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3个多小时!干货满满!媒体见面会上省长说了啥?直播实录来了!

2020-07-23 10:18
分享到:

7月22日上午10:30,山东省省长李干杰与媒体召开见面会。以下为闪电新闻现场直播实录:

[10:33]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办主任袭艳春: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昨天上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选举李干杰先生为山东省省长。首先向干杰省长表示祝贺!

干杰省长非常重视新闻工作,也有很多记者朋友。今天,我们安排这个记者见面会,请干杰省长与各位记者见面,当面交流、沟通,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并听取记者朋友对山东发展的建议。

首先,请干杰省长讲话。

[10:37]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见面,与大家交流。

昨天,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了。针对这次大会,大家克服疫情和暑热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对会议情况作了及时、全面报道,非常辛苦,效果明显。一直以来,大家也都很关心关注山东改革发展,做了大量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宣传报道,传递了巨大正能量,给予了山东很大支持。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山东省省长。这是组织和人大代表对我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也凝聚着1亿多山东人民沉甸甸的期望和重托。这里,我也想通过大家,向全省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4月8日,中央安排我到山东工作,从踏上齐鲁大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一名山东人,并为此而深感自豪,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这份责任,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来自于新时代山东发展的丰富潜能和光明前景,更来自于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紧迫需求。我一定不辜负这份信任和重托,发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扛起扛牢这份重于泰山的责任。

新闻媒体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正面宣传,舆论监督,都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动力。我在生态环境部和河北省工作期间,结识了很多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帮助。到山东工作后,我也一直希望认识更多记者朋友。更重要的是,做好山东各项工作,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关注、鼎力支持。

今天安排这次记者见面会,就是为了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既听问题,又听建议;既对问题进行解答,又对建议进行反馈。我将开诚布公,也请大家畅所欲言,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这次见面会给大家印发了两份参阅材料,就是我在省人代会上作的《工作报告》和《表态讲话》,有关山东近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大都在里面,因此,开场白中就不多介绍了。

下面,请大家提出问题或建议。

[10:40]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办主任袭艳春:

现在请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有对山东省、对干杰省长的建议,也可一并提出。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10:46]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首先恭喜您当选山东省省长,当下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阶段,作为新当选的省长,大家对您充满期待,请谈谈您的总体考虑,有什么样的施政打算?

[10:58]李干杰: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您的这个提问,正是我在认真思考的。之前我就一直十分关注山东;来山东工作3个多月,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有了更深的感受和认识。

总的感到,一方面,齐鲁文化底蕴厚重、开放包容;山东人民勤劳智慧、大爱大义;山东发展优势很多、潜力巨大。当前特殊形势下,优势更加凸显,我在前天的报告中概括了“六大优势”,即:战略平台叠加、产业体系完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政策红利释放、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环境优化等,这些都是做好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动能转换、转型发展、爬坡过坎最吃劲的时候,要啃的硬骨头很多,尤其是,当前“三期一化”:经济深度调整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与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面临这样复杂严峻的局面,我们要做好工作确实需要把正方向,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恰当的总体考虑和路径方法。

在工作报告和表态时我也讲了一些想法,概括起来我觉得就是“五个一”:一个统领、一项根本、一条主轴、一套策略、一道底线。

一个统领,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作为总定位、总航标、总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保持政治定力,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定盘星、指南针、金钥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和定力。做好这一点,才能方向明、定力稳、作风硬、担当强。

一项根本,就是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的宗旨,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高度关注民生,把老百姓关注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是特殊困难时期,越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一切依靠群众、仰仗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条主轴,就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第一要务,纲举才能目张。大的原则,就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四个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强调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推进九大改革攻坚,培育十强产业集群。当前抓手,就是“一守六保三促”。只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实现经济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保证今年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套策略,就是要掌握科学应对复杂矛盾的策略方法。策略方法很多,我觉得结合山东的实际有五个方面相对来讲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更加强调、抓好落实。一是更加注重求真务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觉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如果离开了真、实这两个字,我们很多的工作就很难有力有序地进行下去,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求真务实;二是更加注重精准有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精心研究谋划、精准制定政策、精细推动落实,以实际成效检验工作;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统筹稳增长与守底线、促发展与保民生、惠当前与利长远、抓改革与防风险,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复杂矛盾中实现利益协调,争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综合效益最佳;四是更加注重综合施策,运用行政、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整合各方力量、要素、资源,守正创新、综合发力,系统推进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各项工作;五是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任何时候都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坚决做到依法办事,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更加注重沟通引导,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交流,把氛围营造好。

