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 正文

【小于访校长】宋林林:用"耕读"留下文化的根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于泓 | 责任编辑: 2018-01-15 21:27:23

林蔚小学校长宋林林

【编者按】作为家长,你是否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是否好奇学校的课程设置,好奇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新学期伊始,青岛新闻网将带着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走进校长们的办公室,与校长面对面交流,聊一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记者于泓)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设备齐全的网络标准化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录播室、多功能厅……作为一所山区小学,崂山区林蔚小学完全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农村教育的刻板印象,2004年林蔚小学新校投入使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林蔚小学先后获得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先进称号,在崂山区众多小学中异军突起。

“做教育就是不进则退,如果一个校长不想着带领学校进步,那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还有全校孩子的未来。”2011年,宋林林以校长的身份来到林蔚小学时就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学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平台期,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找到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力点,成了宋林林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林蔚小学

两年沉淀 走遍了学校周边的所有社区

宋林林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天来报道时的场景,学校大厅的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尽管一所学校的优劣不能只看它拿过多少奖,但不可否认的事,学校过去的成绩可以说是对继任者的一种压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在现有的成绩上进行突破,考验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水平,作为崂山区最年轻的校长,宋林林绝不甘心让学校的发展止步于此。

“教育讲究一个传承,只有对学校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准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虽然会耗费一点时间,但这是对学校负责,也是对孩子们负责。”入职之后,宋林林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调研,走访每个班级,去听老师们的课,不仅走访校园,还走进社区街道,去了解学校周边居民对于学校的要求,走进高校与专家交流,两年的积累对于她和学校来说,都是一段非常宝贵的沉淀期。

付出就会有收获,两年的走访让宋林林对这所山区小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学校大的发展框架没有问题,但就像是一幢房子,搭建主体结构只能算是第一步,后续的软装、布置也不能少,只有每个环节都力求精致,走生态、良知、可持续的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给孩子们一个温馨的家。”宋林林说。

宋林林所谈到的学校的主体构架指的是林蔚小学“活教育”体系。“活教育”这一概念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其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可以说在林蔚小学的发展中,“活教育”功不可没。

“教育是发展的,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的学生发展。”宋林林校长告诉青岛新闻网,经过两年调研,林蔚小学的教研团队在过去“活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活润教育”为主题的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

“活润育心”关注每位师生的成长

“从‘活教育’到‘活润教育’,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这里面包含着我们这代林蔚人的心血。”宋林林校长介绍说,一字之差体现了对“活教育”的校本化实践,体现的办学思路的细化,把过去“活教育”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这一理念细化为“活润学子”的培养,围绕这一目标,宋林林校长从学校发展、课程建设、师生成长建立起了“活润教育”实施体系。

“整个体系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我们认为活润教育的关键在与关注学生、老师、家长的成长。”宋林林校长说为了提升、带动学校教师的发展,学校与青岛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双方进行课堂案例研究,专家为老师们提供教学的理论支持,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在学生成长方面,学校为孩子们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活润课程”,推出了“林蔚十大好行为”养成教育,每个月主推一个好习惯,用一年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完成好习惯的养成;在家庭教育方面,不仅把家长请进学校,还送课进社区,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比如邀请医院的营养学专家给家长们讲如何保证孩子营养。

两年探索、两年实践,2015年在青岛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批“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评选中,林蔚小学“活润育心”荣获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是崂山区此批唯一入选单位,2016年,林蔚小学成功入选青岛市年度教育品牌,在林蔚小学的荣誉墙上,以宋林林为首的教师团队留下了属于她们这代林蔚人的成绩。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心理咨询师

“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宋林林看来,尽管林蔚小学地处山村,但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个例问题,已经有了逐步向城区学校靠拢的趋势,作为校长,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预案。

宋林林:“很多学校都设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但如果心理咨询师不担任一线教学工作,那么这种心理干预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学校鼓励的每位教师都尝试去考取心理咨询师资质。”

在宋林林的鼓励下,林蔚小学有三位一线教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阎飞飞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在掌握心理学知识之后,原本与学生交流中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打个比方吧,过去我们如果碰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体上的流程就是找孩子谈谈心,叮嘱家长督促一下学习,老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好。”阎飞飞老师分享了她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班上有一个学生最近有厌学的情绪,她并没有直接找这个学生谈话,而是把他和另外几个学生带到了沙盘室,让孩子在一个相对舒缓的环境中,通过沙子这种柔软细腻的触感让孩子逐渐地放松,用这种方式经过几次,孩子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跟老师说了自己厌学的真正原因,几次的心理疏导下来,这位同学的已经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耕读堂:趣玩节气——自然观察

特色耕读课程 让学生留住民族的“根”

从2011到2018,7年的山区学校工作经验让宋林林在带领学校进步的同时,也对山区学校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

“山村学校并不是落后的学校,同样乡土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落后的文化,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传统的积淀,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民族的“根”所在。”宋林林校长告诉青岛新闻网,随着崂山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内生城镇化”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远离了乡土文化,对农村、农业生产知之甚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情况,作为教育者,宋林林希望能让孩子们留住自己的“根”。

宋林林:“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不能去盲目“追赶”城市学校,要让孩子重新发现农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家门口的崂山、清新的空气、天然的崂山矿泉水、快乐的播种与收获、随处可学的崂山非遗、崂山中草药、撒着欢吃的樱桃和农家宴……”

以此为出发点,林蔚小学自主开发了带有山村学校特色的《耕读堂》系列课程。所谓《耕读堂》课程即《耕读堂—崂山乡土农耕课程》,是崂山区林蔚小学自主研发的乡土课程。“耕读”取自“耕读传家”有“立根乡土,阅读世界”之意。该课程以崂山乡土文化为素材,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立体的协同机制,将乡土文化、生态自然、科技环保等融入儿童生活,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林蔚小学的校本教材

林蔚小学的老师们在调查学生、乡村走访、师生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耕读堂》的开发,由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共同组成教材开发小组,经过几轮的设、调研、调整,形成了现在学生手中的“耕读堂”课本;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以主题式学习的方式呈现,以创新思维,设计四个学习流程即感知、体验——想象、发现——行动、创造——分享、展示,在实施形式上突出“活、融”,活化教材、融合学科,以学校课程普及与社团兴趣课相结合的途径来实施,通过综合应用多媒体、分组研究、翻转课堂、趣味手工、户外劳动、建设室内室外展区、调研实践等教学方式来活化学生学习过程,既要使孩子们了解与传承农耕文明,又要赋予孩子们真正的思考、思维与行动的创新以及应有与实际的环保行动。

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林蔚小学的《耕读堂》课程获得了青岛市首届精品课程的称号,今年,由林蔚小学自主研发的《耕读堂》课程将出版问世,对于宋林林校长来说,这套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校本教材,是她和教师团队几年来的汗水和努力,对于一位一线教育者来说,这种成就感远胜于一墙的奖状锦旗。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