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勇立潮头闯新路!站上新起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十年再出发

2024-06-02 19:16    青报观象山

十年,一棵小树枝繁叶茂,一个孩童长成青年,一座城市蔚然大观。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这片热土由此进入崭新的发展轨道。砥砺奋进十年,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121亿元增长到5003.3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超过30%。

站上获批十周年的新起点,西海岸新区正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谋划未来发展,拉高标杆、锐意进取、创新实干,推动新区发展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

6月2日上午,新时代新征程展现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担当新作为座谈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总结西海岸新区十年改革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新篇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赞荣,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海波,国家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省政协副主席王修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

跨越发展,步履不停。青岛西海岸新区,十年正青春。

01

当好“排头兵”,扛牢龙头担当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获批设立,30多年来,我国国家级新区数量逐步增加到19个。因为体制活、创新多、动能强,国家级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快于所在省(市),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千亿元产业集群,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潜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2023年,19个国家级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2万亿元,以占全国0.2%左右的人口和面积,创造了占全国5%的经济总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中,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上海、天津的比重均超过30%。

如同浦东新区之于上海,滨海新区之于天津,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在全省、全市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获批设立以来,西海岸新区紧紧围绕“四区一基地”定位,推动新区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成为区域发展的“排头兵”。

2023年,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3.38亿元,成为山东省第一个GDP超5000亿元的区县,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由3.7%提升至6.7%。在国家级新区排位中,西海岸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排名第三。

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

十年来,西海岸新区海洋强国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彰显——国内首个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开创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打造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群,获批首个国家级刺参良种场,世界首座深海智能渔场、亚洲首艘圆筒形“海上石油工厂”等海工重器走向世界,落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进入临床试验;举办7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亚洲唯一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

十年来,西海岸新区产业升级增创新优势——制定“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工作体系,“5+5+7”重点产业裂变增长,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石油化工、智能家电等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以新区为主要承载地的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等专业园区全面起势,空天信息、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加速成长,京东方、潍柴等百亿级大项目投产。

过去十年,西海岸新区汇聚高端资源要素,打造强劲发展引擎,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扛牢了高质量发展龙头担当。

02

以“新”应“变”,以“创”开“路”

坚持改革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首要特质。国家级新区能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一个“新”字。

2014年获批之后,西海岸新区在较短时间内即稳妥完成了原胶南市、原黄岛区、原西海岸经济新区三套机构的整合和重新理顺,逐步构建起“新区管统筹、功能区重发展、镇街强治理”的总体管理体制,被誉为“最顺新区体制”。新区向各大功能区充分赋权,实现功能区的事功能区办,功能区由此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经济发展主力军。

十年来,西海岸新区以“新”应“变”、以“创”开“路”,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年均推出10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160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农村综合性改革、市场和质量监管创新等200余项经验被全省全国推广,50余项改革创出全国经验。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

开放是国家级新区发展最鲜明的优势。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全域位于西海岸新区,挂牌建设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增强开放示范引领作用,4年多来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02项,其中27项获全国推广,52项获全省复制推广,带动新增市场主体、纳税主体分别是成立前的1.7倍、1.6倍。商务部发布评估报告显示,青岛自贸片区稳居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

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88家“国字号”创新平台集聚赋能,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长11倍、28倍。推出“梧桐树”聚才计划、校长基金、特色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1所高校扎根新区、在校生21.2万,人才总量84万,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获批前的5.3件增至85.4件,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22倍。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在推动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挥试验田作用,西海岸新区深度激活了经济发展活力。

03

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级新区肩上的担子更重,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深刻认识新区面临的形势、发展的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锚定目标、突出特色、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是每一个国家级新区面临的新任务、新使命。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组织召开第八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分析研判新征程上国家级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交流新区建设发展经验做法,协调解决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这为西海岸新区当好“排头兵”提供了指引。

2024年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新时期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举措,要求国家级新区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行动计划》明确的多项重点任务中,“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建成投运一批大科学装置”“巩固提升新区千亿级及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等多项内容,正是西海岸新区当前的发力方向。

2023年9月,省政府印发《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重点任务提出六大行动,细化实化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今年4月,《青岛市推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聚焦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等,亮出创新发展“路线图”。

国家层面多次发文鼎力支持,让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有了长风破浪的“指南针”。省市不断加持,让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有了制度、操作层面的“定盘星”。

——清单化推进蓝色海洋综合体等66个重点项目,全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完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运营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深化自贸试验区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改革,开展更大力度制度创新压力测试,全年完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

——深化国资国企、基层管理体制、要素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争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0项以上,打响新区改革品牌;

——完善“1+5+X”招商机制,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3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全年实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600个、竣工投产400个;

……

站在新起点上,西海岸新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走在前”的意识,扛起“排头兵”的责任,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上创新突破、示范引领,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建设新局面。

青春西海岸新区,活力无限,奋进不止。

作者|王凯

精彩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出版工程

2024-05-31    光明日报客户端

山东:“造楼机”赋能楼宇智能建造

2024-05-30    新华社

《天行健》收官 黄梦莹实力演绎贵族格格&革命女性的“AB面”人生

2024-05-30    中国娱乐网

查看更多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