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即墨古城

    青岛新闻网10月26日讯 (记者 任俊峰)御史郭琇冒死弹劾权相明珠,即墨琅琊王氏竟是王羲之先祖,黄嘉善造“三边大捷”威震边关,田横五百士信义感天动地……即将落成的即墨古城共建造了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等18座牌坊,它们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给古城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记者盘点这些牌坊时发现,它们中有的是历史上古牌坊的还原,也有的是根据历史典故新建成的。在这18座牌坊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铁面御史坊

    “铁面御史”郭琇震惊清朝 

    说起即墨历史,首先必须要提一个重要的人物——郭琇。郭琇,字瑞甫,号华野,清康熙九年进士。初授江苏吴江知县,后升任江南道御史、左都御史、湖广总督等,他敢于弹劾权贵,曾“三本震天下”,堪称铁面御史。

    在即墨古城所有牌坊名人之中,郭琇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既担任过左都御史(类似现在的中央纪委书记),还做过湖广总督,两省的军政“一把手”。

    康熙朝发生了著名的“御史弹相”事件,堪称一次政治地震。时任左佥都御史的郭琇,大胆弹劾当朝大学生、权相明珠,此事件对清朝的历史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明珠之子纳兰性德为著名词人

    康熙朝最著名的两位大学士,一是索额图,另一位便是明珠。明珠的父辈曾随努尔哈赤入关,立有战功,因此明珠堪称“官二代”,他最初在内务府任职,后来在撤藩平叛时获得了康熙的信任,出任内阁大学士。后来明珠逐渐做大,广结儒生、名士,并拥戴皇八子胤禩,威胁皇权。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被称赞为“满洲第一词人”。“明珠集团”在当时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明珠势力膨胀,皇权受到影响。此时,郭琇挺身而出,弹劾明珠。此前,郭琇曾为江南吴江知县,在任时励精图治,关切民生,两袖清风,康熙南巡时便对郭琇予以高度评价。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特批郭琇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后升任左佥都御史,从此郭琇开始了一生中最为辉煌、最为人们称道的监察官员生涯。

    康熙二十七年,郭琇上《纠大臣疏》,弹劾明珠,举朝震惊。郭琇的行为必然遭到了明珠集团的反扑,他们制造了“私书案”、“冒名案”和“钱良案”来打击报复郭琇,欲置郭琇于死地,为此郭琇也曾遭革职等处分,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争,视死如归。最终,使得明珠集团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郭琇的冒死弹劾,有力地限制了内阁权力的膨胀,对清朝加强皇权,包括皇位继承问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其刚直不阿、居官甚善的为官品格,更是全体即墨人的骄傲。

    “铁面御史”“湖广总督”坊即为郭琇所立,2016年8月新建。湖广总督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白麻花岗岩材质。中门、边门底梁上浮雕,为莲花卷草纹,寓意清廉高洁;边门花板上浮雕,为蝙蝠、团花图案,寓意福泽绵延。牌坊正题额“湖广总督”、“铁面御史”,集颜真卿碑帖而成。副题额“诰授左都御史知经筵事湖广总督郭琇”,由即墨马斗进题。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琅琊王氏“德光炎汉”坊

    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祖脉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界被称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王羲之的祖脉也在即墨。这座“琅琊王氏族脉坊”即记录了这段渊源。

    琅琊王氏,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其祖脉在汉皋虞古城(汉皋虞县,后并入即墨),至今尚存王吉为代表的家族墓群。史传,王氏先祖王元避秦乱,迁至琅琊皋虞县,称琅琊王氏。其后裔闻达,汉名臣谏议大夫王吉、丞相王骏、大司空抚平侯王崇都生于皋虞。东汉,王吉后裔迁临沂,传至东晋王览,又随原晋元帝迁金陵。其后,繁衍至江浙,多有重臣及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王羲之作品《兰亭集序》天下闻名(资料图片)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琅琊王氏族脉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青石材质,2016年4月新建。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总督三边坊