一道底线,就是坚守纪律规矩、清正廉洁这道底线。始终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市场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以良好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11:28]经济日报记者:干杰省长您好,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首先祝贺您当选省长。我有一个问题和一个建议,我的问题是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全球的经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个疫情下山东为什么能稳中求进?还有一个建议,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建议总结好山东的宝贵的经验,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11:40]李干杰:

非常感谢您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肯定。您的问题和建议对我们而言,既是鼓舞,也是鞭策。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山东经济确实呈现出回升向好、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比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平均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9.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平均1.9个百分点。进出口,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0.6%,高于全国平均3.6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1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1个百分点。

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定落实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大力度实施八大发展战略,落实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培育壮大十强产业集群。这是根本和关键。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一守六保三促”。

“一守”:就是坚决守住疫情不反弹的底线。我想大家都是有深切感受的,一稳皆稳,一失皆失。这方面我们山东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精准施策,目前来看还是效果比较好的,截至7月21日零时,已连续95天无本地确诊病例。后续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把这件事情做好,并且这件事情要做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该做的事情要做好。

“六保”:就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中央作出部署后,我们第一时间制定“六保”工作方案,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限,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比如,保市场主体,上半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800亿元;到今年年底,地方权限内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免除一切税费。由于保护和激励政策力度大,效果也很明显,上半年,新登记企业38.9万户,同比增加14.5%,比一季度的-9%提高了23.5个百分点。今天的新企业,就是明天的新财富,这也是我们对后续充满信心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促”:就是扩消费、强投资、稳外贸外资,我们找准工作着力点,分别做好“扩”“强”“稳”的文章,不断增强“三驾马车”动力。拿投资来说,我们抢抓政策机遇,全方位提高重点产业、基础设施、新基建、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强度,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比如,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同比下降20.6%,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5.8%,保居民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消费方面,旅游收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反映出消费回暖的基础比较脆弱。投资方面,上半年数据整体不错,但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6%、0.4%,整个投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进出口方面,受外部环境影响,月度间起伏波动加大,不确定性在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一一采取措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您提的建议很好,山东在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确实有很多探索,也创造了不少亮点和经验,需要总结提炼,更好指导我们自身今后的工作,当然也会与大家交流分享,相互学习借鉴。

[12:00]新华社记者: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国之利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然而当前人才面临着明显的虹吸效应、马太效应,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城市集中。山东和不少北方和西部省份类似,同样面临着人才吸引力不足问题。虽然当前山东各地也出台了引进人才的多项措施,但总体来看,面对着各地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效果并不明显。对此,山东将如何破解?

建议:大力度激活各地干部干事创业干劲。俗话说,杀头的买卖没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建议充分学习对标南方发达省份,大胆采取高效、科学考核机制,通过充分的物质激励措施,使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与干部收益激励相容,从而破除官本位、不作为等问题,形成干部真正为企业着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12:15]李干杰:

您的这个问题,正中山东发展靶心,十分精准。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山东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

引进、留住、用好人才,关键在于优化环境、筑巢引凤,栽得梧桐树,自有凤来栖。所谓环境,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得有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环境非常重要。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方方面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就是因为政治生态环境良好。二是社会生态环境,就是要有好的治安、好的公共服务。三是市场生态环境,也就是营商环境。四是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地方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就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把这“四大生态环境”打造好,就能够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让“近者悦、远者来”。

