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最青岛文化符号介绍(二) 青岛古代文化遗址

来源: 作者: 2018-01-10 11:21:00 字号:A- A+

由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岛市文化研究院、智慧青岛承办的最青岛文化符号评选已经结束。经过半个多月的网友投票与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50个最代表青岛的文化符号。我们将会通过连续五期的专题报道,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符号!

第一期已经为大家介绍了青岛自然风光及自然植物类文化符号,本期将介绍第二类文化符号:青岛古代文化遗址类。

本次评选出的青岛古代文化遗址类文化符号共有八个,分别是三里河文化遗址、琅琊台遗址、太清宫、法海寺、天柱山魏碑、雄崖所故城、天后宫、湛山寺。

三里河文化遗址:三里河遗址位于胶州市北三里河村西侧,东西约200米,南北约2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是60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刘敦愿等人根据南阜山人(清初山东名画家高凤翰)一幅画的线索,考察高氏故里三里河村而发现。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三里河遗址两次发掘,出土文物2000余件,确定遗址年代大约有3900年。遗址的地层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龙山文化类型,下层为大汶口类型。1982年, 青岛市人民政府将该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文化层上下叠压的发现,不仅再一次证明了大汶口文化早于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更明确了两者的继承关系。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被列为国家文物珍品,其中,出土的钻形黄铜器改变了一般认为黄铜的出现较青铜为晚的认识,比欧洲出现的黄铜早二、三千年;出土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壁薄仅0.3毫米,其制作工艺之精妙,为后人所不及,这些都为研究东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琅琊台遗址:琅琊台为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其“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当下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三个层次,递级而上。海拔高度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项周长130米。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包括琅琊台及琅琊台下的龙湾、环台沿海风景带及台前斋堂岛上的古迹及自然风光。

太清宫:太清宫是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为崂山道教祖庭,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是全真道天下第二道场。从初创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茸,其建筑风格至今依然保持着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太清宫位居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宫在峰下,大海当前,形成海抱仙山山抱海、山海相依、负阴抱阳的独特地理景观。因近似江南的气候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国各地的植物均能在此生长,顾炎武谓其“山深多生草药,而地暖能发南花”,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是最适宜养生居住的风水宝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的盛名,得益于崂山的道教。崂山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说,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2140多年的太清宫。明代以来,又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法海寺:法海寺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源头社区东侧,北依峰峦连绵的少山,南濒水波荡漾的源头河,有名的石门山矗其左,秀丽的丹山襟其右,寺前不远是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的霸王台遗址。这座古刹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是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曾是城阳古代文化及宗教的发祥地。法海寺属佛教“临济派”,寺庙“座禅”、“挂单”、收徒,是传戒受戒的“丛林”庙。寺僧早晚诵经,有木鱼、磬、小钹、碰钟、吊钟伴诵。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法海寺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山魏碑:天柱山魏碑位于平度大泽山天柱山南,又称天柱山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简称郑文公碑。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

雄崖所故城:位于即墨市丰城乡海滨,因其东北部白马岛上的雄伟断崖而得名。故城为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所建,属鳌山卫管辖。雄崖所建成后,成为山东屈指可数的海防要地。雄崖所为一正方形城堡,周长2公里,占地375亩。城墙由土夯筑,外包青砖、石块,高5米,顶宽3米,十分坚固。墙上用青砖砌成垛口,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奉恩”、“迎薰”、“镇威”等城门,门上均筑城楼。城内有十字大街道通往各门,街道用石条铺地,街岖衢平整,商号林立,市井繁荣。雄崖所是当时防御倭寇的滨海重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雄崖所被裁撤废置。城池日渐衰败,大部分被毁,现南门及南门楼保存尚好。西门仍保留明代初建时的原貌,门洞上方匾额的“镇威”二字仍可辨认。

天后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前海栈桥风景区内的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湛山寺:在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市区唯一的佛寺。1934年开动工,1945年落成。面积23亩。山门有两石狮,传为明代遗物。寺前石砌莲花池,为放生处。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耸立云表。寺院南对黄海,东、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说的就是湛山寺。


点击下图查看详细结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