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抓住了“双招双引”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全链条。
基于这样的认知,青岛将“双招双引”作为15个攻势之一。去年4月25日晚,青岛举行“双招双引”攻势作战方案答辩,招商的产业怎么聚焦、利用外资结构怎么优化、市场化手段怎么运用、法治化环境怎么营造、人才政策怎么落实等等,一项一项工作在答辩中找准了穴位、明晰了方向。
一年来,“双招双引”攻势取得了怎样的战果?短板补齐了吗?目标达成了吗?疫情之下,既定的战法是不是得作出改变?
4月23日,青岛举行“双招双引”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通过全面的梳理总结,质询环节的一问一答,再一次查摆了问题与不足,深化了认识,凝聚了共识,清晰了思路。
1
领导“站台”已经制度化常态化
既然是攻势作战,战法自然不同于常规。
“去年,我们实施五个作战方法,分别是市场化引主体促增长、法治化定政策优环境、平台化聚资源促发展、顶格化推项目促落地、系统化推攻势促协同。”主应询人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说。
其中,“顶格化推项目促落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据了解,青岛制定实施《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顶格推进机制》《市领导同志招商引资接洽项目登记促进办法》《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督导机制》等,将领导干部为“双招双引”站台制度化。
成立了“双招双引”指挥部,总指挥由青岛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青岛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青岛市委常委、青岛市人大副主任、青岛市副市长、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担任,建立了顶格推进的最强大阵容。
在招引环节,制度对领导的分工进行了细化。青岛重点圈定省“十强”产业和市“956”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重大项目,对总投资10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项目,由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牵头推进,对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等重要企业负责人来青,由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会见;对总投资10亿元(或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以及世界500强中国区副总、央企中层等重要企业负责人来青,由副总指挥牵头推进或会见洽谈。
为更好发挥市级领导对招商引资的推动作用,青岛研究制定了《市领导招商引资接洽项目登记促进办法》,提高市领导接待企业负责人、接洽项目的落实成效,把握工作进度,促进工作落实。每个重大项目都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对市领导接待的企业负责人、接洽项目等情况,逐一做好项目登记、促进落实和情况上报工作,有关情况定期向全市通报。对于洽谈形成的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顶格推进机制》进行立项调度。
青岛还研究制定了《重大项目市领导同志督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出困难和重大问题,及时跟踪调度项目推进情况,确保顶格推进项目“掷地有声”,防止项目招商发生“上热下冷、上紧下松”情况。
对指挥部总指挥、常务副总指挥会见企业负责人及接洽项目、全市重大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由市领导同志牵头推进工作专班;对市领导同志顶格推进项目实行周统计、月调度、平台化调度,建成青岛市“双招双引”重点项目信息平台。
平台联通市领导同志、各区(市)、市直各部门(单位)、30个专业招商团队,对“双招双引”项目进行大数据管理,实现项目从“在谈”到“签约、注册、开工、竣工、运营”的全流程实时调度、统计分析和大数据管理。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之下,从市领导,到市直部门、各区市主要领导肩上都有任务、有指标,这就为“双招双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顶格”保障。
2
“顶格战法”的威力
制度化,才能常态化。
2019年,青岛市领导对接企业2678次,34个部门和区市主要领导对接项目4326次。“双招双引”指挥部领导成员牵头推动重点项目422个,加快项目落地。
“顶格战法”在“双招双引”中可谓立竿见影,威力很大。
应询人青岛市商务局局长赵士玉举例说,去年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会见了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社长中村邦晴,请他对青岛的投资环境提出建议,希望住友来青岛投资。峰会后,相关部门加强追踪。在疫情期间,住友果断决定在青岛投资2亿美元。
去年11月,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带队到北京与一家企业交流。之后商务部门加强跟踪,今年一季度,这家企业在青岛投了22亿元。
慕名而来的投资人、企业家更是不在少数。
今年4月15日,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宁带着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站在了青岛的讲台。台下坐着的是王清宪,还有一位副市长、崂山区委书记,以及青岛8个委办局的负责人。
“我现在心情非常激动。能够专门搭建这样的平台,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来听取一个企业的汇报,这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和荣幸,也感受到了责任与力量。”
就在这个讲台上,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与崂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其北方区总部正式落户青岛崂山。根据协议,竹云科技将携手青岛在智慧政务、“数字青岛”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将与国内外产业界合作形成百亿元数字身份产业园,助力青岛打造“数字身份国际之都”。
