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
对不起,您访问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请单击这里返回……
QingDaoNews.com - 尽力保证站点内所有有效链接和页面均正常运作,请尝试以下操作:
-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 点击这里返回首页,或通过以下链接快速访问各频道: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新月异,因而催生出诸多新的场景。在保险与互联网相结合、缩短保险机构与客户间的距离、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的同时,保险保障也在适应消费者在各种场景中的风险规避需求。可以说,场景化是互联网保险业务拓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传统保险业产品创新与服务体验的致胜法宝。
应互联网消费习惯而生
场景化保险是基于当今社会大众的互联网消费习惯而产生,将功能明确的保险产品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中,如在电商交易、支付账户、在线旅游等具体场景中的保险嵌入,并结合特定场景下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予以保险服务。
毋庸置疑,场景化的互联网保险能增加用户黏性,打破与单一信息平台合作的局限,化解保险公司自有网络平台缺乏黏性的弊端,通过保险公司强大的风险管理服务能力为客户服务,并最终改变保险业以销售产品为核心的业态。
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在方便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为保险服务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以微信钱包里的保险平台微保为例,微信里海量的用户及独特的场景让投保这一过程变得更简单,用户在乐于接受保险的基础上,更便捷地获得保障。
服务互动化与产品碎片化是互联网场景化的突出特征,一些细小的场景往往被传统保险所忽略,复杂的保险产品设计通常不愿为此买单。而这些细小场景恰恰是互联网保险所看重的地方,风险管理服务可以做到无微不至,实现碎片化保险产品的推送与投放。比如,当前万能险不允许进行组合销售,但现有的产品和组合却可以被打碎销售。在互联网上,健康险可能只保某一种疾病,意外险则会做成几种特定风险的组合,价格低廉且方便。
除此之外,场景化服务可以通过渠道精细化的运营充分呼应消费者精准化的需求。这一点主要依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内部工作进行高效调度,对各节点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判断,检测各节点的服务质量,然后所有获取到的数据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用户标签。保险公司根据用户标签为潜在客户推送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而这样的细节服务在线下是不可想象的。
场景化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场景化的互联网保险对接传统保险促其升级的同时,也不可否认,互联网保险其实并未深入到传统保险的“骨髓”,相较传统保险产品,互联网保险产品仍存在一些自身局限性。
一些设计复杂、精算经验要求高、需要专业代理人介绍推广的传统型保险产品,让互联网保险难以介入。从场景上讲,互联网记录了用户交易的行为习惯,能够评估其风险,但这些记录涉及场景的核心业务数据,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否愿意将这些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有待考虑。
此外,如果保险公司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场景,其产品很容易被更换的场景所取代。以实际情况来看,噱头性的、失败的场景化创新也比较多,已引发更严苛的监管政策出台。例如雾霾险、赏月险、加班险等。《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就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合法利益、无实质内容意义、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对于奇葩险种,消费者需要谨慎对待。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找到合适的场景化渠道进行保险产品推广仅是成功的第一步。公司后期的运营能力,包括在对同类产品性价比的掌控程度、保单服务、售前咨询、通过技术手段精准定位场景中的潜在客户、同产业链条中的其他主体合作等才是决定某款互联网保险产品能否经得起同质化产品“大浪淘沙”的关键。
风险管理服务将是核心
场景化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的核心还要落在“服务”二字上,倘若此类附加风险管理服务成为现实,消费者将极大受益。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看来,保险公司的场景化保险服务应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帮助客户识别和评估连续场景中的各种风险,以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转嫁、风险抑制等手段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风险,帮助客户防患于未然。而针对那些不能用其他风险管理手段应对的风险,推送物美价廉、操作简便的保险产品,是未来网络社会保险产品的主流。
与此同时,保险的风险管理服务还要关注不同人群的不同消费观念。主力消费群体如同用户会在不同场景中迁徙一样,也会不断更替。未来,新一代网民极有可能成为保险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那么保险机构所提供的产品配套服务也应跟随主力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