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客户端

有责任的媒体

下载有奖

那些青岛人熟悉的老电影院,流年碎影里的满满回忆

2019-12-28 10:28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那些熟悉的老电影院,是纯真童年里不可或缺的亮点,它们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青春记忆。虽然现在的电影院设施设备愈来愈高档,但可能再也找不回当年老电影院的感觉了……当年的那些美好记忆,

是否还深藏于你的脑海?

精心搜集了部分我们熟悉的、已经消失了的老电影院(有一些未编辑的老影院、老戏院,因为图文资料、年份仍需考证等原因,后期会陆续专门发布。)

那些老电影院的流年碎影,有多少欢乐就有多少不舍……

在青岛,你最熟悉的影院是哪一间?

留下你故事和回忆的又是哪一间?

请一起穿越时空,

回味那些年,我们记忆里的老电影院。

红星电影院

中山路61号,这里曾经辉煌过,热闹过,是多少年轻人恋爱约会的必去场地之一;这里曾是很多老青岛童年时光的收录机;这里曾场场爆满,只要有电影,就永远不缺观众。

1921年,由英国商人扩建为戏院,取名为支西大影戏园,又称中西大影戏园,既演戏也放映电影。这就是红星电影院的前身。之后不断改建、扩建,曾用名:中国大舞台电影院、福禄寿大戏院、福禄寿新闻电影院,1958年改为“红星电影院”。老红星曾常年稳居全国十大电影院之一,是山东电影业的排头兵。

2003年底,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对中山路进行整体改造的规划要求,拥有着82年历史的红星影院在中山路教堂区改造中影院停业拆除,告别岛城观众。2004年3月18日,有着八十余年历史的红星电影院消失于中山路改造中。

“红星影院”,这个岛城老字号的文化娱乐场所,见证了这座城市发展的风雨历程,也伴随着无数老青岛度过了数十个春夏秋冬。曾经承载的老建筑成为了人们记忆中难忘的一页。

青岛剧院

一提起青岛影剧院,老青岛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她不仅历史悠久,曾是青岛一类电影院,不仅局限于放映电影,而且是我市最著名的演出剧场之一。它承载了许多老青岛人难忘的记忆,很多市民都有在这里观看话剧和电影的美好记忆,折射出青岛人文化生活的一个时代印记。

(梁汉杰提供)


青岛剧院位于老市北李村路12号,紧邻繁华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

有资料记载,该剧院为日本人三浦于1939年开建,取名曰“青岛映画剧场”。总面积为2323平方米,有一、二层观众席,共有座位1051个,影剧院内座椅舒适,舞台很大,尤其是音响最好,曾号称“华北第一”。1945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庆胜影院”,1946年易名为“电化教育馆”,解放后,定名为“青岛影剧院”,“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新青岛电影院”。

2001年9月,青岛影剧院因为屋顶为木质结构、存在消防隐患等等原因,被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停业,原先的工作人员分流安置,此后因资金匮乏,无力整改,一直闲置。2011年随着东西快速路二期工程的进行,号称“华北第一”的青岛影剧院从李村路上被彻底地抹去。

东风电影院

青岛“东风电影院”位于市北区市场三路22号,占地960平方米。该院由日本人三浦林三投资,1920年开始营业,初名“电气馆”,是青岛市最早的电影院之一。

1920年,三浦林三在市场三丁目(市场三路)和大黑町(招远路)路口建造了名为“电气馆”的影院,抗战胜利后曾改名“重光电影院”、“神州电影院”、“电气教育馆”、“友协电影院”。上世纪60年代更名为东风电影院,经过改造有座席600个,有放映座机两台,可以放映各种规格影片。

拆除后的东风电影院

1990年,随着中山路至市场三路一线商业的衰退,影院也每况日下。2001年1月的一场大火,让东风电影院遭受重创。2003年,最终不得不停业倒闭…… 2009年,“东风电影院”被列入拆除范围。2011年,在快速路三期工程中被拆除。

胜利电影院


胜利电影院位于锦州路58号,1940年建,原名“东洋剧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1966年改名为“红光电影院”,1980年又改为“胜利电影院”。

有座席819个(楼上180个、楼下639个),放映设备齐全,有放映机两台,能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

 




2003年,胜利电影院停止放映,后被列为旧城改造范围



2010年4月,吉林路、泰山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工作启动,这片位于市北区辽宁路、吉林路与临淄路围合的区域,吉林支路、锦州路、锦州支路、泰山路......,那些记忆里的街巷、老屋,随同老电影院,消失在了城市改造的大潮中。