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人才事业发展,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先后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引才用才18条、“人才兴鲁”32条,颁布实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再比如,为5470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为他们提供包括职称、编制、薪酬、交通出行、子女上学、健身保健等在内的29项服务,努力消除他们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还比如,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知名高校院所博士533人。今年,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规模,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7360名,比去年增加4313名,增长141%。目前,住鲁院士达到86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3200多人,比“十二五”末增加137.4%;截至6月底,全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37.84万人,留鲁就业率83.16%。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做好人才工作。从地理区位看,山东位于东部沿海,原本基础设施就还可以,加之胶济的延长线济郑线已开工,京沪高铁二通道、京雄商(京九)高铁即将开工,渤海跨海通道也正在加紧研究,山东将成为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振兴三大国家区域战略的交汇点,连接各方的新枢纽,在招引人才上可“南北借力、东西逢源”。从平台机遇看,党中央先后赋予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平台,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从政策措施看,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下一步,我们将在落实好这些政策的基础上,围绕高校毕业生、产业人才、青年人才等,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从自然人文看,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生活环境宜居。借此机会,也希望各位媒体记者,对山东广泛宣传,更多推介“好客山东”。

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做好人才工作,关键要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干部队伍创新活力。我们将通过科学考核、物质激励等措施,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您刚才建议我们要对标南方发达省份,这是非常好的建议,实际上我们目前也是这么做的。任何事情都面临一个“如何看、如何干”的问题,人才工作也不例外。我们的思路和做法是,“对表对标看、一件一件干”:也就是,对表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要求,对标先进省市经验,一项一项政策、一个一个人才,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12:19]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省长好,我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的记者,首先祝贺您当选山东省省长。我的问题是疫情在全世界依然严峻,但经济发展要求继续加大开放力度,山东如何平衡和协调防疫与开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有一个小建议,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世界产业链格局要被打破,建议山东抓住机遇,吸引该领域的人才和产业来此发展,形成山东独有的新经济增长点。

[12:34]李干杰:

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6月,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把山东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这赋予了我们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扩大对外开放,既是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山东自身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深度融入世界发展。这也是我们落实总书记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应有之意、应尽之责。

这个月初,省委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谋划新形势下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审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对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高端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合作、国际地方经贸合作、人才集聚发展、区域协同开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八个新高地”,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构建起山东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四梁八柱”这些,必将有力塑造山东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当前,疫情防控对扩大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带来影响,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可以并行不悖。正像习总书记强调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比如,在疫情初期,山东很多地方全力支持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用工、融资、市场、物流等实际困难,赢得了众多企业的一致好评。还比如,为保障重要各类经贸活动顺利开展,同韩国、德国等重点国家开通“快捷通道”,目前已累计帮助1464人返鲁入鲁。只要积极主动作为,一定能把握主动、化危为机。

刚才,我也讲到,做好疫情防控是前提和基础。只要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该严的要严到位,该放的及时放开,防控好疫情就没大问题了,这样,就能处理好防疫与开放的关系。

您提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在引进重点产业和产业人才上,前期我们作了不少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人才、各类要素汇聚山东。

[12:36]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在30个项目中,山东有12个项目上榜,这充分说明了山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绩;但另一方面,这两年,山东各地党政系统大规模外出参观调研学习,透露出山东人的好学,也让外界看到了山东在某些方面的短板。请问,通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山东进行了哪些探索?优势和挑战在哪里?

还有一个建议,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每年都是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获奖大户,也是打破了不少成果转化的“中国纪录”,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创新驱动在地方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科技创新工作似乎还处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位置上。这一方面说明科技创新工作难抓,见效慢,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地方和个人在贯彻总书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敢碰硬骨头”的担当精神方面的欠缺。我们希望山东拿出硬措施,切实将科技创新工作抓起来,只有这样,山东才会在未来竞争中真正走在前列。

[12:45]李干杰:

