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峰专栏】
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的治国思想,导致商人阶层地位低下,没有任何话语权可言,而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和制定规则的社会环境下,商人更是彻底变为权力的附属品。对商人来说,政府官员说的话就是命令,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试想一下,一个零售店老板或者私营企业主,有多大的胆子敢跟政府叫板呢?
但是今天的马云站出来了。昨天,淘宝和工商总局打起了嘴上官司,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对战”。先是国家工商总局抛出一份对阿里巴巴集团行政指导的白皮书,指出其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行为管理等存在5大问题,希望阿里系主管“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而淘宝网官方微博周三马上发布声明,指名道姓地指出工商总局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淘宝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正当有些人为马云的勇气鼓掌叫好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股价却在当天下跌4.36%,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显然,股民对于淘宝“民告官”的前景,担忧大于赞赏,很多人都为马云捏着一把汗。
客观地说,工商总局的这份报告尽管在程序和措辞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却真实地揭露了淘宝存在的假货问题,其中的数据(如淘宝正品率为37.25%)或许有争议,不过相信距离事实并不太远。
笔者也曾是电商假货的受害者。去年笔者曾用淘宝买了一本书,商家提供的图片显示书的质量精美,可是拿到手之后发现书油墨味太大,而且纸张的质量也很差,严重影响阅读的心情,以至于笔者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在网上买书。
马云解释说,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的确,假货自古有之,而且屡禁不绝,有的假货甚至用肉眼无法分辨,更何况电商只能依靠文字和图片来“验货”呢?与实体店相比,淘宝兜售的是诚信,消费者无法亲身参与验货,所以更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则来分辨真伪。也许淘宝的七天退货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层保障,但是时间和精力的损耗又该怎么计算呢?
面对政府的施压,淘宝公然采取“对抗”的策略,并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不过,政府的确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对企业家指手画脚,甚至任意驱使,互联网经济中,政府的管理思路也应该有所创新,紧跟时代潮流,要做一个秉公执法的裁判,也不能越权干涉企业的微观管理;同时对淘宝来说,即便有调动成千上万零售业主的能力,也不能凭恃民意,对自身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与政府的执法搞对抗。
马云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赶上了这个消费和互联网蓬勃兴起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他主导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正因为如此,马云和中国传统的企业家不同,有资格也有能力来向政府提条件。不过,提条件并不应该理解为“对抗”和推卸责任,其实双方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互联网营销环境,至少对消费者来说,不想看到皮球在政府和淘宝之间踢来踢去,现实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从公开对抗转为达成共识,对谁都有利,一种友好协作的政商关系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