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效青岛”催生发展“加速度”
本报制图 李晓萌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个地方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在更多人眼里,判断一地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忽略建了几栋高楼、几条大道,但一定要关注当地企业生存状态如何。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以钢铁般的意志大力推进“效能革命”,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系列审批制度改革,353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亮出市级行政权力清单,8780项行政权力事项精简规范53.5%……青岛的“磁场效应”进一步放大,而活力迸发的开放局面又形成倒逼机制,推动新一轮改革创新。
“高效青岛”的建设,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了“核动力”,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向作风转变要效能——
搬掉发展的“绊脚石”
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往往是制约发展的“绊脚石”。搬掉这块“绊脚石”必须从转变干部作风开始。
“要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开展治理庸、懒、散和慢、拖、瞒的问题,使庸官、懒官、逍遥官在青岛没有市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掷地有声。
五年来,我市开展了“六整治四清理”行动、落实新发展理念现场观摩会、进现场解难题抓开工、“三个一千”活动,出台了《关于反对“为官不为”支持担当作为激励干事创业的意见》,全市领导干部分包重点企业,深入企业倾听呼声、解决难题,从而推动了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推进,带来了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升、提效。
干部作风是靠好环境、好风气带出来的,是靠事业引领激发出来的,也是靠硬制度、硬措施倒逼出来的。
我市加大明察暗访、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建立损害发展环境典型案件通报制度;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依纪依法严肃查处,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
去除“懒政怠政”、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
为了争取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落户青岛,李群多次率队“闯关东”,北上长春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对接项目工作。对企业提出的近千个问题,均在短时间内给予了满意的答复,并且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生产资质”这一“极难”问题,青岛所展现出的优良投资环境和工作高效率令一汽敬佩。
领导干部“挂帅出征”,掀起“效能冲击波”。
在西海岸新区,大项目落地后纷纷跑出了“加速度”,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从建设到开园仅用了三年时间;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项目从签约到启用仅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基地、中铁世界博览城等产业大项目正加快建设;
在胶州市,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各种要素制约,建立市领导和部门“包镇办、包项目、包企业”制度、开展“进百企问情问需牵线”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莱西市,实行重点项目全程监督、月度观摩,主要领导对尚未开工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逐个调度落实,为北汽、国轩、石墨烯等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使项目早受理、早办结、早落地、早生产、早见效;
……
在全市各地,一个个项目群,如雨后春笋,逐渐成长为我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支撑力量。
向制度改革要活力——
削减审批事项轻装前行
这是政府部门开展的自我革命。
曾经,动辄“长征式”的审批模式,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改革势在必行,而行政审批改革首当其冲。
2012年,《第十一次党代会重大战略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6年“政府公共服务网办率达到70%”的目标要求。市政务服务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从本世纪之初就开始着手简化行政审批,但2012年以来的这几年,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显。
这效果,我们从一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递增路线图可见一斑,综合网上办理率从2013年的37%,提高到2014年的53%,2015年的64%,截至目前已达70%。
审批效率的逐年提高,让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仅去年一年,就新设立市场主体21.4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金)3809.3亿元,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
效果不止这些。权力和监管实现了“物理和制度上的双重隔离”,监管更有效了;各部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上,服务水平更高、更精细了……该负责人掰着手指头一一细数,“当然,难题还是有,不啃硬骨头,如何叫改革?”他说。
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的快速推进只是全市行政审批改革的缩影。五年来,青岛以打造“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为目标,大刀阔斧地开展行政审批瘦身,全面清理、确认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监管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在衔接中央和省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减少65项,行政审批事项经下放承接调整后无增加,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事项110项。共梳理中介服务事项226项,确定保留106项,清理规范120项,清理比例达53.1%。
——出台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作为改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共确定8大类61项具体工作任务,重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等5个重点领域改革。
——审批改革“删繁就简三秋树”,推出串联改并联、“容缺受理、容缺审查”等创新性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对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1项内容进行梳理,共梳理事项5010余项、事项要素信息153500余条,进一步减少了部门审批自由裁量权。
——启用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动落实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为投资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去年以来,市直各部门、各区市已累计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审批事项535件,通过446件。
如今,审批“长征”变“短跑”。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47个部门的940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预约、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功能,药品经营许可证等182项实行了全流程网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25个审批部门的104类证照实现统一制证、快递送达,企业“五证”办理时间由法定的39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往返窗口次数由10次减少至现在的2次。
向权力公开要公平——
让企业明明白白闯市场
“过去,有的事情多个部门可以办,有的事情哪个部门都不办。现在,不管什么事都能办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在办理审批手续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办事的明明白白,得益于行政审批服务的“网上电子眼”,每一个在政务大厅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这个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从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出证全程跟踪监督。
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放在法律的高压线下,才能让企业明明白白干事业,放心大胆闯市场。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剑指权力漏洞,围绕打造公开公平的发展环境,拧紧权力“螺丝”、规范权力运行,让权力一一晒在阳光下:
——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让政府集中力量干该干的事儿。2015年,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公布权力清单的城市,市政府工作部门及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8780项,确定保留行政权力事项4083项,精简规范53.5%,权力清单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一目了然,让潜规则和暗箱操作没有藏身之地。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打造全过程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智能化、一体化管理系统,所有招投标过程实行电子化留痕,所有招标投标操作均可追溯、可查,所有网上备案环节全方位监控,在建设工程、土地、矿产、产权、政府采购中介机构选取等领域,用公开和监督,堵住权力滑坡的漏洞。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出台《青岛市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建设实施方案》,咨询评价类、设计审查类、评估测量类、检测服务类等四大类20余种业务,可以在中介超市采取网上竞价方式选取中介机构。
——打造创新创业“政策超市”,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发改、经信、人社、教育、工商、金融等部门,依托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设立创新创业“政策超市”,将各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纳入超市,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完整、公开、透明的政策服务。
权力规范运行,制度的“缓释药效”作用持续释放,为青岛发展不断破除横亘于前的壁垒坚冰,赢得了源源不绝的发展活力和动力。(记者 刘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