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2月12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刘伟 陈明)2月12日上午,山东胶州胶莱街道一片试验田里,村民张祥凌一边操控着刚刚研发成功的新一代葱姜收获机,一边向客户介绍机器的性能和优势。
“我们是老客户啦,听说新一代产品研制成功,立马过来了解一下。”潍坊客户韩钢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会大面积种植大葱大姜,用这机器省钱、省劲。“今天过来先签订个初步协议,优惠价定两台,等年底过来提货。”
1957年出生的张祥凌,高中进了农机维修专业班,毕业后找到一家维修部当起了学徒工;1996年,自己开起了农机修理部,凭借过硬的维修技术和先进的创新点子,生意也越来越好;2012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并投资开始第一代葱姜收获机的研发。
2019年,张祥凌已经将葱姜收获机研发到第十六代,并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和农机补贴,用户口口相传,机器远销全国各地。
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张祥凌和儿子张居峰响应号召“不出门、不串门”,一门心思在家里“闭关”,专心致志研究、改进机器。
“年前有客户反映,16代机器不能坐人,大面积收获时,人跟着跑很累,也影响了效率。”张祥凌说,其实自己和儿子也早就想到这点了,可是加座并不是安上座这么简单,得考虑整台机器的平衡和稳定,“既要保证驾驶人的安全,还要保证机器不走偏、好操控。”
画图纸、忙组装、做实验、再调试……爷俩从做设计图开始,每天在车间忙活十几个小时,即使简单吃个饭,也在讨论机器的改进措施。“电脑制图我在行,可论经验,还得跟老爸请教。”张居峰说,他们爷俩现在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的就是让新一代机器有质的飞跃。
假期结束,企业复工,工人们都回来上班了。张祥凌邀请大家到车间参观,并对新机器提意见,以便进一步优化改进。在工人们敲敲打打、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下,第17代葱姜收获机正式定型。新机器加上了驾驶座椅,大面积收获时省去了“机器前面跑,农民后面追”的麻烦。
2019年,张祥凌一共卖出了286台机器。第17代机器一面世,订单纷纭而至,“目前已经预定出了8台,我们打算实地试验之后,再大批量出货。”张祥凌说。
“农户们的认可,是公司发展的最大动力。”张祥凌说,自己是农民,深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将继续提高团队研发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农民兄弟制造更多更实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