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年省出俩崂山水库 建海绵城市铺渗水砖

    早报讯 昨日下午,“201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五四广场举行。记者从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获悉,目前岛城正创建海绵型城市,《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综合规划》编制完成已通过专家评审,待正式批复后实施。今后,用渗水砖铺设地面,城市有望像海绵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改善。

    岛城正创建海绵型城市

    201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从5月10日开始启动,持续至5月16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海绵城市 促进生态文明”,邀请市民到现场参观、了解城市供水情况及节水小窍门。昨日下午,记者在启动仪式现场看到,各种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在现场展示,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的专家现场科普饮水安全小知识。其中,节水小窍门及饮水安全有奖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岛城正在创建海绵城市,和今年节水周的主题非常契合。”昨日,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张国辉介绍说,“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一年省出两座崂山水库

    青岛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数的一成多。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张国辉说,经过多年的节水努力,市区年节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相当于省出两座崂山水库,青岛因此连续3次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

    记者了解到,岛城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推广再生水,是全国最早开展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已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升级工作,一级A标准的处理能力为62万立方米/日,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了再生水深度处理设施,敷设再生水主干管道196公里。2013年新建再生水厂2座、泵站1座、管网10余公里,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10万立方米/日。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28万立方米/日,约占城市公共供水总量的1/4,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岛城景观绿化现在全部使用再生水,此外,再生水还应用于冲厕、基建、水源热泵等方面。

    “除了使用再生水外,我们还向大海要水,目前岛城年海水直接利用总量约12亿立方米,相当于24座崂山水库的蓄水量。”张国辉说,10年来,岛城每日人均综合用水量从原先的0.2立方米,下降到了现在的0.16立方米,降幅高达两成,现在岛城万元GDP取水量降到6.98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6.9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

    收存雨水 防洪排涝

    “目前,我市编制的《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综合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待正式批复后实施。综合规划里包含了再生水利用规划、海水利用规划、雨水利用规划3部规划,其中,雨水利用规划主要针对创建‘海绵城市’。”张国辉向记者介绍,要想建设完善“海绵城市”,仅靠居民小区的雨水利用远远不够,还应当从各个方面提高城市的渗水能力。在城市,水泥路面几乎一统天下,但水泥的渗水率极低;为此国外许多城市都用渗水砖铺设地面。另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能否多留传统的土地,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城市的吸水功能。

    张国辉说,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人行道、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青岛城区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就达1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下一步,我们将进行调研,编制《雨水利用管理办法》。”张国辉说,在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审查时,会结合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积极协调开发商开展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将山体雨水、居住区雨水结合起来,统一收集存储,成功运用于居住区的景观用水。加强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收集、利用雨洪水,下雨的时候“存起来”,天旱时给城市“解解渴”。 (记者 刘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