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董家口港区拿到“国际通行证”
董家口港区世界之最 ●最大铁矿石码头●最大堆场●最优设备配置●最先进流程皮带系统●最快接卸效率●最生态型港区●最智能化港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青岛董家口港区口岸对外开放,这标志着该港区拿到了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新通道,对青岛市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按照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青岛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总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成为世界超级大港。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李德银
探访 通关速度有望大大加快
记者昨日来到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探访,港区内是一片片的货场和大型装卸设备。在40万吨矿石码头,停靠着一艘40万吨巨轮——海洋北京号,这是今年以来第26艘停靠在董家口港区的40万吨货轮。
青岛中海船务公司报关员说,他们对口岸的前景充满期待,“开放口岸获批以后,‘一关三检’将设置在港口内,我们就可以在港口直接办理通关手续,最快估计一天就能办完,将大大提高通关效率。目前通关一般需要三天到一周时间。 ”
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洪友介绍,口岸开放获批后,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还要配备海关、海事、边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人员,要建设口岸查验配套设施,最终由国家口岸办组织国家相关部委验收后,才能正式启用。
意义 为青岛发展打造新引擎
不少人以为港口就是口岸。其实,港口与口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口岸是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开放的港口,其中一类口岸指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二类口岸指由省级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我市于2012年6月启动了董家口港区口岸报批工作,到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历时4年零1个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口岸批复为青岛实现城市发展定位打造了新引擎;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新通道;为青岛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搭建了新平台;为青岛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注入了新动力。董家口港区口岸开放,标志着青岛港又打开了更便捷的国际通道,更有利于发挥青岛港在半岛港口群中的龙头作用,提升山东半岛港口群的对外竞争力,将大大促进新区、青岛乃至山东开发开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青岛的开放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目标 打造第四代物流交易港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管委负责人表示,此次口岸获批将加快推进董家口建设第四代物流交易港的进程。依托4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油品码头和300万吨中石化LNG接收站等大型港口码头和油气设施,董家口港区将加快开辟国内外航线,构筑国际航运大通道,全力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四大中心”。
目前,港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已有会员400家,尽快形成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交易“董家口指数”,提高中国矿产资源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到2024年新区建区十周年之际,港区吞吐能力达到5.5亿吨。
规划 总吞吐能力进世界前三
根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青岛的港口布局将进一步优化,青岛老港区在现有客运码头基础上,发展邮轮经济,打造集旅游、商务、居住、金融、物流于一体的国际邮轮母港城。前湾港区今后仍以集装箱发展为主,着力建设东北亚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兼顾散杂货和汽车进口业务。黄岛油港区的业务将迁往董家口港区,功能将重新定位。董家口港区是青岛市实施蓝色引领,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项目,承载着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物流交易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
按照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两者的总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助力青岛港跻身世界超级大港。
■新闻延伸 打造284平方公里循环经济区
港口有多大,城市就有多大;港口延伸到哪里,城市就辐射到哪里;港口有多强,城市就有多强;港口连接到哪里,开放就拓展到哪里。依托董家口港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了面积284平方公里的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是新区十大功能区之一。 2009年启动开发以来,集中规划建设港区、临港产业园和新港城“一区一园一城”三大板块,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440亿元。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的龙头,以“国际深水港、循环经济区、蓝色新港城”为主打品牌,凭借着董家口港区的超级规模、超前定位、超越功能,与前湾港区互为补充、协同联动,董家口港区、前湾港区依托各自优势,功能释放,不断促进规模型、基地型、外向型、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西海岸新区将进入“一域两港区”驱动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