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 正文

探访即墨官庄竹编手艺 延续600年传承至今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陈志伟 赵坤 | 责任编辑: 2017-09-19 13:47:25

探访即墨官庄竹编手艺  延续600年传承至今

今年72岁的王成堂正坐在椅子上编竹篓

青岛新闻网9月19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赵坤)竹编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辛勤劳作人们的智慧和结晶。在即墨龙山街道刘家官庄村,竹编技艺已经传承约600年,如今,根据不同的需求,竹编产品已经增加到竹筐、竹篓等20多个品种,不仅是结实耐用的生活用具,也逐渐成为装饰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最大的竹编传承人今年92岁

近日,在即墨龙山街道刘家官庄村一间简陋的农村房屋里,今年72岁的王成堂正坐在椅子上编竹篓,只见他手法娴熟,将一根根只有1、2毫米细的竹丝依次穿插编织成形。“干了一辈子了,太熟悉了。”王成堂说,他的竹编手艺是从祖辈上世代传承下来了,传到他这一代已经传了14代。受父辈熏陶,他对竹编手艺从小就耳濡目染,12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竹编手艺,至今已经坚持了60年。

据史料记载,官庄竹编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约600年的历史。几百年前,官庄村先民们从云南移民到即墨前,就已经掌握了竹编技艺,定居到即墨后,随之把南方的竹编技艺带到了北方,经过世世代代传承,竹编技艺如今在当地仍继续发扬。

“竹编最红火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竹编。”今年92岁的村民王成喜也是目前村中竹编技艺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王成喜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官庄全村200多户人家就有180多户700多名村民从事竹编业,并且村里当时还成立了竹器厂。后来,随着官庄竹编的不断发展兴盛,产品除销往潍坊、烟台、青岛等地外,还远销东北三省。其中,村庄编制的用于农村居民淘小麦的竹筛子最为出名,也为村庄赢得“筛子官庄”美誉。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塑料和铁质器具逐渐代替了竹编制品,官庄竹编也开始走下坡路,许多村民也纷纷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目前,村里只有80多位村民还在坚守这一传统技艺,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最年长的今年已是92岁高龄。

探访即墨官庄竹编手艺  延续600年传承至今

加工竹编需要10多道工序

加工竹编需要10多道工序

通过匠人的双手,一根根7、8米长、直径10多厘米的竹子,经过10多道工序变成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竹编制品。王成堂说,官庄竹编以江西、福建、浙江出产的上好毛竹和广西出产的优质藤条为主要原材料,竹编制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要经过截竹子、刮节、剥篾子、烤料、编器身等10多道工序。

青岛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王成堂用刀将一条薄薄的长篾子割成只有1毫左右的细竹条,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粗细均匀,刀工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编竹编全部工序都是人工制作,所以编织起来非常费事。”王成堂说,以竹篓为例,编织过程中要让根根竹丝编织成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浑然一体,所以对于技术要求特别高,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就做不到。他编制的竹器造型精巧、结构紧密、经久耐用,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虽然现在一年能卖2万多个竹编,因为费事费力,利润非常薄。”王成堂说,村里的一些老手艺人非常钟情于竹编,难以割舍,闲暇的时候就到他家里去编竹编赚点加工费。一个竹篓从下料到成形大约需要4、5天的时间,但一个竹篓只卖160元,除去成本和人工费,利润所剩无几。目前,整个村庄只有3户人家常年制作竹编产品。

探访即墨官庄竹编手艺  延续600年传承至今

王成堂展示自己编制的提篮

竹编技艺欲申请非遗

官庄竹编经过几百年传承发扬,如今,当地村民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生活习惯相结合,根据不同社会需求,产品推陈出新,如今增加到竹筐、竹篓、提篮、花篮、竹椅、竹凳等20多个规格品种,兼具实用和装饰用途。

虽然如今竹编产品得到创新和发扬,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是,村庄里的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学习竹编技艺,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常年累月干这一行,胳膊也落下了疾病,现在一抬胳膊就疼,根本就抬不起来。但只要我还能干,我就会一直编下去。”王成堂说,因为竹编技艺一项费时费力的纯手工活,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传承,会竹编手艺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但是他一生钟爱竹编事业,所以不会放弃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艺。

目前,为了让竹编技艺得到传承,即墨龙山街道欲将“官庄竹编”技艺申报为即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