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
青岛新闻网10月15日讯 工业改变世界,谁来改变工业?今天上午,2015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开幕,上午的主题演讲中,海尔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从海尔的探索实践出发,分享在互联网工业时代企业应刷新的思维模式。张瑞敏诙谐生动、发人深思的演讲,使得会场高潮迭起,听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黄金圈法则”值得借鉴
张瑞敏认为,在互联网工业时代,企业理应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思想依据和思维模式,而这个思想依据就是美国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带给大家的启示有三点:
1、它是自内而外的思维,而不是自外而内;
2、它分三个逻辑圈层,分别是“why(为什么)”、“how(怎么做)”、“what(是什么)”;
3、这三个圈层,“why(为什么)”是主导。简而言之,就是找到目标,坚定不移去做,然后依据目标和路径,去完成最后的结果。
分开来看,自内而外的思维,要求大家不论考虑什么问题,都要从“为什么”切入,而不是从“是什么”切入,为什么这么做呢?张瑞敏认为,从“为什么”切入,你一定是挑战现状,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如果是从“是什么”切入,企业一定是满足现状,不可能去转型。
柯达的案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柯达曾率先推出了数码相机,但因为不赚钱,又回到了胶卷行业,结果一败涂地。其实柯达没搞清楚,用户需要的是最佳的摄影体验,并非一定是胶卷。
那么,为什么要把“why”作为主旨呢?张瑞敏从乔布斯和苹果的故事说起。他说,乔布斯有一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就回答了“why”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他使得ipad红遍全球。眼下,全球范围内都在探索用互联网改造工业,但迄今为止没有诞生一个现成的模式,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天改变自己,从而实现“改变世界”的目的。
张瑞敏认为,为什么一定颠覆传统模式、为什么一定创建互联网模式呢?因为我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况起来就是:商业模式颠覆、制造模式颠覆和消费模式颠覆。
为什么——“三个颠覆”
商业模式颠覆:从“分工”到“分布”
那么,商业模式发生了哪些改变呢?张瑞敏独创了一个概念——“分布式”,他认为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差距就差在这儿,“分工”和“分布”就差了一个字,但是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分工式”的经济是传统经济的本质,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企业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和科层式管理。而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会呈现出“分布式”的特点?张瑞敏认为,因为信息原来是不对称的,但是现在互联网改变了这一格局。以媒体为例,如今的媒体环境变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发布”,不用报纸给我说了,所有人都是记者,所有人都是发布人,所有人也都是读者。
因此,它就形成了去两化:一个去中心化,一个去中介化。去中心化,没有中心,我就是中心;去中介化,万里之外都可以联系,为什么要通过你的中介呢?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企业里的科层制肯定要被“分布式”打破。维基百科快速冲垮了大英百科,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就海尔来讲,海尔一直致力于突破传统的科层制,建设共创共赢的生态圈。在团队里,所有人都是创业者,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
张瑞敏说,很多企业有一个错误的理念,认为我想成为一个王国,我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在他看来,你只不过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好比一台电脑,它本身什么也不是,但是它联到网上去,它什么功能都有。企业亦是如此。
那么,“分布式”给企业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张瑞敏认为,在“分布式”环境里,企业的盈利模式必须改变。我们知道,传统经济的规律就是边际收益一定是递减,经济价值必须经过交换才能体现,但是在“分布式”环境里,交换不再是主流,共享才是。因此,企业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改变。
制造模式的颠覆:从“制造”到“定制”
在互联网工业时代,企业还必须面临大规模制造模式的颠覆,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张瑞敏认为,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大规模制造的灵魂。也就是说,所有的国家和企业,不是具有所有的优势,你需要找准自己的优势,然后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优势就是低成本,所以我们成为了世界的工厂。
但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大规模制造的模式已经“落伍”了。因为互联网带来的,是你必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个一定是大规模定制。
消费模式的颠覆:“产品经济”到“换商经济”
除了商业模式和制造模式,消费模式也面临互联网的冲击。
张瑞敏在演讲中提到,我们原来的消费模式是产品经济。所谓产品经济,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给经销商,经销商再给分销商,分销商卖给顾客,就是这么一个关系。但是今天不行,今天是以用户为中心,顾客在网上能看到所有产品,为什么一定要买你的呢?
在今天,用户不是看你是不是名牌,而是看你能不能创造用户体验,所以西方现在产生了一个新词,叫“换商经济”,我频繁更换我的产品,这就是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怎么做——“三化”
企业的平台化:科层制到生态圈
张瑞敏在演讲中谈到,所谓企业的平台化,就是颠覆传统的企业科层制,把传统的层级关系变成海尔的生态圈,整个企业变成一个网络,每一个个体生态圈成为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
在这个生态圈里,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没有领导,只有用户。
所谓平台主,就是负责建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产生多少创业的团队,多少团队能成功,这些员工是创业者,而不是雇佣者。原来的企业内部变成一个并联的生态圈,外部则和用户圈相连。反过来看,传统企业原来都是串联的,从研发做计划,一直到制造,一直到销售就是这么一条流水线下来的,现在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所有的资源都在一起,共同来创造用户。
用户是什么?顾客和用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顾客是终点,是一次性的终点,而用户是交互的节点,他全程参与研发、设计、体验,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成为“用户的最佳体验”,并为这一目标不断迭代、不断改进。
用户的个性化:从价格交互到价值交互
传统经济就是大规模制造下的产销分离,电商出现后,改变了这一局面。但是张瑞敏认为:电商只做到了一半,电商只是去了线下店,但是它还是个线上店,电商只是可以交易,是价格交互,做不到价值交互,用户如果有一个需求,希望马上得到满足,和谁交互呢?
