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三步资金到手?校园贷看上去美掉下去是坑

    原标题:校园贷:看上去挺美掉下去是坑

     今年3月,河南21岁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近60万元欠款而跳楼自杀的消息,将“校园贷”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今年6月,女大学生贷款时被要求手持身份证拍摄裸照的“裸条”事件再次引发热议……校园贷,这个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在融入到不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同样已经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眼下正值开学季,有关“校园贷”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观察一:

    新学期校园贷“降温”

    9月,岛城各大高校迎来开学季,新生们也陆续走进大学校门。近日,记者就校园贷这一现象走访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发现有关校园贷的广告和线下推广活动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的校园内,记者看到在一块公告栏旁边的墙上,贴有一张校园贷的广告。虽然广告页已经破损严重,但是仍可看到“信用借款,无需抵押”、“只要三步,资金到手”等字样。“上学期,校园部分公告栏上,存在校园贷的宣传单,大体的意思都是急需用钱可以通过该公司借款。 ”途经公告栏的在读大学生们告诉记者,以前的校园贷广告贴放地点都比较“夸张”,除了电线杆和楼道墙面上,有些厕所的门上也都贴着校园贷的广告,甚至有学生代理还在校园中发传单推广。

    “新学期开学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可能是学校也对此有所管束。”大三学生王非告诉记者,他认为这和最近社会对校园贷“谈虎色变”有关,往常所见的一般都是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广告,或者是消费的广告,至于校园贷款一类的小广告,自己这学期则没有见到过。 “开学以来,我们学校还开展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宣讲活动,学校在引导学生消费方面确实力度不小。”王非这样说。

    观察二:

    校园贷“藏匿”网络中

    记者了解到,虽然校园内的校园贷广告已经有所“隐匿”,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园贷完全不存在了。“有些在校学生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不想问家里要钱,所以通过网络线上进行贷款。”青岛大学学生孙峰告诉记者,他的一位老乡学弟之前就在网上办理过校园贷款业务,同时,在校学生有贷款需求时,只要通过网络渠道检索就会轻而易举找到贷款平台。

    记者随后在百度贴吧中搜索校园贷和高校贷款等关键词,结果出现的是清一色的校园贷广告。 “大学生贷款,没有任何前期收费,加QQ”、“专业大学生网贷,下款快、利息低、额度高”随后,记者通过QQ群搜索校园贷的关键词,界面中立刻出现上百个结果,其中青岛的校园贷群也有十多个。记者加入了一个200多人的校园贷群,发现群内时常有人发布贷款广告,“学生成人都可以”、“有身份证就能下款”等广告不断跳出。随后,记者以大学生需要贷款为由咨询了其中一位放贷人员,对方表示可以帮忙从多个网贷平台贷出钱,学生只需要提供实名制认证的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学生证,再填一份个人信息资料,签字后拍照发给对方,当天贷款就能到账,之后借款人会收到注明还款方式和利息的短信,按操作进行即可。放贷人员称,从提交资料到放款再到还款,步骤都在线上完成,无需下载任何网贷平台。

    观察三:

    手续简单背后条款多

    “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想买台单反相机暑假出去游玩拍照,就和同学接触了校园贷。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于骁(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喜欢摄影,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单反,于是在同学那里得知校园贷还可以分期付款。 “本来一听说手续简单易出款,这让我心动不已,可仔细研究后发现,这背后暗藏着不少款项,算下来总价要高出市场价不少。 ”于骁说,原本5000多元的佳能相机,算上还贷的钱最后可能要花费近7000元,在他冷静下来后才发觉其中的“猫腻”,他觉得从这其中赚取差价也是校园贷平台赚取利润的方式。据透露,在他身边有同学曾先后在网贷平台上借款购买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现如今,每个月都要还欠款近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也受到了影响,不得已将贷款的事情告知了父母。

    记者调查发现,以往很多大学生在咨询办理校园贷业务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尽快办理相关借贷手续,完成借贷交易,而其违约责任及还款具体说明容易被疏忽,导致一些学生奔着手续简单就办理了贷款,根本没在意其中的具体条款。校园网贷还款时一旦出现逾期,随之而来的“违约金”也会让学生措手不及。

    高校:

    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总体来说,相比较外地高校而言,青岛高校这类校园贷现象比较少见。”青岛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各地关于校园贷的负面新闻频出,对于这一事物,该校一直较为重视,对此方面的管理也从未松懈。据这位老师透露,青岛大学自今年开学以来,就加大了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力度,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生,他们刚刚踏入校园,更容易在一些新生事物中迷失,从而被不良诱惑所吸引,为此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都会有这方面的专门培训。”该老师这样说。

    与青岛大学情况相似,青岛农业大学学工部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同样表示,他们加大了在学生引导方面的力度,会不定期通过班会等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对于大学生,我们并不提倡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借贷。 ”王先生说,如果是学习方面的费用,学校里每年都会有较大额度的助学贷款,足以在各方面对寒门学子进行补助。

    对于盛行一时的校园贷现象,中国海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吴连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吴连海认为,这首先与消费观念的变化有关,更多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不少大众平台都推出了类似京东白条那样具备贷款性质的功能,更不要说某些将目光盯准当下消费娱乐需求旺盛、信用消费理念强烈、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的民间借贷机构了。 ”吴连海说,虽然多数大学生现在已经年满18岁,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仍然很难做到经济独立。“如今多数大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经济,都是不成熟的,这不但需要各高校加强引导,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在校园贷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吴连海这样说。

    建议:

    要警惕低借贷门槛

    “说得好听是‘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但不要忘了,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还都在依赖父母呢。 ”对于校园贷这一小额贷款的分支,青岛市城阳区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宗睦表示,虽然他对校园贷一直比较关注,但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世界500强企业,诱使无自主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借贷,让孩子花钱父母买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蔡宗睦告诉记者,在银行业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互联网金融行业便“顺势而为”瞄上大学生这一群体,2013年,首个大学生分期消费进入公众视野;2014年,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校园贷”应运而生,纷纷“侵占”高校市场。“这更类似于行业发展的畸形,今年以来出现的多起悲剧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蔡宗睦这样说。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朱兵律师同样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大学生而言,校园贷各有利弊。 “对一些急需用钱的大学生来说,校园贷无疑能够帮忙‘止渴生津’,但如果无限制地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且还通过部分无良平台借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朱兵建议在校大学生,如果确实有资金需求,务必要警惕一些借贷门槛非常低的校园贷平台,并且签订合同时需仔细阅读借款合同,明晰具体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杨博文 衣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