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台智能公章试点获赞 有效防止暗箱操作

    本报讯 “以前虽有公章使用管理规定,但有时碍于情面,原本不该盖的章也盖了,有的还被某些工作人员拿去乱盖,造成纠纷甚至法律问题。用上智能公章机以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公章机放在固定位置,经办人盖章前沟通,用章后立刻有短信通知并有留痕。智能公章可以说是用无情的电脑管住了有情的人脑……”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全市智能公章管理系统应用推进现场会上,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洽向来自市内各区以及教育、民政等部分市直单位的60多名代表介绍了智能公章的使用情况。

    据了解,“智能公章”取代了传统的盖章方式,把各单位原来的公章嵌入盖章机,通过指纹识别、扫描拍照、过程记录等功能,可以把盖章过程、理由、责任人等通过网络全程记录,并通过短信提醒功能,实时将盖章情况以短信的形式自动发放到系统预留的手机上,便于对盖章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有效防止乱盖章的问题,有利于防范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以前居委会主任对公章的使用存在很大随意性;使用智能公章后,有效降低了公章被随意使用和挪作他用的可能,防范了公章使用的廉政风险。”中共市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焦明伟在现场会上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智能公章机先行在市南、市北、李沧等区市的部分社区和市直单位试点使用了100余台,预计到明年1月份能达到400余台。试点单位普遍反映,智能公章管理系统实现了从 “人防”到 “机防”,有利于防范暗箱操作和随意私盖公章、人情章、不合理盖章和假章等问题。

    下一步,市纪委将把智能公章管理系统作为加强“廉洁青岛”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确保智能公章管理系统应用推进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青岛日报/青报网 记者 刘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