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老人拍婚纱照纪念宝石婚。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5日,辽宁路街道小鲍岛社区居委会里,一曲《婚礼进行曲》响起,4对身着婚纱和制服的银发老人缓缓走过红毯,他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红宝石婚。
▲4对老人携手走红毯。
4对老人于1978年登记结婚,受社会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影响,穿婚纱的结婚仪式对他们来说像是梦中的婚礼一般。时光穿梭,时间的车轮行至2018年,这些幸福的人儿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从“纸婚”到“红宝石婚”,40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40年相濡以沫,40年的爱情、婚姻与生活浸润着40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他们携手走在红毯上,接受大家的祝福,当初没有穿着婚纱举办一场穿着婚纱婚礼的遗憾在今天也得以弥补。
▲老人走过红毯。
69岁的衣学珍回忆当年结婚时的情景:丈夫买了一套中山装,自己用在市场买的布料做了一身新衣服,当天丈夫骑着自行车把自己从娘家接到婆家,迎着鞭炮声全家吃了一顿团圆饭。她告诉记者,那时的份子钱2元钱,一般的朋友会送一对枕巾,关系好的则会送暖壶或者洗脸盆。
▲崔秀清夫妇看自己当年的婚纱照。
65岁的崔秀清的婚礼在当时则称得上“奢侈”:邻居们腾出6间空房摆了6桌酒席,12个菜品里有当时很难买到的黄花鱼,置办了价值126元的海燕牌收音机,相当于4个月的工资。“当年婚纱照刚开始流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去拍,我们也是图个新鲜,结婚第二天就去家门口的照相馆拍了一张。”崔秀清告诉记者,当年青岛只有几家照相馆可以拍婚纱照,婚纱也只有一套,没现在这么多样式,照片也是黑白的。“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儿子2009年结婚的时候,拍了两大本婚纱照,结婚当天在五星级酒店办的,摆了18桌酒席,亲朋好友都来了,甭提多热闹了。”
(记者 余瑞新 通讯员 葛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