    总督黄嘉善威震三边

    总督三边坊,为明代黄嘉善立。始建于明天启二年,2016年6月按原制式重建。总督三边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其松、鹤及麒麟浮雕,寓意松鹤延年、德高位显。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万历五年进士。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指挥过有名的“三边大捷”。此坊即为彰表“三边大捷”而立。正题额“总督三边”,明朝王铎手书,据老照片复制阴刻而成;副题额“督察员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黄嘉善”暨两侧花板上文字,由即墨金雪梅题。

    万历三十八年,黄嘉善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统帅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重镇的军事。他加强边防建设,组织军队屯田,以农养兵,保证军需。同时,严格执行当朝的睦邻政策,通好互市,使汉蒙两族人民和平共处。有一次,敌虏潜入城下,黄嘉善登城约战,敌人见状,惧怕欲逃。黄嘉善命开城门出击,经一番搏杀,黄嘉善大胜而归,此即“三边大捷”。黄嘉善因此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协理京营戍政。

    万历四十三年,黄嘉善引疾归即墨。这一年,即墨遇大灾,黄嘉善出粟百斛、银元百两赈济灾民。天启四年黄嘉善病逝,熹宗皇帝辍朝一日致哀,诰赐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保。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齐王田横感天动地

    田横及五百壮士的故事在即墨耳熟能详。“齐王田横”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被列入了古城的牌坊之中。

    田横,秦末群雄之一,原为齐国贵族,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田横与兄田儋、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乘船赴洛,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的首阳山自杀。海岛五百部属闻田横死,亦全部自杀。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徐悲鸿作品《田横五百壮士图》

    田横及五百义士宁死不屈的精神,不断受到后人的赞扬,尤其是战乱之时对民族危亡的关心,更成为激励人们坚决抵抗的榜样。宋朝的韩愈就写过一篇《祭田横墓文》。郑成功在《复台》诗中云:“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龚自珍在《咏史》诗中写道:“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徐悲鸿在抗战时期费时两年绘出《田横五百壮士图》巨画。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父子御史坊

    父子御史坊为纪念诰授南京刑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蓝章和敕授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蓝田父子而设立。

    蓝章、蓝田父子为即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蓝章,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任婺源县和潜山县县令,皆有治声。后擢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又巡按山西,屡迁右佥都御史,因忤刘瑾下狱,谪抚州通判。刘瑾败,蓝章复起,巡抚陕西,后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蓝章连上七疏告退归故里,在崂山华阳山南麓筑华阳书院,占地亩余,结庐隐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儿子蓝田攻读诗书,其后世多就读于此。卒年74岁,著有《崂山遗稿》等。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蓝田自幼聪慧,童辈无能出其右者。幼年从父就读于华阳书院(在华楼山南麓),6岁时能日诵千言,并善诗对。8岁随父入京,父辈好友翰林孙珪以长对考之,蓝田随口答来,且用字准确、对仗工整,被誉为“小圣人”。嘉靖三年,蓝田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大礼”议中冒死强谏,并接连上疏弹劾大学士费宏、尚书杨旦及席书、陈洸等权臣10余人,直声震动京畿。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世步青云坊

    世步青云坊,为杨良臣、杨盐父子立。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明崇祯十五年毁于战乱,2016年7月重建。

    杨良臣,字舜卿,号南庄,明弘治十一年举人,任安徽太平知县、山西黎城知县、太原府通判等。杨盐,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明嘉靖四十年举人,任山西吉州学正、南直隶沛县知县等,为官清正耿直。牌坊主题额“世步青云”,集明代状元杨慎字帖经阴阳刻而成,副题额“敕授太原通判杨良臣暨敕授文林郎南直隶沛县知县杨盐”,由即墨尹杜快题。

    世步青云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鲁灰花岗岩材质。中门、边门上为“岁寒三友”浮雕。边门底梁为玉兰浮雕,寓意芬芳、纯洁;抱鼓石上吉祥花纹浮雕,寓意和谐祥瑞。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山海名邦坊

