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茂县6月25日电 记者25日从“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第五场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截至下午14时,累计发现10名遇难者遗体,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其余正抓紧鉴定确认。经社会各界信息反馈和公安部门核对,失联人员中已确认15人安全,失联人员减少至93人。
6月25日,消防官兵用雷达进行搜救。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据了解,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灾区现场设立地质、环保、气象和水务监测岗点14个,全天候监测预警。现场救援迅速打开作业面,36台大型挖掘机、10台大型装载机、10台生命探测仪分片作业、网格化搜救、昼夜奋战。四川省、州、县各级医疗队伍深入灾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蹲点救护、巡诊查看。目前,3名受伤群众已转院治疗、妥善安置。
此外,为确保灾害区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设立叠溪小学、白腊酒店安置点,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0余人,发放食品、饮用水、棉被等物资。组织专门力量,专人陪护疏导心理、妥善安排基本生活,受灾群众情绪总体稳定,社会基本面正常。(完)(安源刘美岑)
此前报道: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茂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刚刚发布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高位垮塌灾害情况报告,截至6月25日11时20分,现场再挖出遇难者遗体9具,109人失联。
据茂县应急办信息:2017年6月24日5点45分,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截至6月25日11时20分,挖出遇难者遗体9具,109人失联。
现共有专业救援队伍2586人,大型挖掘机36台、装载机10台、生命探测仪10套、救护车13辆、防疫车2辆、运渣车6辆、其他车辆5辆、发电机10台在现场开展救援。
相关报道:
图片转自微茂县
中青在线北京6月24日电 据四川茂县应急办信息,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突发山体高位垮塌,垮塌方量约800万方,截至18时40分造成62户被埋,112人失联。有网友发出疑问,这次茂县突发的山体高位垮塌是否与汶川地震有关?对于地质灾害能否进行预报?
记者了解到,该区域1933年8月25日发生了叠溪地震,导致叠溪古城全部建筑坍塌,并引发水灾,伤亡人数超过2万。2008年汶川地震,茂县距离汶川县城约40公里,同样经历了地动山摇。
四川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范晓
带着网友的疑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范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茂县山体高位垮塌事件与汶川地震是否存在直接关系?
范晓:这次地质灾害,属于叠溪地震所在地,所处的区域地壳运动比较活跃。1933年叠溪地震后,在岷江形成了串珠状的堰塞湖。这个区域,往北是川西高原,下面是岷江峡谷,再下面是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地质构造不稳定,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茂县山体高位垮塌与汶川地震有没有直接关系,这不好说。汶川地震后,政府对整个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地质灾害排查,对一些地质灾害体进行了治理、调查和监测。
这次垮塌的山体,是汶川地震之前情况已经不稳定了,还是汶川地震加重了其不稳定情况,或者汶川地震之后才不稳定的,究竟哪种情况目前并不清楚。我看了2013年的Google地图,这一山体确实不稳定,表现出岩基裸露。不过,这样的山体在茂县普遍存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为什么被称为山体高位垮塌?
范晓:新磨村在河边,地势比较低。滑坡距离村庄至少有五六百米,加上在山体的高位发生崩塌,垮塌部分掉下来冲击力非常大,带动了山体下部一起滑动。启动的位置非常高,落差比较大,破坏力也很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于地质灾害是否能进行预报?
范晓:汶川地震之后,政府对这块区域做过系统的地质灾害排查,圈定了危险的地质灾害点,对于活动比较活跃的和潜在活跃区域做了排查,也进行了监测和治理。但是,并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查明了所有潜在活跃地点,并纳入监测范围。我不知道对新磨村,以前是否已经做过排查。
目前,预警的方式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发生形变和滑动的区域进行监测,数据可以自动传输。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人工定时观测,一旦发现问题也可以进行预警。对这些区域,如果遇到强降雨天气,就要加强观测,暴雨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安排人员撤离。灾害预警工作是分层次的,从省到县都在做,到乡镇一级的国土所也会安排人员来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村庄的选址有什么问题,民间的经验为什么有时候会“失灵”?该如何进行选址?
范晓:这个区域中的羌族村寨,传统选址方式都有内在的合理性。可是,为什么还会产生问题?我们在新的村落建设过程中,包括灾后重建,就是过分强调集中。可是,高山峡谷地带的建设用地是有限的,换言之,村落的安全建设用地也是有限的,一旦考虑集中建设,额外的建设用地只能靠开挖山体获得,这就会超出安全范围,比如有的建筑物周围山体的边坡比较陡,有的建设用地甚至占据了行洪的河道,这样的做法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农民修建房子时,程序没这么严格,不可能做出危险评估。因此,不妨划分出等级,有的地方不能有建筑物,风险太大,有的地方要经过治理,确定安全之后才能盖房子。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灾害预警中,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范晓:有的地方是潜在的地质灾害体,但从来没有发生过灾害,在预警发布之后,有的老乡不愿意撤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原住民来说,灾害的教育宣传是最重要的。如何进行教育宣传?政府应该制定撤离路线,告诉当地居民灾害发生后要按照路线撤离。平时,还要做好预案并进行演练,一旦形成共识,遇到灾害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拿安全演练来说,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也要靠社区的自我动员,当然,民间组织完全可以参与进来。(记者 章正)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