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中南双方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宋方灿 摄
中新网布隆方丹10月28日电 (记者宋方灿)“距离二期技术合作结束还有100天!”10月22日,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工作人员宋西平在自己的朋友圈如是写道。他的目标日为明年的1月30日,这也是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建设第二阶段的验收之日。
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的援非洲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之一,也是2007年2月中南政府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联合意向声明》具体落实内容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在农业领域援助南非的第一个项目。
中国专家带领中南人士参观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育苗车间。 宋方灿摄
项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施工建设期为期1年,中国政府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约合480万美元)用于工程建设,包括中心大楼、专家公寓楼、育苗车间等。项目于2009年10月底开工,2011年1月通过了中国政府组织的竣工验收;随后南非政府划拨配套资金,完成了电气安装改造等工作,2013年初,通过了南非政府组织的项目终验,两国政府签署对外移交证书。
第二阶段是为期3年的第一个技术合作期。工程建设结束后,中国政府继续投资2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技术合作阶段运营管理和必要的设备及仪器购置,并派出一支管理和技术专家队伍,与南非方合作管理,形成一个含办公培训区、苗种繁育区、养殖示范区、饲料加工区,可同时容纳2000万尾罗非鱼、非洲鲶鱼及其他淡水苗种的养殖和繁育规模,集研究、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技术示范中心。该阶段将于明年1月接受验收。
记者10月27日至28日在此间采访时看到,该项目第二阶段的建设已接近尾声。“该项目的第二阶段有三大支撑点,即教学培训、实验研究、示范推广。”项目经理吴卫军告诉记者,“实验研究方面,我们遗传选育、饲料营养和鱼病防控的三个实验室建成了,一些仪器在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验收时将全部完成并移交给南非。技术推广方面,我们以中心为辐射源建了6个示范点,培训小农户实验推广。培训方面,中心三年来为南非省部级水产技术官员和农户培训班共计15期,累计培训280余人。另外,中心还协助南非官员和技术人员到中国培训、吸引中小学生参观、接纳南非的实习技术人员和实习生。”
项目的实施单位是中农发集团国际农业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了推广方面的一个巨大困难:在海洋水产资源丰富的南非,当地民众也很少吃淡水鱼。“南非淡水渔业发展缓慢,居民消费食用淡水鱼产品的格局还远未形成,也限制了中心在全国乃至整个南部非洲推广淡水鱼养殖的步伐。”技术人员无奈地表示。雪上加霜的是,中心所在的自由省对于引入罗非鱼有着严格的环保法律制约,需进行相关环境评估和生物安全改造,由于涉及到跨政府部门的协调问题,在本技术合作期内未能成功引入罗非鱼用于技术示范和推广。
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正在建设中的饲料加工车间。 宋方灿摄
为了在南非推广淡水养鱼,中南双方可谓不遗余力。南非自由州省政府与教育厅和监狱合作,计划将淡水鱼作为营养补充计划,列入免费午餐菜单,借此进行推广。该省政府也做了技术示范推广,建立了农业示范园,开办了淡水成品鱼加工厂。该省农业厅还把中心的培训和学历认证挂钩,在当地一个学院做试点,并提出过想邀请专家开课。中国商务部也从南非选拔淡水鱼养殖的人员去中国接受免费培训,每年好几批。此外,中心也由中国援建了一个饲料加工车间,为养殖户提供饲料。
期间,中方的技术团队还在南非推广了稻田养鱼。始料未及的困难是,当地的农户很多没有见过水稻。不过,此举最终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在非洲对水稻的农业推广做得比较成功,这是一个典范。我们尝试在南非推广稻田养殖,南非没有大规模水稻种植的记录,很多当地人也没见过水稻。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养殖淡水鱼与水稻种植两者相结合。去年试了一下还算比较成功,反响也比较热烈。”吴卫军告诉记者。
如果明年1月底的第一个技术合作期顺利移交,那中南双方将协商是否开始继续推行项目的第三阶段,即为期3年的第二个技术合作期的合作。届时,中方将根据南方需求可继续派出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运营管理费用列入南非政府财政预算。全部6年技术合作期之后,双方将重新评价和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及如何合作。“验收就标志着第一个技术合作期的结束,第二个技术合作期是南方主要出资主导,中方协助。”吴卫军说,“南非已经明确表态,会和中国合作,只是有些手续需要走流程。在过渡期间,我们将继续对南非的人员展开培训,并植入一个新的计划。如果第二个技术合作期谈下来,就结合起来继续推进。”
28日,一位南非农业厅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到中心验收饲料加工厂。他告诉记者:中国的项目人员与南非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工作很出色,南非方面也希望继续与中国进行合作。虽然目前南非方面在第二个技术合作期面临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但他相信政府能批准足够支撑这个项目的预算。在该中心,记者还见到了一位曾到中国学习中文的当地工作人员莫罗肯。在她看来,中国的技术团队非常专业,中国淡水鱼养殖方面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和中国的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在理论以及经验方面,“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2016年中农发集团国际农业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工作组代表与南非农业部和自由省农业厅代表在布隆方丹举行了技术合作期工作会议,南非方将中心三大实验室的建立列为“重大关键成就”,并将中心技术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本地农户实现技术创新也列为“重大关键成就”,这是对中心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成绩的认可。
不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在技术合作期内,囿于交通、食宿和财政方面的限制,南非方在学员招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心培训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中心所在的夏利普湖大坝附近地处南非三省交界地带,比较荒凉和落后。“我们买中国人吃的菜要到200公里外的布隆方丹或600公里外的约翰内斯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会捉偷鱼的水獭,也购买或射猎野猪等,甚至会打死爬入中心的眼镜蛇吃肉。”
虽然面临很多意外状况和艰苦环境,但吴卫军表示,中方团队“绝对有信心”完成项目第二期的移交工作。“有些机器,还需要重新购买一些符合当地要求的配件,配齐了很快就能由国内来的技术人员安装好。”他说,“我们已经在帮助莱索托发展淡水养鱼产业,也在培训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国家的人员。我们这个淡水鱼养殖中心是一个国家级的非盈利性项目,落地在自由州,面向南非全国,宏伟目标就是成为南共体的淡水鱼养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