    山海名邦坊,始建于明万历初年,由知县许铤建造,清乾隆十年拆毁,2016年6月重建。

    许铤,号静峰,河北武清人,进士出身。明万历六年任即墨知县,励精图治,开海通商,颇有政声。

    山海名邦坊为地域标志性牌坊,三间四柱三楼式,五莲红花岗岩材质。题额“山海名邦”“为国保民”,集颜真卿碑帖经阳刻而成。抱鼓石上的浮雕,为水纹、风火纹。

    当年,许铤初到即墨时,看到的是一片“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的景象。之后,许铤跋涉全县,踏勘山海地理,决定从“海防、御患、弭盗、垦荒、通商”五方面实施新政,为即墨及金口的商贸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励精图治,在县署前建造山海名邦坊,以唤起即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四世一品坊

    四世一品坊

    为明代黄嘉善及其曾祖黄昭、祖黄正、父黄作圣立。始建于明天启元年,2016年6月重建。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万历五年进士,历任河南叶县知县、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山西大同知府、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左卫兵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泰昌元年任一品官阶的兵部尚书时,朝廷加授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并追封诰赠上三代,因此立牌坊“四世一品”。

    四世一品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其主题额上的“四世一品”,明代董其昌手书,据老照片复制阴刻而成;副题额“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曾祖黄昭祖黄正父黄作圣加授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黄嘉善”暨两侧花板上的文字,由即墨高岩题。抱鼓石上菊花、莲花浮雕,寓意优雅高洁,一品清廉。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恩宠宪臣坊

    恩宠宪臣坊,为明代周被立。始建于明崇祯初年,2016年6月重建。

    周被,子永先,号春泽,明万历十三年贡生。选任直隶蓟州同知,后任广西布政司经历,升四川成都府通判,未到任而逝。

    恩宠宪臣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其正题额“恩宠宪臣”,集柳公权碑帖经阴刻而成,副题额“成都府通判诰赠忠贤大夫周被”,由即墨高岩题。梅花、喜鹊、牡丹浮雕、寓意喜上眉梢、吉祥富贵。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亚魁坊

    亚魁坊,为明代蓝田立。始建于明弘治五年,清末已残缺不全,2016年6月重建。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幼能诗赋,才名远闻,山东学正赞曰:“不期即墨之乡,而产蓝田之玉”。明弘治五年乡试高中亚魁。其正题额“亚魁”集清翁方纲字帖经阳刻而成;副题额“明弘治壬子科乡试举人蓝田”,由即墨尹杜快题。

    亚魁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花板上的喜鹊、梅花浮雕,寓意喜鹊登梅。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斯文正路坊

    明嘉靖二十五年,知县许伸始建,2015年10月重建。

    斯文正路坊为文庙诸坊之一,三间四柱三楼式,青白石材质,题额“斯文正路”,集颜真卿碑帖而成,意谓儒生须读书,乃为承孔子文脉,行儒家正统之路。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

    清康熙五十三年,邑总制郭琇始建,2015年10月重建。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分别为文庙诸坊之一,单间两柱式,青白石材质。题额“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仿曲阜孔庙,系明嘉靖间山东巡抚曾铣手书。意谓孔子其德如天地之大,其道古今无人可比。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祥发皋虞

    祥发皋虞坊

    琅琊王氏祖脉坊按照三间四柱七楼王侯级制式设计,造型恢弘大气,共用97块青石,采用中国古代建筑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正面正题额为“德光炎汉”,背面正题额为“祥发皋虞”,副题额为“琅琊王氏祖脉”。正题额内容出自皋虞汉墓群王公祠大门上的楹联。“德光炎汉”意为王公一门的道德品行为汉朝增添光彩;“祥发皋虞”意为如此贤才的家族发祥地在皋虞。

    王羲之祖脉竟在这里 细数即墨古城牌坊的故事

棂星门

    棂星门

    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即墨古城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汉族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