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女子用十年前冷冻胚胎成功怀二胎 已孕4月

漫画:于欣冉

    47岁的黄女士十年前在市妇儿医院生殖中心冻存了两颗胚胎,今年2月,她获批可以生育二胎,便再次来到生殖中心移植冻胚并受孕成功,现在已宫内妊娠4个月。“胚胎冻存时间长、孕妇年龄大、受孕一次性成功,这在全国都属于相当罕见的案例。”市妇儿医院生殖中心门诊主任吴瑞英表示,虽然“冻胚”的复苏率高,但长期冷冻保存的胚胎活力和质量都会下降,如果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应该趁早。

    十年前冻存胚胎让47岁女士怀上二胎

    2005年,黄女士与丈夫因“婚后5年未孕”就诊市妇儿医院生殖中心。经过检查,女方诊断为“双侧输卵管不完全梗阻”,男方诊断为“轻度弱精症、中度畸精症”,医生考虑到女方年龄已达37岁,卵巢功能、卵子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所以不建议行手术疏通或药物保守治疗。同时考虑到合并男方不育因素,所以建议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试管婴儿),并拟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的医护团队努力,黄女士成功怀孕并顺利产下一女。而对于剩余两颗胚胎,黄女士考虑到自己并不具备生育二胎的规定,打算进行销毁。医生本着保护生育力的原则,建议夫妇进行胚胎冻存。黄女士夫妇听从了医生的建议,10年来黄女士夫妇定期来到生殖中心,缴纳胚胎冻存费。

    今年,得益于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黄女士夫妇获批可以生育二胎,再次来到生殖中心准备移植冻胚。生殖中心在核实黄女士夫妇符合国家二胎政策后,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冻胚移植方案,移植10年前在本中心冻存的两颗胚胎,受孕成功,现在已宫内妊娠4个月。

    胚胎冻存是一种成熟的生育力保存技术

    生殖医学界认为,胚胎冷冻储存可避免重复实施促排卵和采卵手术,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同时也降低了手术费用。

    吴瑞英介绍,冻胚是来自于必须使用辅助生殖技术要孩子的夫妻。他们通常是被诊断有不孕症的患者,在接受不孕不育常规治疗后,仍不能自然怀孕的。这些不孕症患者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后,使用人工的方法形成若干胚胎,若患者当时的身体条件不适合移植,比如激素水平、内膜状况、自身疾病等,就会选择冷冻全部胚胎,等到身体条件适宜时再复苏胚胎进行移植,这样也可以减少并发症;若患者移植新鲜胚胎后还有剩余胚胎,也会选择将剩余胚胎冷冻起来。在此期间,胚胎停止发育,一旦患者怀孕失败,它们则可能被“唤醒”再次进行移植,这些沉睡中的胚胎,俗称“备胎”。临床常见有配子冻存和胚胎冻存。胚胎冻存方法有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玻璃化冷冻。玻璃化冷冻可以避免冷冻保存过程中细胞内外冰晶的形成,减轻冷冻保存对细胞和组织造成的损伤,可以达到较好的储存效果,胚胎复苏率近于100%,而且复苏后胚胎质量无改变,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约为58%。

    吴瑞英表示,目前胚胎冻存技术已常规应用于生殖医学的临床工作。国外已有报道,美国一位45岁的妇女,通过移植一枚冻存19年的胚胎,受孕并足月分娩。市妇儿医院生殖中心也存在许多像黄女士一样,移植多年前冻存胚胎获得妊娠的案例。所以,足以说明胚胎冻存是一种成熟的生育力保存技术。

    众多“无主”冻存胚胎让生殖中心“不堪重负”

    不孕症是中国数千万对夫妇的烦恼。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人群中,平均10%的人面临不孕难题,这样的比例放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下,就变成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其中十分之一必须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来实现生育梦想。根据统计,到2012年,国内初婚妇女的不孕率已攀升至12.5%。

    吴瑞英介绍,从2000年起,市妇儿医院开始使用辅助生殖技术,至2013年,已经冻存了15000多个胚胎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中。目前,这些冻存的胚胎已成为生殖中心的“幸福的烦恼”。“我们一直都是在赔本地超负荷保管,再不清理,生殖中心实在不堪重负,为保存这些胚胎,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吴瑞英介绍,冷冻胚胎时,所有夫妇与中心都签订了《胚胎冷冻和解冻知情同意书》。根据约定,夫妇俩需交付一笔一年的冷冻费用,按市物价局规定是每月100元;逾期一年未交续冻费,视为自动放弃胚胎。按合同规定,选择冻存胚胎的患者要先交一年的费用。到期后,生殖中心工作人员会与患者联系,更多的则表示“不要了”,或者口头答应续存,却未实际缴费。然而,其中有相当多夫妇似乎忘了液氮罐里的“宝宝”,彻底与中心“失联”。工作人员采用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依旧无法找到胚胎的主人。“按照合同规定,许多冻存胚胎都已被默认为应废弃和销毁了,可是多年来我们一等再等,除了出于人性化的考虑,还本着给胚胎主人留一个机会的想法,此外,由于法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在没有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处理它们也存在一定风险。”

    吴瑞英表示,冷冻胚胎只是个缩影,卵子冷冻等新兴辅助生殖技术也面临无章可循的尴尬。面对日益革新的技术和旺盛的现实需求,应该尽早填补该领域“盲点”。(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隋 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