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是解放后台东一路上的第一座新建筑,也是解放后青岛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当时具有20世纪50年代的设施水平。放映设备齐全,有放映机两台,可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所有规格影片。1993年改造完成3个电影厅及电子游戏等项目,2008年3月停止放映。



上世纪70年代,电影《暗礁》里的大光明电影院镜头



1990年左右的大光明电影院(王挺摄影)




2014年8月31日,大光明电影院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营业。改造后的电影院继续保留大光明的名称,一半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另一半为星期八量贩式KTV。风雨六十余载,当年这座年轻的建筑如今在繁华的台东商圈之地,已是日显沧桑。


台东电影院



1939年在台东镇一丁目(云门一路28号),慈光电影院建成开业,在有“大光明电影院”前,它是老台东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因资金有限,电影院设备落后陈旧,放映影片仅限于国产影片。





1964年,市文化局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有座席700个,放映设备齐全,能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上世纪80年又恢复为“台东电影院”。1991年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旅馆等。





台东电影院也是比较早的退出影院行列的电影院,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开始走向落寞。最初被改建成夜总会,后来又变成了星期八KTV。不过这家影院的隔壁倒是走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是后来著名的万和春排骨米饭。


遵义剧院


1928年在台东建了一座大型的商业市场,市场东门福寺路的东南建成商业舞台,后来改名“光陆戏院”,演出以京剧为主。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有座位1225个,舞台设备齐全,除接待演出团体外,经常放映电影。那时候,有张票进去看电影或者是听戏也是一件很时兴的事。



遵义剧院罕见照片(毛卫东摄影)




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就是当年的遵义剧院,时常会想起电影还未开场,就会从右边的大门洞进去,逛一逛台东市场楼,其实也就是沿着里面转一大圈,消磨一下时间。


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并消失,随着台东万达的崛起,这座曾经老青岛的第二大戏院就此消失了。


水清沟俱乐部





1958年的水清沟工人俱乐部


水清沟工人俱乐部位于四流南路、开平路路口,也叫“二宫”。1954年7月1日建成,苏式设计,3层楼,倚山而建,非常漂亮。有着2000平方米的室内文化活动场地和容纳780人的影剧场,原名纺织工人俱乐部,1967年改名为水清沟工人俱乐部。南边是甲级电影院,冬有暖气,夏有风扇,这在当时是非常奢华的。


曾经的第二工人文化宫 


上世纪70年代后,电影院经常放几部老片子,平台下面买电影票的会排起很长的队。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影院变成证券市场,“二宫”的楼下改为大酒店,楼上成为健身俱乐部。



改造后的第二工人文化宫 


因建筑陈旧,赶不上时代要求,2006年7月拆除旧的北3楼,总投资4500余万元,建成有地下停车场的新文化宫向市民重新开放。


金城电影院



1938年,旅华的德国牙医许伯德从青岛的美国商会会长亚当斯手中购入了湖北路的一处仓库,并改建为“金城电影院”。后因经营不善,影院被转售给美国侨民李巴果夫。美日宣战后,李巴果夫病死于日本监狱中,金城电影院被当局没收,更名“大洋剧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赵鸿道与在青岛从事贸易的美国大亨滋美满共同经营影院,影院复称“金城电影院”。





金城电影院




解放后,影院两次拆迁重建,1963年迁至东平路62号,1966年更名为红旗电影院。1992年又更名为金城电影院,有座席650个,放映设备完善,有放映座机两台,能放映除立体电影外的其他规格影片。2005年5月影院停业。2007年,随着西镇大拆迁而消失。


红星电影院、金城电影院、青岛电影院、东风电影院、胜利电影院、遵义剧院、台东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当年的名字已经或正在消失,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时刻让人心头一暖。当年的老影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往昔,但这里不仅记录了青岛老电影院的沧海桑田与辉煌岁月,也记录了老青岛人的美好旧时光。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精彩推荐

13岁李嫣陪李亚鹏逛街 坐爸爸腿上撒娇父女感情好

2019-12-27    新浪娱乐

李小璐晒与女儿合照

2019-12-26    新浪新闻

吉娜坐高铁吃炸鸡腿姿态优雅

2019-12-26    新浪新闻

查看更多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

打开青岛新闻APP,更多精彩等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