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头条图片> > 正文

红岛蛤蜊上岸记:凌晨出海染泥沙 黄昏街巷飘鲜香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江东旭 | 责任编辑: 2019-07-01 23:02:03

 

凌晨时分,刚刚出港的挖蛤蜊船。 

青岛新闻网7月1日讯(记者 江东旭)在青岛,形容生活惬意的三件事就是喝啤酒、吃蛤蜊、洗海澡。得益于大自然的眷顾,青岛不仅有金色的沙滩,清澈的海水,还有独特的美味——红岛蛤蜊。大家都知道红岛蛤蜊好吃,可我们餐桌上的蛤蜊是怎么捕捞上来的呢?近日,记者跟随渔民一同出海,前往胶州湾捕捞蛤蜊,带你去了解红岛蛤蜊的秘密。

凌晨1点半,停靠在红岛渔码头的挖蛤蜊船开始忙碌起来,船老大和船员们陆续赶到,为即将出海做准备,不远处的跨海大桥车辆稀少灯火冷清。虽然是夏天,凌晨的渔港还是有些凉意,不少准备出海的渔民还穿着长袖冲锋衣。

“走。”随着船老大赵丕峰一声令下,一名船员熟练的解开缆绳跳上船。船慢慢驶出渔港,一船人开始各自的分工,准备“挖”蛤蜊。

蛤蜊上船。

船长负责驾船到今天要收获的海域,与人们印象中落潮在沙滩上挖蛤蜊不同,大面积养殖蛤蜊的海域即使在最低潮位,水深也有3米左右。实际上,渔船使用专门的拖网把蛤蜊拖上船。一艘挖蛤蜊的渔船通常是五个人搭配,船长加四名作业渔民,船刚出港四名渔民便开始往左侧甲板上的水箱铲泥沙,并不停地搅拌。

据船长介绍,筛选拖网“挖”上来的蛤蜊,秘诀全在这个水箱里。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据说这个方法在红岛地区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将海水和一定比例的黄色沙质土壤调和成“黄汤”,然后将蛤蜊倒入其中,凡是活蛤蜊经过搅拌,最终都会漂浮在“黄汤”之上,只需用抄网从水面轻轻一抄,就可以将鲜活的蛤蜊分离出来。而死掉的蛤蜊、贝壳以及其他杂质则会沉到箱底。渔民用抄网将沉到箱底的死蛤蜊、贝壳抄起倒回海里,便完成了一网蛤蜊的筛选分离。

经过半个小时的航行,船长根据GPS定位仪的指示,指挥船员扔下两根插着红旗的长竹竿,今天的作业范围就在两根竹竿的东侧区域进行。

将网中的蛤蜊倒入筛选水池中。

用抄网抄起浮在”黄汤“上层的蛤蜊。 

“下网。”随着一声令下,左右船舷的渔民分别把带有特制铁爬犁的拖网放入水中,柴油机开始加速,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渔船开始拖网作业。渔船后方的海面开始变浑浊,海底的淤泥被挖起来了。过了十分钟左右,渔民发动绞缆机开始收网,收了一段后继续拖拽,赵丕峰说,这是用海水冲掉蛤蜊表面的淤泥。

 网收到船上时,网里装满了蛤蜊和贝壳,渔民们赶紧将网中的蛤蜊倒到船上的水箱中。四名渔民用铁铲将蛤蜊与“黄汤”充分搅拌均匀后,在“黄汤”表面果然浮起来了一层蛤蜊。一网蛤蜊分筛完成后,两名渔民马上开始往水箱倒海水、铲黄土,调配好“黄汤”为即将到来的下一网蛤蜊分筛做准备。

将选出的蛤蜊放入网兜中。

“养滩的人不出海,出海的人不养滩。”赵船长告诉记者。相比天天出海作业的渔民,滩主出海次数较少,即使跟船出海,主要是看一下蛤蜊的生长状况,并不参与捕捞作业。今天这趟出海作业,赵丕峰他们五人要捞回6000斤蛤蜊,消耗掉4000斤黄土。这片海滩今年已经是第四次拖网作业了,根据前几网的情况看,一网蛤蜊只有四分之一符合上市要求,剩下的四分之三还要再扔回海里,算下来,每个渔民要在5个小时里搬动7000斤物料,绝对是个辛苦的体力活。对于能否完成滩主下达的收获6000斤蛤蜊任务,赵丕峰心里也没底。

海上挖蛤蜊这么辛苦黑白颠倒,为何自己不承包滩涂养蛤蜊呢?作业间隙,记者带着疑问跟赵丕峰攀谈起来。“今天雇我挖蛤蜊的滩主包了500亩海滩养殖蛤蜊,年景好的情况下能收入100万,但遇上赤潮、海星大面积爆发、天气太热或者连续下大雨,都有可能导致蛤蜊大面积死亡。赶上这样的年份,一年要亏150万。这是一场赌博,看运气,包滩养殖需要有充足的财力和超强的抗压能力,不是谁都能包滩搞养殖。”赵丕峰说。

 死蛤蜊、贝壳以及杂质被重新倒回海里。

据了解,胶州湾蛤蜊分布在胶州湾的海岸线和中央区域。目前,胶州湾的蛤蜊全部都是养殖的,野生的已经很难找到了。起初胶州湾里养殖的是本地蛤蜊种(苗),但生长周期较长,从90年代后期南方蛤蜊种(苗)渐渐取代了本地品种。南方蛤蜊适应胶州湾的环境,一年左右即可长成。蛤蜊对青岛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青岛人餐桌上离不开蛤蜊,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

蛤蜊不停地被捕捞,即便是养殖的,蛤蜊的量也会越来越少,产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赵丕峰说,如果其中的养殖区之前没有捕捞过,那蛤蜊生长的密度就越大,一天捞一万斤很轻松。“蛤蜊多,一网下去捞到的就会多,随着捕捞,慢慢地这一区域的蛤蜊就会越捞越少,等这个区域捞完了,就去其他区域继续捞。”每年四月至十月是红岛蛤蜊收获季,这半年的蛤蜊肥嫩,口感好。捕捞结束的区域,可以在来年继续放苗,进行下一次的养殖循环。

船长赵丕峰挑选蛤蜊中的杂质。

刚刚收获的红岛蛤蜊。

经过5个小时的作业,赵丕峰和船员们终于“挖”上来6000斤蛤蜊,达到了滩主的要求,开始返航。早上8点,渔船返回码头,早已在岸上等候的蛤蜊贩子们开始跟各条渔船打听捕捞情况。岸上的渔民开始调整起重机,渔船靠近码头,起重机开始吊起每一袋蛤蜊,放入水中清洗几次,随后开始称重。滩主拿着笔,记录每一袋蛤蜊的重量。称重结束后,在岸上等候已久的蛤蜊贩子开始调整车辆位置,这样起重机可以将蛤蜊直接倒入车斗内。哗啦啦,成百上千斤的蛤蜊被倒进车内。随后,这些蛤蜊会被送往各地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经过进一步分拣后,午后就能进入小区菜市场。黄昏时分,鲜美的蛤蜊是夏季青岛人晚餐中最触动味蕾的那道佳肴。

上午8点半,六千斤蛤蜊全部被吊装上岸后,赵丕峰和伙计们驾船来到黄土补给码头,让铲车给船重新装上4000斤沙质黄土。随后,返回渔港停靠,给渔船加油、修补渔网、检查维护柴油机,为明天凌晨的挖蛤蜊作业做好准备……

满载而归,即将返港的挖蛤蜊渔船。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