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市办实事亮点:给学龄前儿童买意外险

    青岛新闻网2月21日讯 路遇老年人摔倒怎么办?今后可以大胆上将其前扶起来。2月20日,市政府公布2016年全市十件市办实事,其中为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市区公共交通一小时内换乘优惠、新建30家小型养老机构等成为亮点。

    为老年人、儿童购买意外险

    为全市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是市政府2016年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惠及全市23.26万学龄前儿童。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龄前儿童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医疗负担,解除学龄前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后顾之忧。当前,从全省和全国来看,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全市学龄前儿童购买意外伤害险的先例,该项政策实施后我市将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根据青岛市疾控中心统计,2014年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受伤害事件共有1.33万例,其中意外伤害占95%。伤害原因居首位的是跌倒(坠落),占40%;其次为车祸,占21%。老年人意外伤害导致的各种医疗救护费用,给社会基本保障带来压力,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另外,全国各地发生的老年人跌倒及“扶不扶”的问题屡屡成为社会舆论焦点。老年人拥有意外伤害险,对老年人是一份生活保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一份重要保障。此项工作实施后,青岛将成为全国首个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普惠的城市。

    市区公共交通换乘4月份试运行

    为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降低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成本,我市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六区范围内实施“公共交通一小时换乘优惠”政策。

    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是指市民持同一张琴岛通卡在规定时间之内,公共汽(电)车之间及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之间刷卡换乘时实行优惠。换乘优惠实施的范围为六区内及延伸至其他区市的公共汽(电)车线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换乘优惠实施的对象为持有琴岛通卡并采取电子钱包支付方式的乘客,采取投币方式的乘客不享受换乘优惠。

    市民换乘优惠时间和次数这样计算:乘坐公共汽(电)车以乘客刷卡扣费时间起算、乘坐轨道交通以出站闸机刷卡时间起算(以琴岛通卡记录为准),一小时内(含)换乘,可享受1次换乘优惠;乘客第2次刷卡时间与第1次刷卡时间间隔超过一小时的,按规定票价扣费,并以第2次刷卡时间重新起算下一时段优惠时间。同一张琴岛通卡用于同一辆公共汽(电)车且刷卡间隔时间少于5分钟(含)的,第2次及以上刷卡均按规定票价扣费,换乘优惠时间以最后1次刷卡时间起算,在换乘优惠时段内只享受1人次的优惠。

    换乘优惠金额最高幅度为1元/次乘以相应刷卡折扣。使用琴岛通卡换乘现金票价不高于1元的线路,免费换乘;使用琴岛通卡换乘现金票价高于1元的线路,换乘时免收1元乘以本次刷卡折扣,其余部分据实支付。即:实际刷卡扣费金额=(本次现金票价-1元)?本次刷卡折扣。

    作为这项市办实事的主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委计划于3月份完成刷卡系统和车载机及闸机升级改造工作,并与地铁系统进行联调联试,4月份开展试运行,确保5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60-64周岁老年人半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政策也将从5月1日实施,此举进一步扩大老年人乘车优惠范围,使广大老年人均能享受到乘车优惠,体现了对广大老年人的关心。

    拥有10张床位就可登记为小型养老机构

    为提高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舒适度和宜居度,提高老年人入住意愿和入住品质,解决个人资金基础薄弱、无力兴办大型养老机构的问题, 2016年我市计划建成30处融合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筑面积300—900平米,床位10—30张的小型养老机构,办理养老机构登记;具备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配餐送餐、助洁助浴、家政护理等服务功能;配备与提供服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队伍,日均服务社区居家老人不少于40人。

    养老机构社区化、小型化、连锁化,社区、居家、机构多种模式融合发展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小型养老机构设置在社区、操作灵活、易于管理、功能多元,可满足近千名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内就近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至少为1200多名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多元的生活照料;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易于运营管理、回收期较短、便于见缝插针广泛覆盖的小型多功能养老机构。  

    启动棚户区改造6万户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住有宜居”工作目标,城市棚户区是我市住房建设的重中之重。自2013年起,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关于居民参与监督房屋征收工作的意见》和《青岛市主城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依法依规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以来,已启动市办实事棚户区改造达4万户,有力改善了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和城区面貌。

    2016年市办实事将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惠及全市全域,计划启动6万户,其中主城区2.4万户,其他区市3.6万户。总体计划安排是年底前启动房屋征收工作。 

    投资3000万建设100处笼式足球场

    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和《全市足球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精神,2016年在全市新建以笼式足球场为主的100处运动场。建成后作为公益性运动场地,交由各区市向市民开放。项目的实施将助力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青少年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提升我市“足球之城”层次和我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由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共同承担。拟从市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750万元,建成后市财政局安排财政资金75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补助,其余1500万元由相关区市从财政经费或体彩公益金中安排。实施过程中,市体育局、各区市政府负责场地勘察和确定,并负责组织中标单位施工和质量把控;拟由市体育局为采购主体,统一公开招标采购,建成后资产将划拨给相关区市,由各区市负责管理和使用。财政局负责资金筹集、资金支付和资产划拨等工作。

    申请节能改造需满足三条件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通过增设外保温层、更换节能型外门窗等措施,提升老旧住宅节能保温性能,可有效降低采暖能耗,改善居民住房和生活条件。2016年全市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其中,市南、市北及李沧三区各50万平方米,黄岛、崂山及城阳三区各10万平方米,胶州、即墨、平度及莱西四市各5万平方米。

    按规定,申请节能改造的住宅小区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2007年10月之前竣工且具备集中供暖或者结合节能改造同步实施集中供暖;二是建筑可保证继续安全使用20年以上;三是小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均同意改造。另外,国家鼓励“连片改造”,即对同一换热站供热范围内全部居住建筑同时进行节能改造,对于个别住户或单元、楼栋进行节能改造的,国家不予支持。

    申请时,首先由各区、市明确后上报市建委;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各区市上报项目、资金预算等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全市节能改造实施计划。若申请人所在小区居民同意改造,可通过小区所属业委会(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或其委托的实施单位向当地政府申请。

    为尽量减轻居民负担,确保绝大多数居民能够享受到节能改造益处,市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按现行规定,居民应对不满足节能标准的外窗、楼道单元门进行改造,并承担相关费用,具体费用要根据居民选择的改造标准来确定。另外,我们也鼓励项目实施单位(节能服务公司、供热单位等)与居民协商,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门窗节能改造。即业主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协议,由项目实施单位代业主出资完成外门窗节能改造,业主以减少的采暖费用来支付项目实施单位成本。(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