感谢您对山东坚决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创新发展,给予的高度关注。您提到的这个“督查激励通报”中,山东在30个项目中,有12个项目上榜,另外,还提到山东人好学,科技成果多,并且转化情况也不错,说明山东在许多方面还是不错的,我们听了以后还是挺欣慰的。但我们同时又很清醒,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我们差距还非常大,还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对山东确实非常重要,也十分迫切。习总书记要求山东“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一条路子”。山东结构性矛盾突出,过去是“两个70%”的产业结构,即在整个工业中,传统产业占比约70%;在传统产业中,重化工业占比约70%。现在,正在转型升级、调整优化,我们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以动能转换的战略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推动山东发展实现根本性变革。比如,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余家,累计安排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500余个。比如,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推出了一大批力度大、措施实、带动力强的改革举措。比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整合设立不少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加快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区块链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建设,等等。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逆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站在新的起点,山东高质量发展有不足,也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比如,产业生态不系统不完善,普遍存在集聚集约度低、上下游脱节、协作配套能力不强等问题,中小企业守着省内大企业“没水吃”的现象突出。比如,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偏弱。还比如,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还不够强,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占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20.8%,低于全国27.7%的平均水平,这是客观的情况。从主观上看,有的地方、有的领域,开拓精神明显不够,政府部门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差。对情况不掌握,上下信息严重不对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优势十分突出。突出表现为“六大优势”:第一,战略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叠加发力。第二,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进一步凸显。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家底厚实。在联合国所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是唯一的一个41个大类齐全的国家,而山东在全国中是唯一的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207个中类中,山东拥有197个,其中制造业占179个,在全部666个工业小类当中,山东也占到526个。这种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检验,大到医用急救呼吸机、负压救护车、移动CT检查车,小到口罩、护目镜、医用防护服、核酸试剂、红外体温检测仪、医用手套等,山东全都能生产,被网友称为“齐鲁号超级工厂”。第三,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优势进一步凸显,这方面,山东率先发力、成效初显,尤其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格局加快形成。+“四新”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8.2%,占比达到47.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万家。第四,政策红利优势进一步凸显。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减税降费等重大政策,同时我省密集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第五,市场潜力优势进一步凸显。户籍、常住人口“双过亿”;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超过1100万户,占到全国总量的9%左右。第六,发展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流程再造步伐加快,改革攻坚力度加大,体制机制更加灵活。

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必须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突出的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省份。二是加快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活力。四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您在建议中提到,“希望山东拿出硬措施,切实将科技创新工作抓起来”,可以说抓住了关键、点中了要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落地,在持续优化科创机制、探索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同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12:54]中新社记者:昨天在您当选省长的第一时间,我们向全球发布了您当选的消息,同时也发表了您的六个表态,大家觉得这个表态提得很好。前段时间山东遭遇到一些负面舆情,有人说,高速发展的山东,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请问省长,您觉得应该如何对待?

[13:02]李干杰:

您的这个问题很尖锐,同时也很善意,非常感谢您真诚的关心。

关于如何对待,我的态度和做法是以下五点,并且也不仅是我,我的同事们与我一样,秉持同样的态度和做法。

首先,正确认识。不管是正面舆情还是负面舆情,我们理解,都是对山东的关心、关注,都是好事。正面舆情是鼓励、是鞭策;负面舆情是监督、是促进,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改进工作。当然我们希望这些负面舆情中所指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查无其事、道听途说、甚至是完全无中生有的。

第二,正视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有问题是正常的,每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意味着一次进步。正如您所说,山东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也在所难免。我们的态度是求真务实,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认真查找不足,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我们也并非希望问题发生的越多越好,更并非能够接受和容忍所有类型的问题。有三种类型的问题,是完全不能接受和容忍的。第一,属于反复发生的问题。第二,属于有章不循、弄虚作假的问题。第三,属于冲击底线的问题。比如,恶性冒名顶替的问题,时间再久远,既往也要咎。还比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身体安全健康,哪怕是极个别,也绝不能放过。对于这三类问题,务必严惩不贷。

第三,做好工作。要想没有负面舆情,基础和关键是把事做好。按照坚定坚决、专业专注、抓紧抓实、创新创造的要求,把握处理好点和面、愿望和效果、急和缓、做和说、严管和厚爱的关系,扎实做好每一件事情,确保每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第四,公开透明。大事瞒不住、小事不用瞒;大事躲不开、小事不用躲。我们干任何工作,都不能回避矛盾,把问题摆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第五,加强交流。政府部门,主抓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做”与“讲”的关系很重要。我常讲,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还要当好宣传员、引导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主动介绍情况。