因此,张瑞敏希望海尔的互联工厂能够做到“三化”——无缝化、透明化、可视化,企业和用户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用户使用手机,可以全程看到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全过程。目前海尔已经在尝试,用户反馈非常好。
美国人派恩写了一本书叫做《体验经济》,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他说:“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但是你要创造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员工的创客化:从雇佣者到合伙人
传统企业对员工招聘的要求,就是四个字:选育用留。企业首先从求职者当中选出来符合要求的,然后进行培训、试用,觉得能够胜任便留下来。但是现在,这种模式改变了。海尔现在制定了“动态合伙人制”,直接把员工由雇佣者变成创业者、合伙人。
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可以入股、投资,然后给自己打工,给自己赚钱,企业最终达到“三自”的目的——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
据张瑞敏讲,所谓自创业,就是员工在市场上发现了机会,就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创业团队,在海尔的理念里,难题和机会成正比,最大的难题就是最大的机会,如果你什么难题都发现不了,那你什么机会都没有,创业就是解决难题的。
所谓“自组织”,就是员工发现了难题要创业,就可以在全球形成一个组织,当然这个组织也是不断变动的,海尔把它叫做“按单聚散”,所谓单就是这个目标,按照这个目标来聚散,如果你符合要求你就聚进来,不符合要求你就要散掉。
所谓“自驱动”,说白了就是企业没有人来管你了,谁来管你?答案是——用户。所以企业不给员工发薪水,他们的薪水要靠自己在市场上创造的价值得到,海尔将其称为“用户付薪”。
是什么——思路+体系+目标
思路:工业4.0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
张瑞敏在演讲中提到,德国人提出来工业4.0之后,很多人将它曲解,认为机器换人就是工业4.0,其实不然。德国人对工业4.0有个解释,他叫两维战略,他对两维的解释,纵轴是一个维,横轴是一个维,二者是端到端的信息融合。
另外一个维度,企业面向全价值链提供智能服务,就不是这个企业本身了,而是企业和企业之间,和全价值链上下游之间全部打通,连接到一起。
据张瑞敏透露,海尔也做了一个两维战略,实现了端到端的融合,且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
他说,我们可以做到两点,第一就是用户的体验。互联工厂第一个交互是用户交互,现在用户提出来,像对海尔各种各样需求都有,他有一万个需求,我总不能给你做一万种产品吧,开一套模具要几千万,因此我必须有用户圈,他里头有意见领袖,可以把很多创新的意见集中起来,最后我可以按照这个联合起来做。
除了用户交互,产品本身能不能交互?我是互联工厂,出去之后不能交互,那就不叫互联工厂。产品可以分成三种件,第一种是硬件也就是物理件,什么钢铁、塑料之类的。第二叫智能件,比如里头的微处理器、传感器等等,这些可以叫做软件。但是更重要的是,互联工厂出的产品有没有第三种件,就是联结件。这个联结件是可以出厂之后和你再连上的,可以机机互联,可以人机互联,可以和你这边永远联在一起。如果有了这种件,这种互联工厂出的产品才叫真正的互联工厂,否则你只是自动化工厂而已。
体系:生态圈和用户圈相融合
并联生态圈和用户圈的融合可以产生一些奇特效果,比如说现在的智慧烤箱。一个烤箱其实很简单,大家都在做,但是现在智慧烤箱一下子形成一个用户圈,他们每天互相探讨上传的是什么菜谱,烤的方式、工艺,上传的是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跟烤箱没关系,但是他根据这个不断地来改进烤箱,因此这个圈也越来越大。
还有这个,我们搞了一个净水平台,很多净水品牌不是我们的,但是我们给用户提供了两个他们需要的东西,前端我们提供了全国的水质地图。全国的水质差别非常大,每个县里头可能都不一样。另外提供了可以到每家每户的服务网络,利用这两条我们创造了一种可以对妇女和儿童皮肤非常好的净水,这个卖得很好。
目标:自产自销到产销合一
张瑞敏说,最后一个就是目标,就是从自产自销到产销合一。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小作坊就是自产自销,前店后厂;到大工业生产的时候就是产销分离,我一天制造了几千几万几十万的产品,必须有销售队伍;但是互联工厂就可以做到自产自销,像刚才说的,你传给我,我直接给你,当然最后我们希望达到产销合一,这个就是里夫金写的《零编辑成本》所说的,将来的社会可能是共享社会,我的产品不要产权,我要的是使用权,我只要使用就行了,产销合一一定是一个方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D打印就是典型的产销合一,所以我们现在这里显示的就是有一款空调,由消费者自己在上边众创,创造过程当中很多人加入,最后他们也是消费者。
“我想说的是,海尔自己内部有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瑞敏最后这样给自己的演讲收尾。他说,这是因为,所有的企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青岛新闻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