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见到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时,她们正在社区广场上排练新的节目。
摇八字、摆龙船、做龙齿……队员们把新动作造型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诠释出来,很难想象这是一支平均年龄55岁的队伍,队中最年轻的队员也已经51岁。“现在的我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舞龙的效果可比钙片的作用强多了。”几位队员打趣地说。
圆梦 “总要为自己争取一次”
尽管现在这支23人的队伍颇具规模,但团队成立之初也吃了不少苦。说起这些过往,下疃社区的文化管理员刘晓燕打开了话匣子。从大众接受度和学习难易度来看,组建一支广场舞队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难度大、花费精力多,大家都带着怀疑的态度驻足观望,当时多亏了已经62岁、热爱传统文化的崔学华,才让舞龙队坚持了下来。”刘晓燕说道。
2012年,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正式成立。一开始大家心里有戒备,刘晓燕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从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始动员。慢慢地,愿意尝试的人越来越多,舞龙队才算真正有了雏形。崔学华帮着大家一起看视频学动作,甚至自己出钱帮助大家置办行头,就这样舞龙队开始如火如荼的排练起来。
艰难地开了个头,舞龙队立马又面临着第二次危机。对每个人来说,舞龙是个全新的挑战,更是个最考验团队团结默契的活儿,只有全员到齐,练习才能进行、才有效果。但参与训练的队员们大多已经是奶奶辈的人了,家里家务活多,既要照顾一家三代的饮食起居,还要抽时间来练习,家里人开始有了埋怨。
“舞龙有一种魔力,开始了你就不想停下来。每次来社区活动中心,看新的表演视频、练习新的动作造型、听新的编曲音乐,都会觉得很快乐,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为了家人奉献,现在孩子们大了,我也想学习艺术,为自己争取一次,圆个梦吧。”53岁的曹美云说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说实话,刚去舞龙队才一天,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曹美云边说边摇头。舞龙跟广场舞不一样,不仅对队员的动作、节奏感有要求,对体力的要求也更高。“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一个字——累。要一次性举起重量十足的道具,胳膊得打直,还要跟着音乐做各种造型,练习时候流了多少汗,数也数不清了。”说起当初练习时候的辛苦,她仍然历历在目。
没有专业老师教导,大家一起上网找视频,自己学习;造型学不会,那就分解开来,一个一个动作练;道具不齐全,那就拿着扫帚自行练习……五分钟的表演,即使要学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时间,也没关系,坚持下来就是最棒的。
说到这些练习的故事,舞龙队里的“龙头大姐”曹美云有一肚子话要说。“别看我不是队伍里最年长的,但我这个‘龙头’的身份确是实打实的。”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是女子舞龙队里举龙头的队员,边聊着边展示起自己的臂膀。“我这胳膊上的肌肉可都是舞龙练出来的。”
一个龙头就要近20斤,“一开始只能勉强举起来,后来练习到可以维持三分钟,现在已经可以自如地表演完整首曲子,并配合表现出各种造型。”曹美云不无骄傲地说道。
龙头难举,龙尾更难摆。“不像龙头的重头戏,龙尾的难度在于速度快。就像跑道里的内圈和最外圈的差别,负责龙尾的队员往往要比前面位置的队员跑得更多。如果速度跟不上,就会让整个队伍节奏都变乱。”刘晓燕告诉记者,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龙尾位置上的队员为了赶上大家的节奏,没少下功夫,脚疼腿酸都成了家常便饭。
走出青岛,展现红岛人的风采
6年的时间,让这支队伍变成了真正“一心一体”的一家人。“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熟记前后其他人的动作要领和技术习惯,一个眼神、一句口号、一个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调整自己配合大团队。”刘晓燕说道。
“说起来,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当初不管是家庭的阻力、自身条件的局限,还是团队磨合中的纠纷,大家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所幸的是,我们都互相鼓励,坚持了下来。尤其是现在,我们的女子舞龙队开始‘走出去’,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情。”刘晓燕动情地说。
从红岛到青岛、从山东到全国,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走得越来越远。这次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红岛经济区河套街道下疃社区女子舞龙队作为全省唯一一支参赛队伍,角逐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双龙腾飞》一亮相,就让现场观众沸腾不已。
“说句心里话,我们这群50、60岁的老大姐,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年纪坚持一种爱好这么多年,不仅如此,还把这份坚持做成了一个名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们。”女子舞龙队的队员感慨道,“感谢新生活,让我们年轻时候不敢想的艺术梦变为现实。也感谢自己,能刻苦努力坚持下来;更感谢政府,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