这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代表。2019年,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外出招商项目160个,签约115个,落地率达71.9%;签约项目已开工49个,开工率42.6%。
“顶格战法”带来的战果是立体、全面的。质询会透露,201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8.4亿美元,位列全国各城市第六位,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493.3亿元、增长15.6%。全年共引进培育各类人才25万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08万。实现了“双招双引”的双丰收。
在2019年度山东省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青岛夺得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双招双引、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单项冠军;在“双招双引等次”中,青岛位列一等第一名。
今年以来,线下“双招双引”工作受到了影响,但云端的“双招双引”从未间断过。“顶格战法”依然凑效,而且似乎威力更大。
早在2月7日,青岛尝试采取远程视频的形式,与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30亿元的东华鲲鹏产业生态基地正式落户青岛。
王清宪出席,为签约“站台”。这让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董事长薛向东颇为感动:“此次通过视频会议方式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体现了青岛市防疫情、抓发展的奋发有为状态,也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对投资青岛更加充满信心。”
疫情期间,青岛的各级领导纷纷通过视频的形式与企业远程洽谈,远程签约,远程推进。
一季度,全市签约项目达429个、总投资5591.5亿元。其中新增5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13个,同比增长22.8%,总投资2456.8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市在建项目3358个,同比增加1162个,增长52.9%;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4家,合同外资3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3
“顶格战法”的逻辑
为什么看似不可能谈成的项目,领导一出面就水到渠成了?为什么看似难以推进的项目,领导一出面就迎刃而解了?
投资就是投环境。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而“一把手”正是“双招双引”的“第一环境”,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不仅可以提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开放的意识、眼界、素养、能力,还能切实增强“双招双引”的力度和温度。
顶格机制对外能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对内来讲能提高效率。试想,一个企业家到青岛考察投资,想见书记就可以见书记,想见市长就可以见市长,怎么能对青岛没有信心?
项目推进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有可能让努力前功尽弃。如果一遇到问题,书记市长、委办局一把手、各区市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推动,省去了层层汇报,避免了拖尾扯皮,效率怎么能不高?
有了如此这般的“青岛诚意”“青岛力度”“青岛效率”“青岛温度”,哪个投资人能够拒绝?哪个企业家不心动?
4月8日下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带领十几个委办局的主要负责人坐在一起,开了一场近4个小时的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取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关于打造“世界智谷—中国青岛”和“青岛雁归工程”两个项目的方案汇报,并“现场办公”,为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项目推进提供贴心服务。
青岛方面的满满诚意让项目报告人——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中国天使联合会会长杨守彬颇为感动,同时也“压力山大”,平日演讲妙语连珠的杨守彬今天有些激动和紧张。
“过去演讲说的都是别人的事,而今天回到家乡,在青岛的父母官面前谋划家乡的发展,感受到的除了兴奋之外,更多的还是责任与担当,所以特别紧张。”杨守彬说。
这样的“顶格倾听”,为企业站台在青岛已经成为常态,其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项目决定发展走向。领导为企业站台,为项目站台,实质上就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站台,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在去年6月22日举行的2019正和岛创变者年会暨千企助力青岛(半岛)发展行开幕式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强调:为企业站台,不是干部有多大本事,而是你的职务代表党和政府的态度,代表党和政府的信用。为企业站台,是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只要企业有需要,领导干部就要出面站台,需要哪一级出面就哪一级出面,做到既“亲”又“清”,既“清”又“亲”。
这是要求,也是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顶格”带来的“温度”。“舒服”的体验正在转化为投资青岛的信心和合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