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市民荣登善行义举四德榜 好人事迹登央视

    原标题:三位市民荣登“善行义举四德榜”

    昨天,2015年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活动发榜仪式在泰安举行。来自全省17市的44名先模人物榜上有名,并分别被授予“孝德、诚德、爱德、仁德”先模人物荣誉称号。我市崂山区正德饭庄经理王明殿、第六人民医院护士长李桂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夏玉波榜上有名。

    居委会好当家事迹上央视

    64岁的夏玉波是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夫妻打架、婆媳不和、邻里纠纷,只要她知道了,就一定要处理、要化解。这些年,经她调解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难以计数。

    一个周末,郑州路一居民在清理烟囱时发现烟道堵了,怀疑是楼上住户给堵死了,一时间两家吵得不可开交,楼下住户有一年轻人扬言,要让楼上这家放点血教训教训她。得知这一情况后,夏玉波带着工作人员前往他们家,苦口婆心做双方工作,楼上楼下跑了5趟,帮助拆了底下烟道部分砖,给予疏通,并砌好砖。在她的感动下,双方消了火,握手言和,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夏玉波发现社区服务存在这样一个盲点,居民大多在周末休息,而社区的工作人员周末也休息,群众办事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夏玉波带领社区一班人提出了“有事慢慢说,天天我都在”的口号,建立了“365党员工作室”,不分节假日,党员轮流值班为群众服务,实现了“为民服务无空白”。

    从事社区工作17年来,她为居民服务,成为社区群众心中的 “好当家”。 “365党员工作室”、“百姓协会”等经验做法,多次在中央和省市媒体被大力宣传推广。 2011年,夏玉波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天天我都在》在全国公映,中央电视台予以宣传报道。

    76岁“南丁格尔”仍坚守岗位

    李桂美是山东省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76岁的她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依然坚持工作在护理岗位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至今仍坚持随时到病房了解病人需求的工作习惯,因此,病人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找她聊,很多病人都是冲着她而来的。有一个20年前护理过的患者,今年复发住院,大小事都与李护士长商量,病危的时候让李护士长陪在身边,病人说“只要看到李护士长,就感到放心、安心”。她常说:“一个医务工作者心里必须时时刻刻想着病人,并为他们解除病痛作为自己的最大幸福和快乐”,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11年,李桂美的老伴因心脏动脉瘤破裂突然去世,古稀之年的李桂美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可想而知,但令人惊讶的是仅仅过了一周,老人又重新回到了医院。同事们纷纷劝她回家休息几天再来上班,她却说:“没事,来医院我心里踏实。 ”对她来说,医院就是她内心最珍贵的精神家园,最安稳的圣地。

    除了到病房护理病人外,作为青岛市红十字会“李桂美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之一,她常常到社区为不便出门的老年病人服务,打针送药,提供健康咨询,做好临终护理;她还担负着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采样工作,常常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采样,做这些工作没有半点额外的收入,有的单位想高薪聘请她,也被她婉言谢绝。1993年,她就将国家奖励表彰她荣获“国际南丁格尔奖”的奖金3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 “李桂美突出奉献护士奖”。迄今已六届,全市46名优秀护士获得表彰。该奖项已经成为激励岛城“白衣天使”奋进的标志。

    2005年,医院在她所在的病区成立了“李桂美护理组”,这是一个集危难险重为一体的科室,收治的都是重症肝炎、艾滋病、狂犬病、疟疾等传染病,多年来,护士们发扬李桂美护士长的精神,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帮助患者走出病魔的阴影,重建生活的勇气。(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帮着失足青年开始新生活

    王明殿,崂山区沂山苑花木种植园经理、正德饭庄经理。十几年来王明殿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富不忘众乡亲,先后投资、捐款300多万元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近几年,资助5名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帮扶6户特困家庭脱贫致富;帮教1名失足青年悔过自新。王明殿作为年收入几十万元的企业家,他至今仍住在用集装箱搭建的房屋里,过着俭朴的生活。他经营所得一方面用于扩大投资,另一方面用来捐资助学和资助公益事业,存款始终没有超过2万。有人佩服、有人不相信、有人不解、也有人非议,甚至还有人指责他花钱买好名声,都劝他不要再捐了,把钱留下防老。但王明殿无怨无悔,不求回报。 (责编/马小青 美编/于慧琳 审读/臧慧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