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分析报道称,被森友学园问题等内忧缠身的日本首相安倍有意凸显日美首脑会谈成果,试图扭转局面。但外访期间遭遇财务省事务次官因性骚扰疑云被迫辞职一事的直接冲击,这一打算以失败告终。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中新社记者 王健 摄
分析称,在贸易问题上,日美表现出不同立场。安倍主张“未考虑自由贸易协定(FT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日美而言是最佳选择”,呼吁重返TPP。而特朗普则发表不同意见称:“我不想重返TPP。对美国而言,双边协定更好。”
特朗普强烈要求削减对日贸易逆差,而日本在贸易领域则无法提出有力主张。虽然总算避免了启动FTA谈判,但为展现对美妥协的姿态,不得不设立由经济再生担当相茂木敏充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莱特希泽领衔的新磋商机制。
此外,安倍访美期间遭遇财务省事务次官福田淳一因性骚扰疑云被迫辞职一事。
率先曝光此事的《周刊新潮》刊登后续报道,新闻和资讯节目也花时间追踪性骚扰疑云。同一时期举行的首脑会谈未能完全成为主角,宣传“安倍外交”以重整政权的期望落空。
分析称,安倍访美回国后仍面临诸多困境,“篡改、捏造、隐瞒、施压、性骚扰、文官统制失效”等等。势头正劲的在野党向执政党提交文件,要求财务相麻生太郎辞职和前首相秘书官柳濑唯夫到国会作证。文件开头罗列了上述象征近期丑闻的词语,强调“政府与国会、国民的关系现在正处于异常状态”。国会局势存在空转的风险。
相关报道:
随着“森友、加计丑闻事件”不断发酵,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三次连任自民党总裁后,此前看似顺风顺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森友事件”中财务省篡改文件的影响,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持续下滑,执政基础发生动摇。受此影响,自民党内各派力量已纷纷开始私下活动,为随时可能到来的解散国会的选举谋篇布局,预做准备。
当地时间2017年8月3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新任内阁成员集体亮相。
为实现自己长期执政并完成修改和平宪法的夙愿,安倍力排众议,修改了党章,将总裁任期由此前的两任改为三任,清除了实现长期执政的制度障碍。然而,随着“森友、加计丑闻事件”真相的不断曝光,安倍执政困难加大,面临着提前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或硬着头皮挑战9月总裁选举的两难选择。
对于当前的政局,日本国内各种猜测不断。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日前断言,安倍不可能实现连任,因为他已丧失了国民的信任。有分析认为,安倍将坚持到今年9月总裁选举,凭借在党内的影响力和细田派等派系的拥护,仍有可能继续挑战总裁职位。也有分析认为,迫于形势压力,安倍可能会在今年5月黄金周后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以此对冲丑闻事件的不利影响,并且这股希望提前举行大选的解散风潮越吹越盛。
小泉纯一郎出任首相时的秘书、现内阁官房参与(相当于首相的政策顾问)饭岛勋日前明确表示,在他看来,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越早越好”。他预计安倍会在黄金周过后就解散众议院。选举时间大概有2个选项:比较紧凑的方案是5月7日后解散,23日公示,6月3日投票;稍微迟缓一点的方案可能是6月11日解散,27日公示,7月8日投票。饭岛称,虽然去年10月刚刚举行了众议院选举,但解散国会与此无关。
对于5月黄金周后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的猜测,前干事长石破茂最近在一期广播访谈节目中表示,作为众议员就应该做好随时解散的准备。石破还称,大选可以消除丑闻事件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开展政府运作。
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方面,目前党内各派力量正在积极运作,布局选战。据日媒报道,目前有可能挑战安倍党总裁地位的有前干事长石破茂、政调会长岸田文雄、总务大臣野田对子、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和第一副干事长小泉进次郎等。
然而,自民党的总裁选举是由本党国会议员票和地方支部选票选出。除安倍本人外,石破茂和小泉进次郎是日本普通民众比较看好的人选。岸田文雄在党内也有较高的威望,河野太郎更是一位实力派政客。由于自民党内派系复杂,利益转换,勾心斗角,谁能最终问鼎总裁之位尚难预料。
石破茂坦言已经做好迎接选战的准备。日本分析人士指出,石破茂在自民党的地方支部具有很高的人气,这是他的强项。但他在本党国会议员中的支持度仍是致命缺陷。所以石破从上个月开始就要求本派成员对本党所属的国会议员集中展开拉票活动,同时,强化对弱小派系的争取工作。石破派人员表示,目前已经明显感觉到了选战的氛围。
与石破相比,岸田的立场就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此前有传闻称,安倍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将总裁之位“禅让”给岸田,所以岸田在政策主张上一直尽力避免表现出和安倍对立姿态,让外界对其产生了懦弱的感觉。然而,在18日晚的岸田派政治资金筹集活动上,岸田一反常态称:“(岸田派)应团结一致应对国难,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一旦需要时,一定要明确展示出我们的担当意愿。”同时,岸田就安倍政权接连不断的丑闻表示,政府应端正态度,努力恢复国民的信任。应该承担责任时就要承担责任。舆论认为,岸田这一表态,明确透露出了其参加总裁选举的意愿。(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