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401医院手术室正在抢救一名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患者,医务人员用身体给血加温。”昨天,一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传开,文字和图片立时感动了众多网友。当记者辗转找到照片中的401医院的医务人员时,他们则谦虚地表示,这是因为担心刚从血库调配出的血液太凉会拉低患者体温,为了避免出现不适症状,才做出了这一“无意”之举。
紧急
出车祸伤者命悬一线
昨天,记者辗转找到了微信照片上的主人公——401医院手外二病区的医务人员,了解到当天抢救的是一名危重症患者。据介绍,前天下午6时许,一名出车祸的女患者被紧急送入401医院急诊室。她的伤势非常严重,双腿、一只手臂及骨盆多处骨折,且因为失血过多已经休克。 “这名伤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但是考虑到失血过多,血压等都不稳定,在急诊室的时候就开始输注血液,这也是在为后面手术做准备。”手外二病区主任何旭是当天的主刀医生,他清楚地记得,患者失血最严重的时候失血量达到30%左右,需要紧急输血,直到看到血压慢慢趋于平稳,医务人员才决定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抢救
手术9小时血液输不停
“从下午6时许上手术台,一直忙到了凌晨3时许,整场手术一共用了9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需要给伤者不停地输血。 ”何旭介绍,这名伤者的手术难度并不大,属于一个外伤抢救的常规手术,但因为是骨髓腔出血,和一般的出血点不同,出血量特别大,必须快速为她补给血液。 9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5名医生不敢有一丝松懈,全力抢救患者,同时医院也在紧急从血库调配血液。
“当时情况太紧急了,根本来不及等,为这名伤者输血不像平时打点滴一样,一滴滴地输进体内,我们都要给血袋施加外力,让血液连成线似的往患者体内输,真的是争分夺秒! ”手外科手术室护士赵楠告诉记者,这名伤者一共输注了3600毫升血液,差不多将近20袋血,输一袋血只需要短短几分钟。趁着输血的间隙,赵楠赶紧帮忙拿起两袋血,紧紧搂在怀里、放在腋下捂热。 “像这种急诊送来的患者,医生也无法提前备血,更不知道备多少血,而且血袋一旦出库,血液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以也无法提前取血。 ”赵楠说,临时调配的血液出库后的温度为4℃,这要远远低于人体的体温,少量输注到体内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大量输注后会拉低患者自身的体温。因此,医务人员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拿出一定量的血液放到常温下缓一缓,来不及的时候只有现场的护士或者医生用身体捂一捂,这样让血液提高几摄氏度,输到患者体内也会更舒服一些。在大家的努力下,当天的手术很顺利,患者经过抢救生命体征已经趋于稳定。
暖心
用身体暖血袋成“义务”
采访过程中,对于捂血袋这一举动,医务人员认为这是他们义不容辞做的一件事情。就在昨天刚完成的一台外伤抢救手术中,手外科手术室的护士也照旧是用身体为患者捂血袋。参与这场手术的麻醉师告诉记者,若快速输注大量冷存库血可能引起患者体温下降,从而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输血前将血液进行加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面对紧急入院的急重症患者,对血液的需求量大而且急,等待加温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中,很多人都有过用体温捂热血液的经历,通常就是放在腋下、怀中。 “不分春夏秋冬,在我们的手术室内,凡是这种大肢体出现外伤的急重症患者,都需要立即输血,通常情况下医生在台上操作特别忙,这时候就需要护士轮流用身体把血袋捂热。 ”赵楠说。
何旭告诉记者,成功抢救每一名患者,都需要手术台上和台下的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一起配合,捂热的血液输注到患者体内,起到了稳定病情的作用,可以说是解除了手术中的后顾之忧,更有利于医生对其顺利实施抢救。
记者手记
为“无意”之举点赞
作为医务人员,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生命,从未刻意想过要感动他人,这就是真正的医者情怀。这则微信朋友圈被网友频频点赞的原因,正是医生们的“无意”之举,其实他们一直在患者未曾关注过的地方,默默奉献和坚守。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奉献。其实,在岛城的医疗圈中,不乏令人感动的无意之举:在手术台上连站数个小时为病人“补心”的市妇儿医院心脏介入医生泮思林,常年穿着重达30多斤的铅衣,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身心俱疲;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安茜连续11年,主动陪伴每一名病人做血管B超;每次病人做完手术,海慈医院脊柱外科的病房护士长李沂红都会和家属一起把病人搬到床上,20多年坚持下来送走一批批康复的病人,她却落下了腰痛的毛病……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通讯员任霄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