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示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崔 武 | 责任编辑:龙喵 2017-01-09 21:23:35

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示

  建筑保护上,街区内的1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2处历史建筑采用修缮的保护方式,历史建筑不得拆除,应当积极予以维修和再利用;61处传统风貌建筑将根据历史文化特征和保存现状不同进行特殊保护(修缮)、重点保护(维修、改善)和一般保护(改善)。

  历史风貌道路保护上,划出了馆陶路(陵县路-市场一路)、陵县路(宁波路-吴淞路)2条历史风貌道路予以保护。历史风貌道路将严控空间尺度,保持红线宽度和路口转弯半径,严禁拓宽。

  庭院保护上,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所在的庭院,街区内共有39处保护庭院。按照庭院保存现状情况以及庭院使用功能的特点,将保护院落分为四类分别进行保护。对于大型公共建筑院落、沿街商业院落和现状保存情况较好的院落,要保护院落内空间的完整性,不得随意加建、插建新建筑;不得随意打通、拆除院墙,不得随意合并院落,保证庭院空间完整性、独立和私密性。对于现状已被破坏、维护不当的院落,进行整治保护。

  区域更新上,街区规划以商业服务业、历史文化、休闲观光功能为主体,兼有居住、社区服务等功能。在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符合建筑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土地使用多样性原则。该区域现状人口约0.4万人,按照一个居住小区的规模规划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不增加街区内居住用地和居住人口,通过市北区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居民,疏散规划区内人口。

  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建设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是青岛最早结合港务铁路配套而建设的仓储、货运及贸易区,民国时期转型发展成为市民生活区。街区经历了青岛港-城联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筑形式多样且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城市风貌,是青岛市井文化的体现地,见证了民族资本的启蒙发展。街区现状为居住区,上海路以北为以别墅住宅为主,上海路以南以里院住宅为主。街区道路为网格形,地形北高南低。道路宽度较窄,沿街建筑的高度与道路的比例协调。街区核心保护范围西以陵县路、聊城路为界,北至宁波路,东沿武定路、上海路,南至夏津路,总面积8.8公顷。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西至聊城路、甘肃路,北至胶济铁路,东至乐陵路、铁山路、包头路、热河路,南至胶宁高架,面积约为66.4公顷。

  建筑保护上,街区内52处传统风貌建筑根据历史文化特征和保存现状不同进行特殊保护(修缮)、重点保护(维修、改善)和一般保护(改善)。

  历史风貌道路保护上,甘肃路(上海路-宁波路)、武定路(宁波路-上海路)2条道路将严控空间尺度,保持红线宽度和转弯半径,严禁拓宽。

  庭院保护上,街区内共有33处保护庭院。其中,完整保护的有16处,要保护空间的完整性,不得随意加建、插建新建筑,保护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不得随意打通拆除院墙,不得随意合并院落。整治保护的有11处,里院建筑院落有6处。

  区域更新上,街区规划以居住功能为主体,兼有办公、商业、社区服务等功能。在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符合建筑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土地使用的多样性原则。允许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公用服务设施,并鼓励居住用地向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公益性用地转型。(记者崔武)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