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 正文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青报网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7-11-07 10:03:30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作为中国道教最大派别全真派的十方丛林之一,崂山有着“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之称。昔日秦皇汉武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纷至沓来,其中蒲松龄《崂山道士》中穿墙的传说,更是给崂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青岛观摄影师历时九年,走进崂山为您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沿着幽静曲折的小路前行,太清宫还在远处,耳畔已传来清幽的道教古乐,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轻歌慢板,清远中透出深沉和典雅。推开朱红色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道观里特有的香气,弥散在空气中,缥缈而又真切。图为崂山道士抚琴。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崂山又被称为劳山、牢山、不其山、辅唐山,著名道教人物丘处机、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据说,最鼎盛时,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宫观更是气势恢宏,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时光变迁,如今保存下来的宫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太清宫了。图为崂山道士临海抚琴。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太清宫的道士们留须蓄发,餐霞饮露,与明月清风为伴,保持身体的清新洁净,追求心灵的纤尘不染。他们过着清静恬淡的生活,默默地守护在这里。虔诚的香客们纷至沓来,皆为问道。一步一阶,步步虔诚;俯首叩拜,极为用心;合眼默念,默许心愿。图为崂山道士对弈。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品崂山茗茶、食道家斋宴、听道教仙乐、赏太清水月、习内家拳法,不论是游客还是香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历史给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崂山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崂山道教武术和螳螂拳等均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崂山道士舞刀。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太清宫是崂山道教祖庭,从初创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茸,其建筑风格至今依然保持着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图为崂山道士用手机拍摄雪景。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徜徉太清宫,古树名木,蓊蓊郁郁,殿宇深深,布局井然。逢仙桥畔,道长肃立,檀香弥漫,钟馨梵呗,悦耳清心。图为崂山道士读书。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道教认为,“所谓得志,非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去者也,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也”,“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只有山与天地最接近,“夫大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图为2017年8月21日崂山太清宫举办的十方丛林方丈升座仪式。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道教认为只要守心归真,“不请福而福来,不攘祸而祸去矣”。图为崂山道士进斋。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座千年古老道观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崂山道士的崭新形象也逐步走进群众的视野。图为崂山道士使用手机。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尤其是2005年以来,崂山太清宫逐步开放思想,走向正规,通过民主选举正式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以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模式取代了沿袭千年的家长制管理模式,在当地政府和太清宫管理委员会的齐心合力下,以崂山太清宫为龙头的崂山道教取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图为崂山道士办公。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近些年来,崂山道教将道教符合时代发展的积极思想、优良传统、养生理念、积功累德、天人合一等教理教义晓谕世人,用弘扬道教传统论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图为崂山道士使用现代化通讯设备。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是如何"炼"成的

崂山的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吸引了无数道人驻留山间,研修道法。墙外时代变了又变,墙内道人换了又换,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宫观中袅袅不绝的香火和墙内外所延续的道教文化。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