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30年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综合观测与研究。23日上午,记者跟随中科院海洋所的“创新”号近岸科考船前往胶州湾现场体验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工作。图为科学家们使用拖网收集水中的浮游生物。(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郑文斌)
早上9点,记者搭乘“创新”号近岸科考船前往位于胶州湾东部的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们每月至少一次观测胶州湾,完成全部14个站位的观测需要2到3天。”海洋所工程师万艾勇说。图为科学家们在后甲板使用温盐深仪进行取样工作。(记者 郑文斌)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季度航次、月航次、旬航次相结合的嵌套高频率调查方式,对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叶绿素、水文要素、海水化学要素、海洋底质调查、悬浮物等50余个观测要素,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万艾勇说。此行,他和几位同事为记者现场示范了对该站位的水质取样和浮游生物观测等工作。图为科学家们展示温盐深仪,一般可用于测水温,盐度和水深。(记者 郑文斌)
据了解,该站点水深6米,科学家们会将仪器用缆绳固定,放至水下5.5深左右取样,随后样品将在船舱内通过实验器皿过滤,取得需要的研究样本后送回海洋所研究。图为科学家们在船舱内对取得的样品进行实验操作。(记者 郑文斌)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胶州湾水质正逐步改善,但周边污染因素依旧存在,保护青岛的“母亲湾”任重道远。图为成群反嘴鹬、红脚鹬、红嘴鸥在青岛胶州湾湿地栖息觅食。(资料图“青岛观”摄影师 王海滨)
通过对胶州湾的观测和系统研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成功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系统研究平台,为海湾生态系统、近海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变化趋势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可为我市后续开展保护胶州湾海域工作提供支撑。图为胶州湾湿地每年吸引各类候鸟在此觅食越冬或补充体能后继续南下。(资料图“青岛观”摄影师 王海滨)
记者了解到,通过近海生态系统长期变化数据共享,胶州湾生态站与国际一流海洋研究机构开展重点合作,使胶州湾成为国际上开展海湾长期变化研究的重要海湾之一。同时,该研究也将成为即将在青岛建成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图为青岛胶州湾沿岸湿地上,成群鸥鸟在落日余晖中起舞。(资料图“青岛观”摄影师 王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