和机构提供奖学金的方式,鼓励更多来自公共部门的人士参加他们的项目。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答案,但在中国,有一个核心问题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解决:质量。令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参加EMBA项目的政府官员不必符合入学要求吗?另一个问题是,他们不必完成作业和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吗?

    据中国EMBA业内人士说,恐怕情况经常是这样。一名商学院院长说,如果来自政府部门的学员达不到一定的标准,那么该项目所有学员的学习经历都要大打折扣。

    以前,中国商学院院长总会强调一点:中国企业高管对学历有着特殊的渴望。对许多中国EMBA学员来说,学历比学习过程更加重要。

    如果中国政府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并推动严谨和高质量的商学院教育,那么这将是一件好事。毕竟,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在美国,一些远程教育学位的质量引发了持久的争论,而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大学也因教学质量而遭到抨击。

    与中国合作经营EMBA项目的西方商学院(尤其是提供英语授课的EMBA项目)对禁令持谨慎欢迎态度。通常,中国政府官员会申请中文授课的项目。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担心,中国政府此举短期内可能使EMBA市场黯然失色。在北京,有传言说,许多政府官员已经将EMBA学历从自己的头衔中删去。那么,至少有一个行业可以从中获益—印刷名片的公司。

英报:官员奉命退出EMBA

    2010年4月24日,几名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进修过EMBA课程的老学员在新校园主楼内参观。当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落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创办、专门培养国际化高级管理人才的机构。新华社资料图侯俊 摄

    中央禁令下EMBA转型民企老板成商学院重点生源

    延伸阅读中央禁令下EMBA转型民企老板成商学院重点生源

    中新社成都9月16日电(记者殷樱)近日,中央禁令催生EMBA干部退学潮,这迫使地方本土高校的EMBA在新形势下转型,在市场化中竞争。各大知名商学院已开始挖掘新渠道,而西部民营企业家成了商学院眼中的“香饽饽”。

    针对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尤其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知名的EMBA班,已开始出现领导干部退学潮。在今年的招生季,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等全国性商学院纷纷来成都举办宣讲会,抢占来自四川的生源。

    “受中央禁令影响,地方高校EMBA的生源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很严重。”电子科技大学EMBA项目主任助理刘晓斌表示,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家不受政策影响,成为了国内各大知名商学院们青睐的“香饽饽”,同他们竞争,才是四川本土高校面临最大的压力。

    过去,高官学员曾是EMBA招生噱头,一些高校还将“汇聚政界商界优质资源”列在自己的办学优势之内。“混圈子”、“搭官员”是EMBA学员花高价读书的普遍目的。

    “在新的大趋势下,这对于高校教育也未尝不是一种改革。”刘晓斌说,让教育真正归回教授知识的本位,而不是打造人脉圈子。要通过转变教学体系和生源对象进行转型。

    刘晓斌认为,政府、国企收紧了高管、领导公费学习的经费,EMBA面临招生压力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情况。转型对四川各大高校EMBA而言都是不能回避的话题。

    面临国内知名商学院放低入学门槛,来川“抢”生源的竞争,四川各高校都在根据本校特色重新设计课程,迎合新的生源需求,而不少院校把生源更多集中在服务本土的民营企业家。

    刘晓斌告诉记者,电子科技大学EMBA搭上了IT业的发展浪潮,把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商业化运营等内容纳入教学,并为跨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机会。

    “不能再搞通识教育,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西南交通大学EMBA的王老师就表示,将结合该校铁路行业背景,开发民营企业市场。

    其他四川EMBA高校也在加紧“转型”,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把国企改革、互联网金融等紧贴社会热点的课程纳入教学。除了改革课程,一些高校也选择主动出击招揽“生源”。

    “我们的竞争对手将不仅是川内的商学院。”西南财大EMBA赵老师就曾表示,西南财大EMBA的计划更明确,今年将首次走出四川,计划在北京、重庆、贵州、广州、云南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