我们欢迎新闻界的朋友,也欢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多到山东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山东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山东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把真实信息传递给大家,和我们一道,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关键是做到“两点”,一是“客观”,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二是“全面”,既要看到差距、不足,也要看到工作成效。

[13:06]人民日报记者: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请问省长,对经略海洋、发展蓝色经济,山东有什么动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13:12]李干杰:

这个话题很重要,对山东发展意义重大。总书记要求山东更加注重经略海洋,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山东作为海洋大省,责无旁贷,也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看自然条件,海岸线长3345公里、占全国1/6,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海岛589个,沿海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看科教基础,中国海洋大学是全国最好的海洋大学,还有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是国内海洋领域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7家,海洋科技平台236个;看产业基础,海洋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5;看人才基础,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嘱托,谋划实施了“十大行动”,把建设海洋强省列入八大发展战略,把现代海洋产业列入十强产业集群,取得扎实进展。比如,港口建设方面,整合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组建成立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吨,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03亿吨,增长7.1%。比如,海洋产业发展方面,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海工装备产值增长30%以上,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44处、占全国的40%。比如,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率先划定全海域海洋生态红线,率先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率先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海洋保护区创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强调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做好“港口、产业、生态”三篇文章。第一,港口经济这篇文章要做活做优。制定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行动方案,加快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设。编制沿海航路及港口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港口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第二,海洋产业这篇文章要做大做强。深入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海洋物联网等重大工程,加快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和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精准培育“雁阵形”海洋优势产业集群。第三,海洋生态这篇文章要做美做精。编制实施《山东省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高标准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13:15]大众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要求。两年来,山东始终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风吹浪打不动摇,聚焦“五个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请问省长,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13:20]李干杰:

您说的“风吹浪打不动摇”,我听了以后也是很有感触,对我们是很大的信任、鼓励和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事业发展高度重视,2018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2018年6月,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要求我们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总书记赋予了我们重大责任、重大使命、重大机遇,山东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为全国大局作贡献。

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五大振兴一体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比如,乡村产业发展更加兴旺。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2020年夏粮总产达到513.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1234.5亿元,占全国总量比重为22.8%,连续21年领跑全国。比如,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培训高素质农民3.5万人,为137万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人才返乡创业势头良好。比如,乡村文化焕发新气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29个、数量居全国首位。181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全省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到83.77%。

这当中的一项举措,就是稳妥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然随之改变,居住社区化、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要求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我们充分尊重乡村建设规律,顺应农民生产生活变化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做好这项工作,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项工作,整体方向是正确的,政策是妥当的,成效也是明显的,绝大多数群众是满意的,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正在开展“回头看”。

我们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必须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五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的事由农民说了算。二是必须维护好农民群众利益。三是必须依法依规推进。一切按法律法规办,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决不能拍着脑袋硬干。四是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把握各地的差异和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五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时间服从质量,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追求短期速效。具备条件就做,不具备条件就放一放,要突出效果导向,内外兼修,面子新,里子也要新。总之,我们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路径坚定前行,把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打造好。

[13:26]澎湃新闻记者:山东经济近期一直保持比较低速的增长,当然有客观原因,全球和全国其他省份都存在这个情况,但是我们山东本身就是大省,也要做全国的龙头。请问,下一步我们经济低速增长的这种情况会不会长期维持?

我的建议是,山东打造“开放、透明、职业、高效”的政务形象。“山东人”在中国人的地域人群评价榜单中稳居首位,然而提起山东政务形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官本位,所以建议山东培育开放透明的政务环境,培养职业化的公职人员队伍,建立高效的党政运行体系。

[13:30]李干杰:

这个问题十分深刻,说明您长期观察山东、思考山东。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论断。其内涵有三个:一个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第二个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个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归纳起来,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因此,就全国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速有所放缓,这是经济发展客观的、必然的走势。

就山东而言,当然也不例外,增速有所放缓,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主动调整、自我革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主动而为的结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新产业和动能补上来有一个过程,增速就会放慢一些。这是各地经济转型过程中都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我们牺牲一点速度,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远比眼前的增速高一点、低一点,财政收入多一点、少一点,面子好一点、差一点,更有决定性意义。

