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家谈
从北方来看,兼具拥有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基础雄厚、国内外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的城市并不多见。对青岛,是机遇;于企业,亦是千载难逢。
琴岛客/文
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尚未散去,又一场城市间的“争夺战”悄然而至。
这一次,各城市争抢的是“总部企业”。与上一轮总部争夺战不同,本轮争夺的主战场由一线城市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青岛、南京、武汉、西安等均在发力。
这一次,各城市之间比拼的是实实在在的“内功”。钱很重要,但总部企业仅仅靠花钱是买不来的。
这一次,风头正劲的青岛“霸气出击”,直接喊出了“青岛就是中国企业设立北方总部的最佳目的地”。
当然,“口号”不是空喊的,实力才是根本。
01
时代的风口:天时地利人和
多年来,在北方城市中青岛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资源禀赋优异,经济实力强劲,为第三座GDP跨入万亿的北方城市。经济体量,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青岛,对世界各地的企业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包括大众汽车、空客集团、大陆集团、西门子在内,1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了309个项目。今年以来,就有15个世界500强项目落地。
500强企业扎堆进入,是对青岛实力最大的肯定。也从侧面证明,“青岛就是中国企业设立北方总部最佳目的地”绝非虚言。
青岛喊出这一口号,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天时,上合经贸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相继落地,青岛站在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已成为共识。在北方城市中,除了首都,如此重要的定位,无人能及青岛。说到北京,已开始疏解非首都功能,很多产业和企业总部开始在北方其他城市寻觅机会。
9月26日,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落地青岛,在揭牌仪式上,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为光大集团、光大银行、光大理财的财富管理拓展了广阔发展空间。
风口里的青岛,早已被“盯上”了。
地利,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位置优越,紧邻日韩,是“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向东从海上连接东北亚、日韩,向西从陆上到上合组织国家、中亚到欧洲。青岛港为世界第六大港,4F级别的胶东国际机场即将转场运营,这些都为吸引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和,今年以来青岛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努力让“企业家感到舒服”。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表示,今天的青岛,舞台已经铺就,来自全球的企业家都是“主角”和“名角”,青岛的任务就是与大家联手写好“剧本”,当好大家的“场务”,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市场化、法治化提高各类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以及透明度,努力让企业在青岛感到舒服、让企业家在青岛感到舒心。
海尔COSMOPlat引领智能制造潮流
02
产业的风口:互联网下半场看青岛
去年,华为发布了《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其中排在第三位的是智能制造。
互联网的上半场,青岛错失机遇。但当互联网时代进入下半场,制造业优势突出、工业门类齐全的青岛,为5G的应用提供了最好的“场景基础”。
“5G时代,青岛制造业高地将成为未来中国的‘蒸汽机’。”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说。
换句话说,青岛制造业可以成为5G应用的“试验场”。放眼全国,跟青岛制造业匹敌的城市并不多。未来,企业要想抓住5G的风口,离不开“试验场‘,青岛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青岛主政者也看到了其中的机遇。9月份,在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青岛市主要领导透露,眼下,青岛正与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青岛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和产业孵化,建立集培训教育、创业、风投、技术应用、产业化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的孵化和应用的生态体系,在国内率先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同时,青岛将遴选出各行业100家企业,提供最丰富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形成青岛的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成长壮大,总部企业自然集聚。“吸引总部企业的,是市场需求和规划愿望的结合。”专家表示,总部公司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不是说你给它多少优惠条件,它就往你这来,它一定是首先从自己发展的角度来考量这个问题,“首先这些总部企业自身觉得在这儿有可持续发展的前途才会来”。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布局青岛。11月2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其山东总部及日本韩国总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项目落户青岛开发区。
公开报道显示,科大讯飞计划投资20亿元,在青岛开发区设立独立法人全资子公司,作为山东总部和北方重要中心,业务覆盖山东及周边省份。山东讯飞公司将控股或参股科大讯飞面向日本、韩国的海外公司,并逐步承接业务,积极推动其智慧家居龙头生态企业“飞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西海岸新区。
扶持奖励方面,青岛早已出台相关政策。《青岛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提出,在我市新注册的总部企业,实缴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下、1亿元以上的,给予不高于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2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给予不高于2000万元一次性补助,20亿元以上的,给予不高于4000万元一次性补助。以上补助资金自实际产生地方贡献年度起三年内兑现到位,不高于其三年地方贡献总额,由市、(区)市两级按体制负担。
此外,在我市新注册设立或新引进且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的,自认定之日起按照认定后第一个完整年度所产生地方贡献总额50%给予补助,后两年分别按企业所产生地方贡献总额25%给予补助;由市、(区)市两级按体制负担。
03
正在补齐的短板:人才、金融
在“总部企业”争夺战中,有一个城市的成功经验值得青岛借鉴学习:武汉。
2017年5月,武汉市开展的“楚才回家”活动中,有8家互联网企业表示要来光谷注册子公司,有的是“共享服务中心”,有的是“大型研发中心”,有的是“华中总部”。作为活动主办方的光谷“互联网+”办公室在筹备签约企业简介时,提出将该类项目统称为“第二总部”,并在全国率先打造第二总部高地。
盘点落户武汉的“总部企业”,绝大多数掌舵人曾在武汉求学或创业。当年走出了楚地,如今开始“反哺”。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高校云集的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100万,为总部企业落地提供了雄厚的人才支撑。总部企业作为附加值高的机构,处于产业链的最顶端,需要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人才不足,来了也会接不住。
青岛目前在校大学生数量仅40万左右,与城市的发展层级还不匹配。不过,随着青岛出台一系列的引才新政,引入大量高校,青岛的人才储备将大大提升。
近7年来,青岛的高校“朋友圈”加速扩容,截至去年底,在原有24所的基础上,青岛市共新签约引进高校32所,其中16所已落地运行。根据规划,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引进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化人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24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使青岛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全球(青岛)创投风投中心大厦。
在总部企业极其看重的金融方面,青岛已经破题,效果显著。今年创投风投大会之后,各类基金涌入青岛,加快聚集。
截至10月底,青岛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4家,其管理的已备案基金515只,管理规模796.1亿元;其中创投风投基金管理人168家,其管理的基金296只,管理规模688.6亿元。特别是大会以来,截至10月底,全市新注册创投风投机构351家,其中新注册管理人175家,新注册创投风投基金176只、认缴规模超过200亿元。
从北方来看,兼具拥有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基础雄厚、国内外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的城市并不多见。
选择青岛,就是选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