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5日讯 (记者 徐昭磊 雷兹 周子铭摄影报道)经过5天的行程,“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落下帷幕。在这5天时间里,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等近60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实地采访,爬雪山、过草地,追寻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回顾历史事件、挖掘感人故事、感受时代变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张紫璇(左一)接受记者采访
夹金山,海拔4114米,位于四川雅安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在采访团翻越夹金山过程中,第一次上高原的光明网记者张紫璇产生了高原反应,“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全身都不舒服。”强忍着高原反应的不适,张紫璇边吸着氧气边及时发出微博《真正的英雄:播种,但不参与收获》。“我是一名记者,写稿是做好的我的本职工作的体现。想想红军徒步连续翻越夹金山等大雪山、徒步征服日干乔大沼泽等茫茫泽国‘死亡之海’的艰难历程,学习长征精神。我吃这点苦算什么!” 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高原反应强烈仍然坚持写稿的张紫璇手中还拿着氧气瓶。第一次来四川的张紫璇在亲历了红军当年的长征路后,连呼“很震撼”。她说以前了解长征只是在书本上,在重走了长征路后,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张紫璇称,更让她惊喜的是,当年红军走过的很多偏远的地方,当地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勤劳实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藏区新居”建设,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冉冉接受记者采访
在参访完位于松潘县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后,来自《网络传播》的记者马冉冉用了“情怀”一词来形容她的心情。“过去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长征离我们还远。但经过这次‘走转改’后,我认为过去的认识太幼稚,长征离我们很近,长征精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马冉冉说,通过在长征路采访沿途干部群众,参访长征革命旧址,聆听长征历史故事,让她对长征精神了解得更深刻了一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是团结拼搏、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长征情怀给我们以强大的正能量。在沿途采访中,我亲眼看到和切身体会到,当地干部群众发扬长征精神在扶贫攻坚建设小康中的干劲和情怀。”
高飞(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在中国军网记者高飞眼里,“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是一次“寻求力量之旅”。“在长征路上,我一直在探寻,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目标,能让红军指战员能在后有追兵、前有天险的情况,爬雪山、过草地,完成长征的壮举。身临其境,大家感受到红军指战员面对困难的勇气,感受到指战员一往无前的精神,体验到到红军指战员绝地逢生的力量,从红军长征浴火重生的历史中寻找我们成长的力量。”高飞说,他会通过这几天重走长征路的见闻,向受众传递信息,更深层次的解读长征精神。“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必将产生无穷的力量。红军指战员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场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将一次饱受屈辱的苦难历程,变成一次伟大民族的奋起之旅。我们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活动成员通过实地采访去认识和触摸这段历史,就是为了寻求到这样的力量。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