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栈桥海滨观赏飞翔的海鸥。春节期间,翩翩起舞的海鸥为海滨一线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人流密集的栈桥和五四广场景区市民和游客一边欣赏飞翔的海鸥,一边喂食拍照,体味假日的快乐。 傅学军 摄
本报讯 用“绿色行为”经营“绿色生活”。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明显减少,而去栈桥看海鸥、观海景,千鸥共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成为辞旧迎新的新方式。人人争做“绿色使者”,已经成为市民及游客的时尚追求和生活理念。
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今年鞭炮零售摊点的销量比往年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少放或者不放鞭炮。王女士在八大湖街道卖了7年的烟花爆竹,“往年除夕当天,就能卖出一半的货,可今年的生意却不怎么样,到现在连五分之一都没卖出去。”王女士说。生意惨淡的不光王女士这一家,在江西路一家鞭炮摊,摊主说今年的鞭炮销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半,并准备节后打折出售。田家花园的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往年除夕夜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今年从初一开始,放鞭炮的就明显减少了,清扫路面的时候也能明显轻松一些。”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虽然能营造浓浓的年味,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污染,现在全国雾霾都那么严重,少放鞭炮或者不放鞭炮,对环境有益。”孙先生家住澳门路,他说辞旧迎新的方式不局限于燃放烟花爆竹,走进自然,旅游、登山都是一些很好的方式。
春节期间的岛城,阳光明媚,在栈桥景区,海鸥和游人上演了千鸥共舞的美景。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流连,喂食、拍照。这些海鸥在海边尽情展翅翱翔,时而漂浮在海面上,时而飞到沙滩上休憩。“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看到成群的海鸥,每年冬天都会到海边喂海鸥,来了就流连忘返。”记者在栈桥遇到了家住福山路的聂先生,他带着孙女专程来看海鸥。原来,67岁的聂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2006年退休后,他每年新春都会到栈桥拍摄海鸥,10年来,他定格下许多关于人鸥和谐相处的精彩瞬间。
记者了解到,每到冬季,大批海鸥从西伯利亚等地飞临青岛过冬避寒。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青岛市民就坚持开展“挽留海鸥”公益活动。二十多年来,参与活动的市民达五十多万人次,成群的海鸥也渐渐记住了青岛这个美丽的地方。
鞭炮少了,海鸥多了,“一少一多”,带给市民的不仅是新的年味儿,更是人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转变,是关于绿色、生态、家园、和谐的悠悠对话与美丽诉说。现在,青岛每年都有10万只海鸥来此越冬。这给冬天的栈桥添了一道美丽景观,也成为人人参与公益、人人热爱自然的和谐注脚。□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胡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