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男童赴山西就学 学会发生冲突不咬人(图)

    坤坤在和同学玩双杠时跌倒大笑,从开始进校园几天一言不发,到现在每天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坤坤在发生着变化。

    语文老师朱然亲昵地安慰着因身体不适哭泣的红梅,坤坤也跑过去,小手触碰着老师说,“老师你也抱抱我”。

    坤坤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语文作业。入校半个月,坤坤从什么拼音都不会说和写,如今已经能写几个拼音字母,还能基本背诵一两首诗。

    2014年冬天,四川西充县某村8岁艾滋病男童坤坤遭到203个村民联名驱赶,次日联合国发表了声明:艾滋男童被驱赶系违反基本人权。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的当地政府回应“联名信”系网络报道者策划。新京报记者随即跟进,报道了“联名信”背后的坤坤面临的生存困境,更多人关注坤坤的命运。

    2015年3月3日,坤坤在爷爷罗文辉以及乡党委书记李晖等陪同下,来到国内创办最早,治疗和教育艾滋病少年儿童条件相对最完善的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半个多月的新生活,已经9岁的坤坤,逐渐融入充满暖意的集体中。

    你来啦,抱抱

    3月19日下午,在距离临汾市区约16公里,尧都区东里村辖区的红丝带学校一年级教室里,5张课桌,1块黑板,阳光照进来让整间教室特别明亮。

    5个孩子见陌生人进来都安静下来。坤坤斜着眼看着我,几秒钟后,绽开笑容,他走到我身边,一双冰冷的小手拽着我,“叔叔,你来啦,抱抱。”

    这是坤坤的一个习惯,只要见到老师,他都会扑过去,要让抱一会儿,时而用手捧着老师的脸,时而脸贴脸。

    爷爷去哪了?

    坤坤从3个月大开始便跟着爷爷生活。2011年坤坤因一次外伤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罗爷爷“坤坤在娘肚里就感染了艾滋病”。坤坤患有艾滋病的消息透露出去后,村里家家避而远之,当地没有学校敢接收。坤坤爷爷年事已高,照顾坤坤也力不从心,所以在村民驱赶的“联名信”上,罗爷爷也按了手印。

    爷爷把坤坤送到学校后,担心坤坤不愿意留下,趁坤坤熟睡后才离开。开始的两天里,坤坤到食堂打饭,都会说打两份,留一份给爷爷。食堂刘师傅两次对坤坤说“爷爷回家了”,之后坤坤才没再提起爷爷。

    坤坤不是忘了爷爷,而是他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内向。一次周末,坤坤在刘师傅宿舍看电视,电视剧中有一个孩子喊爷爷的情节,刘师傅看见坤坤眼睛死盯着电视,眼眶是湿的。

    捡回一条命

    “坤坤幸亏送来得早,捡回一条命”,校长郭小平说。接收坤坤的时候,为了解坤坤治疗情况,学校专门从当地医疗机构查询了坤坤用药情况,结果记录上显示的是2014年11月份才开始用药。此前一直没有按要求用药。艾滋病毒携带者,发病期通常是在感染后8-10年,而坤坤正好在这个节点,如果用药不规范,一旦发病,就无法控制。

    坤坤入学后,学校专门为坤坤配置了抗病毒药品,医护人员每天早8点晚8点定时定量给坤坤用药。目前看,坤坤用药依存性比较好,暂未发现有副作用,如果再过一段时间用药不出现副作用,规范用药半年后,坤坤体内病毒量将逐步减少,甚至可能是“无”。

    “保持终身用药,坤坤就不会有传染性,未来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劳动、结婚、生育。理想的话,其寿命和正常人无异。”郭小平告诉记者。

    坤坤在进步

    坤坤到校的第10天,正好是他9岁的生日,生活老师刘丽萍专门为坤坤准备了一个大生日蛋糕,全校师生一起给他过生日。

    习惯了家乡并不友好的氛围,坤坤被送来的时候对周围充满敌意,稍有冲突,对老师和同学,他就连抓带咬。班主任贺延庆分析,“这些行为习惯,也许是他过去所处环境下,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很多习惯都是环境的产物。”

    从艾滋病毒感染者来说,这个行为有潜在传染的可能,对其他人是个威胁。

    开始几天,老师们嘱咐各年级的同学,尤其同班和一个寝室的同学,都谦让这个新来的小伙伴。不过纠正一些行为习惯,得“软硬兼施”才能改正孩子的“恶”习。

    大家发现坤坤最听食堂大厨刘师傅的话。刘师傅50来岁,退伍军人,声如洪钟。刘师傅知道坤坤是南方人,爱吃米饭,于是在以面食为主的学校里给坤坤开小灶。有次,坤坤在打饭站队时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张口就要咬对方,刘师傅一声斥责,坤坤突然收口。

    饭后,刘师傅一面安抚,一面告诉坤坤即使和同学发生冲突,也不能再抓人咬人,此后大家观察,尽管打打闹闹不断,坤坤再也没有抓人咬人。

    郭小平计划等坤坤懂事了,就告诉他所患疾病是怎么回事,这样将来回归到社会,才能做到严格自律。

    郭小平说,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坤坤成长非常重要,坤坤全天学习和生活在校区,班主任和学习、生活老师每一个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集体,了解儿童的特点,能与孩子有共情能力,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最有效力的,最容易使孩子付诸行动主动成长。

    现在,坤坤不乱丢垃圾,能坐在课堂和其他同学一起读书写字,笑脸也越来越多。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