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制砚师被抢订 还没毕业预定年薪10万

大学生制砚师被抢订

大学生制砚师被抢订

大学生制砚师被抢订

    大四学生手工制砚、被企业提前预订年薪10万。昨日,记者从黄海学院获悉,该校博物馆依托传统文化打造“尚智工坊”,鼓励学生用双手“智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启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为今后走出校门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大四学生手工做砚台

    昨日上午,记者在黄海学院博物馆三楼手工创作中心 “尚智工坊”看到,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作坊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陈光和同学们正在手工制作砚台,从构思、选石、切石到抛光、构图、打磨,每一道工序,他们都力求精益求精。

    宝瓶型石砚、鹅腹式石砚、仿唐式箕形砚、海螺形淄石砚……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砚台。“去年6月份,我们在学校牵头成立了‘智造社’,为大学生搭建一个文化创意产品交流、展示的平台,希望大学生们通过了解并发掘传统文化,‘智造’出好的文化创意作品。”昨日,黄海学院博物馆馆长范国华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智造社”已经有十几名成员,个别同学已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不少商家向他们投来了青睐的眼光。

    泡博物馆揣摩古砚造型

    “去年6月份,我在学校勤工俭学期间,看到博物馆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玉雕作品,亲眼见证了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一件情趣盈然的玉器。”陈光说,这种神奇的变化让他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老师那要了一块寿山石边角料,自己尝试着雕刻,几天时间,雕出了一个小茶壶,看起来还有模有样。从此之后,他就着迷于雕刻,最初,他用青田石、寿山石这些材质较软的石料雕茶壶、树叶,慢慢地他转而雕刻硬度更高的石材,跟着老师学习制作手工砚台。“我们学校博物馆有古砚展厅,收藏了百余块古砚台,我几乎天天泡在里面,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揣摩古砚的造型及雕刻手法等等。”陈光说。

    陈光花了2000多元从网上买来石料、雕刻刀,学习大量相关知识。“做砚台的石头硬度大、密度高,和玉雕不一样。每块石头拿到手上,都是我的宝贝。有时要端详它几天几夜,翻来倒去琢磨到底要把它雕刻成什么样。”陈光强调,自己总是反复想很多遍才去动手,在石头上画图,也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满意为止。

    “预订年薪”10万元

    陈光是最早进入“智造社”的成员,目前已经被青岛德砚堂制砚有限公司以年薪10万抢先预订。“我们本身就是做砚台的企业,特别需要优秀的雕刻师,而一个好的雕刻师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现在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本来就不多,再加上陈光对雕刻很感兴趣,能吃苦肯钻研,雕出来的作品感觉也不错。我们就提前和他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来我们这里工作。”德砚堂制砚负责人刘丕华说,对于砚台雕刻师来讲,手工制作能力是一方面,还需要有创意,例如要利用好石料的颜色、形状,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砚台,这才是优秀的制砚师。“砚台首先得看是什么砚台石料制作而成,石质的好坏,色泽怎么样,是否有裂纹以及砚台的研墨优劣,雕刻的如何等,都直接影响到砚台的艺术价值的高低。”刘丕华表示。

    (记者 刘海龙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