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疫情发生以来,城阳区细致研判战局,科学指挥调度,启用战“疫”云平台,关口防控智能化,居家隔离实现云看护,智慧医疗助力企业复工,城阳全面提高基层一线防控效率,构建起“人防 技防、管控 服务”四位一体的防控新模式。
防控战“疫”上云端
“阳光战‘疫’云平台-自助上报系统为各级政府机构、街道社区、学校、企业提供了自助申报入口,大家可以通过扫描小区入口或单元口的二维码,在线录入个人信息同步上传,减少人员直接接触,方便快捷。”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人员向青岛日报记者介绍。
为从源头上切断疫情的传播、从后台上保障疫情的追踪,城阳区研发上线战“疫”云平台,通过采集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居住地等),在后台形成基础数据库,重点关注的人群可每日上报体温、身体症状等动态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云平台分析出的疫情防控重点信息,通过微信三级联动体系及时推送给相关街道、部门、社区、企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实现“区 街道 片区 社区 网格”五级网格体系、战疫情四级联动阳光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
据了解,城阳区下一步将探索开放企业使用的云湃平台和社区居家隔离智能管控服务系统后台端口,实现与战“疫”云平台数据共享、信息互联。
关口防控智能化
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进门处,旅客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通过红外体温检测设备。“这样很好,防患于未然,保护大家的健康,我们肯定会配合!而且也很快捷,不会耽误时间。”旅客周女士告诉记者。
“这些测温仪可远距离对大量人群实施快速非接触式体温筛查,工作人员在电脑前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机场医务人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机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流亭机场已在6个出入口安装了6台红外体温检测设备。
为全面提高交通卡口工作效率,城阳区运用科技手段,配备身份证扫描仪、人脸识别系统等科技装备,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同时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采用电子化信息采集手段,与机场民航局方面协调,由其提供航班及乘客电子信息,实现与交通部门的数据互通。上述信息每天在战“疫”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并筛查需重点关注的人员信息,提交相关部门处置。
居家隔离智能服务系统实现精准管控
“在得到了居家隔离人员理解与支持之后,我们安装了智能服务系统,相比之前的24小时人工看护能节省出很多人力。其他时间,也能通过视频或语音了解隔离人员情况,像缺米少盐的、心里打结的,都能及时得到回应。当然,他们也能随时跟我们视频通话,随时保持沟通。”夏庄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着返程复工高峰的到来,社区疫情防控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能让大家安心在家自行隔离,也能让社区、街道掌握隔离人员的动态,还能避免双方的近距离接触成为各方都在探索的难题。城阳区在采取包联模式对重点区域、居家隔离户、返乡人员实行24小时监测基础上,启用了居家隔离智能管控服务系统。通过部署智能警戒摄像机、无线网关,安装智能门吸,实现人体检测、房门检测、联动预警、视频语音双向对讲等功能,协助社区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状态,对尝试外出者及时劝阻,对需要帮助者提供心理疏导和物资补给。
目前,该系统已在重点社区安装50套,近日根据需求将再安装1000套,并在街道一级实现视频集成,后续还将接入区级云平台。
智慧医疗监测系统助力复工复产
在城阳,“健康云平台”也成为企业把好关口、精准防疫的新帮手。在青岛通惠服装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的门口,员工们将身份证放在门口的一台便携式检查仪上,拿起耳温枪,伴随着“嘀”的一声,屏幕上即时显示了绿色的体温数据,紧接着,员工的手机微信上收到了一条信息,显示“测量值:36.5℃”,同一时间,通惠员工的体温数据实时上传到了3公里外的红岛街道办事处后台操作人员的电脑上。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人员密集区、复工企业推广使用云湃平台,投放云湃多功能检测仪,人员刷身份证即可识别信息并进行测温,正常后方可进入车间工作,体温异常则会立即报警。该仪器可储存6000个职工信息,并可上传至云平台,由街道等属地管理单位后台实时分析研判。同时,平台也可举办在线讲座,讲解防控知识,关怀重点群体,进行心理疏导等,做好精准防疫。
“目前,红岛街道已在通惠服装、易邦生物、地铁八号线东大洋站投入三台检测仪,后期将形成街道、社区、企业一码一手机全部联动,确保做好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红岛街道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 张晋 通讯员 苟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