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学深圳赶深圳”③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2019-03-20 07:43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blob.png

▲2019年3月20日青岛日报1版截图

blob.png

“深圳不仅是深圳的深圳,也是广东的深圳、全国的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青报全媒体联合报道组)

连日来在深圳采访,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已经深深植入这座城市当下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月18日正式发布。仅过去一个月,当我们走进深圳的每一个园区,深入深圳的每一个企业,与深圳市政府官员的每一次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都是率先被提到的最核心的关键词,都被当做撬动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支点……

围绕《规划纲要》赋予深圳的“增强核心引擎功能”这一定位,深圳的“二次创业”已然开启!

blob.png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合作的重点区域,深港交界的河套地区将重点聚集两地科创资源,全力打造新的创新引擎。图为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和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及周边风光。资料照片

特区中的特区

三月的前海湾畔,繁花似锦,树影婆娑。前海展厅、深港青年梦工场、e站通服务驿站……我们在这里看到,每一个人都激情飞扬,每一个工地都塔吊林立,每一片街区都活力时尚,一座现代化城区扑面而来。

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前海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推进内地与香港深度合作。其中对前海体制创新提出全新要求,包括金融开放、建设跨境经贸合作网络服务平台、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这个全新定位和创新要求,无疑将使深圳和香港的下一步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在前海采访,我们清晰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深港合作已在这片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展开。

blob.png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徐斌 摄

打造高水平的合作平台,是深圳深化与香港合作的“传统优势”。立志于“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前海,已经成为深化深港合作的先行者。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深港文创基地等深港合作系列平台,光从名称就能够看出其“用意”。截至2018年底,前海累计注册港企总数突破1万家、注册资本突破1万亿元。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创造性地做好各项改革试验,积极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等七大板块创新,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探索路径、创造经验提供范式。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推出4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全国复制推广28项,全省复制推广62项,全市复制推广79项。

一条深圳河,把深圳和香港划在了河两边,最能体现两地交融的莫过于落马洲河套地区。在这里,深港第二个重要合作平台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目前,深港双方正携手打造创新科技园区。

“深圳创造的发展奇迹,离不开与香港的合作。香港在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深圳学习的地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必须要扎实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与香港进行更有广度、更有深度的合作,学习香港,服务香港。”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志英说。

blob.png

▲图为深圳风光。徐斌 摄

担当者的实力

“深圳不仅是深圳的深圳,也是广东的深圳、全国的深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找准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准确坐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

作为“试验田”“先行区”“示范区”,深圳从来都是敢担当,勇作为,奋力走在前列。

“在大湾区的建设中,深圳要当仁不让,在整个大湾区发展中担负起重大使命,成为支撑体系中间的一个关键支撑,要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担当尖兵,在协调联动中发挥顶梁柱作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信心来源于实力。作为核心引擎,深圳有“驱动”整个大湾区的担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深圳产业体系比较健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应俱全,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比较强,且高端产业和新动能得到长足发展,是现代经济成分占比较高的城市。

这也是吸引众多创客扎根深圳的主要原因。“不出深圳就可以找到产品所需的每一个零部件,我们只需要拿设计方案就行,创业成本大大降低。”一位初创公司联合创始人说。

创新是深圳的一面旗帜——创新环境好,创新要素集聚度比较高,创新能力很强,在科技创新和相关的产业产品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大湾区建设中,这面旗帜将为深圳带来极强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的穿透力极强。

体制机制比较灵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具有很高的外向度,动员与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较强……超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是深圳成为核心引擎的关键。

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深圳在大湾区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不光要辐射整个珠三角,还要辐射粤东、粤西、粤北,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为广东省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blob.png

▲莲花山顶一览深圳。徐斌 摄

开启“二次创业”

讲效率、重行动的深圳人,再次拿出了40年前的创业者的状态。

“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担当、更积极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推进大湾区建设,勇担特区新使命、拿出特区新担当、作出特区新贡献。”“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次创业的深圳坚持谋定后动。对接中央、省委的工作部署,从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订之日起,就对深圳建设任务积极谋划,明确了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路径。包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绿色湾区共筑、优质生活圈共建、扩大对外开放、平台共建等七大行动,形成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施工图。

二次创业的深圳坚持统筹推动。整合了市发改委和市港澳办的力量,因地制宜设置的市委大湾区办于1月29日挂牌成立。深圳提出,把管理体制创新转化成整合资源、推动工作的更强动力,每月每季度倒排任务。

二次创业的深圳坚持项目带动。坚持以项目支撑大湾区发展。就在前不久,深圳集中开工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一批重大项目,新开工项目共计31个,包括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等,总投资达749亿元。

海纳百川、包容大气的深圳,正抱持着自己的梦想,承载着大湾区的使命,去实现一个个更大、更辽远的愿景。

(执笔:沈俊霖)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