比如,前面我讲到了,这几年治理“散乱污”11万家,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199家压减到85家。去年,压减煤炭875万吨、生铁465万吨、粗钢923万吨、焦化777万吨。这是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的,又必然对发展速度造成影响。

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前,随着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正在企稳回升、回升向好。尤其今年,逆势上扬态势十分明显。上半年的一些指标,很多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像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4个、2.1个百分点。

还有很多效益指标、活力指标,十分突出,比如,新增上市企业,2018年是8家,2019年是18家,今年上半年新增上市、核准、过会企业就已经达到16家。尤其是今年以来,山东上市企业市值猛增,市值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到7家,还出现了第一家市值超2000亿元的企业。比如,“四新”经济投资占比,前年43.9%,去年44.8%,今年上半年达到47.6%,等等。这都表明,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加快显现,动力活力正在增强。这更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定力,方向不变、步伐不乱,“三个坚决”一抓到底,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在优化产业生态上下功夫、见实效,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一条路子来。

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我刚才讲到,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四个生态环境”,目的就是把基础打好、把环境做优,实现实实在在的改变。

[13:31]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刚刚您在一问一答当中提到了山东是走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爬坡关键期,我的问题是,作为重化工业、传统工业大省,山东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实现凤凰涅槃,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是重中之重。请问山东在破除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创造有助于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土壤上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我们的建议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建议以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总部经济为抓手,着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13:39]李干杰:

您说的这一点,分量很重,我的体会也最深。来到山东工作后,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山东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上,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勇于自我革命,涉及面之广、程度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纵向上,自己与自己比是罕见的;横向上比较,也是少见的。

今年,省委省政府发起九大改革攻坚,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流程再造、人才制度改革、科教改革、财税金融改革、资源环境领域改革、企业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优化法治环境,部署了53项重点改革任务,并逐一明确了主攻方向、重大任务、工作目标、责任主体,目的就是,坚决破除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创新局。

目前,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展现出“攻坚纵深突破、整体协同联动、成效不断呈现”的良好势头,形成了38项制度创新成果,特别是一些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流程再造方面,出台了流程再造“1+12”配套文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及配套措施,全面推开“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掌上办”服务事项突破2000个,一次性下放省级行政权力720项(次)。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全面推广“亩产效益”评价,实施用能权市场化改革,收储1000万吨能耗指标、1000万吨煤炭消费指标,第一批10个项目完成交易。科技创新方面,“揭榜制”“组阁制”“包干制”,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加快建设。类似的改革创新举措,还有很多,+进一步优化了制度供给,释放了发展动力活力。上半年,全省新经济新动能逆势上扬,“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8.2%,占比达到47.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6%。新登记企业38.9万户、增长14.5%。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再大的困难也改变不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再大的压力也动摇不了我们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咬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始终把改革紧紧抓在手上,头拱地、往前冲,以改革的良好成效抢抓机遇、赢得主动。

您的建议很好,任何时候都要珍惜人才第一资源。九大改革攻坚,其中之一,就有人才制度改革攻坚,我们全面创新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打造人才发展高地,也涌现出了不少典型,需要大家帮忙总结推广宣传。

[13:43]袭艳春: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最后请省长再讲几句。

[13:46]李干杰:

这次记者见面会效果不错,大家聚焦山东发展堵点痛点难点,提问题、讲建议,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对我们工作是很好的促进。对大家的坦诚相见,再次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有限,有些记者朋友没有得到提问发言的机会,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把问题留下来,作为书面提问。今天,我们安排了部分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这次见面会,就是冲着大家的“问题”来的。大家提出问题,对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直接有力的支持。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后将以书面答复形式,反馈记者朋友,并以此改进工作。

接下来,类似今天的这种记者见面或新闻发布会,我们将会经常组织,有时是省政府领导同志出面,有时是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面,形成常态化,希望各位记者朋友积极参与,与我们沟通互动,一起为山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

我们后会有期,谢谢大家!

[13:47]袭艳春: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就到这里。感谢干杰省长的精彩回答。感谢记者朋友对山东的关心关注。再次谢谢各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