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擎一领。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行两年来,青岛的发展主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提出的殷殷嘱托:“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峰之下,自有群峰挺拔、云海翻腾的波澜壮阔——那是青岛的开放大势;也有踏平天堑、万险难挡的开路豪情——那是青岛的改革魄力;更有逆境再起、破浪扬帆的义无反顾——那是青岛的工业互联网。尤其是去年以来,青岛“天降大任”,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一再叠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区域动能潜力迸发,堪称时来天地皆同力。
图片来源:人民网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雷霆万钧,势有所指。
去年3月份,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深圳演讲时提出“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虽然彼时引来部分质疑,但接下来的“剧情”就如“剧透”般推进:
2019年7月份的中央深改会,确定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南深圳、北青岛”成为市场热词;
8月31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青岛站上改革开放的“最前排”;
10月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青岛成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宣示地”……
在中国开放大格局视野下,青岛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山东这个对外开放新高地中的桥头堡,对内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良性互动,对外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努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东部沿海已经有了珠三角、长三角开放支点的今天,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纵深开放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北方的确需要这样一个新的开放的战略支点,青岛应当有这样的担当。
凭负大势,莫负天时。
面对历史重任、国家战略,青岛转换路数、改变打法,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深圳、赶深圳”,发起十五个攻势,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以更高的站位、用更高的平台整合资源,用顶格协调的阵势推动工作,让市场化、法治化成为营商环境的主旋律,让企业家成为青岛“剧场”上的“名角”,让关键少数们成为服务企业家的“场务”,让企业家在青岛感到舒服。面对疫情冲击,青岛又危中寻机,在危困中抓住了工业互联网的崛起机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顶格阵势倾全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
已经聚集了3.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服务商的海尔卡奥斯平台,在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位居第一。
配合完善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国家第一批5G试点城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城市,青岛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十分集中,这是绝佳的先手优势。
青岛还构建起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所需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生态环境,截至今年一季度,青岛创投风投备案基金管理规模达1009亿元;邀请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全国人工智能领域15家头部企业共同在青广泛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业培训;5G基站开通数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建设进度列全国前列;一批头部企业数据中心相继落户,已聚集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近100家。
因此,如果说信息技术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成就的必须是青岛。
更重要的是,青岛的人也在变。所有事业,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能力,“搞活一座城,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因此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
去年5月份起,青岛史无前例地大规模选派干部到深圳的大型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进行不少于100天的体悟实训,在市场一线上、在市场主体里感悟市场逻辑、资本力量,以及市场化、法治化思维下,深圳的内在运行机理。青岛干部也凭借踏实肯干、谦虚好学的作风,放下身份当职员、站柜台、发传单、写策划、做方案,一改深圳企业家对北方官员的刻板印象,在深圳刮起了一阵“青岛旋风”,如今前两批307名青岛干部已经学成归来,第三批150名青岛干部正在深圳体悟实训。
深圳“学员”们取回来的“真经”,也已经在青岛落地开花。前两批干部共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50余篇,意见建议250余条,一部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已经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而经历了“异地拉练”的优秀年轻干部,不少人已经在关键时期担起了更重的担子,其中包括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功能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等干事创业的核心岗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推动青岛的改革发展进程。
特殊时期,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再赴鹏城
国家战略、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一系列新平台、新打法、新思路在青岛互动耦合,迸发出创新创意的发展火花。
例如总书记在峰会后视察过的蓝谷,两年过后,山海间风物依旧,但发展内涵已经脱胎换骨:在功能区改革中,原有班子“全体起立”,打破铁饭碗,所有人员竞聘上岗,谁能干让谁干,充分激活人的潜力;“别老在单位待着”成了蓝谷管理局上下的共识,每个部门都被分派了院所和企业,对接好需求、转化出成果、孕育出动能才是真正的KPI,市场逻辑正在把人从机关往市场“赶”;频频出现在蓝谷的除了科学家、研究员,还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企业家,项目路演正成为这里每天的日常,资本的力量正在发挥作用;各类商协会以及海洋科技创新联盟,配合数百亿的产业基金,平台的乘法效应,正集聚成海洋产业的动能……
青岛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在这样积攒开放、创新、改革的磅礴力量,这就是青岛的发展大势,也正是企业家、投资人在疫情冲击下,依然选择青岛、投资青岛的根本所在:
今年一季度,青岛的投资逆势实现2.7%的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大幅增长40.1%;在建项目3791个,同比增加1348个;其中,工业在建项目1062个,同比增加524个;新开工项目648个,同比增加186个。4月当月投资规模超过550亿元,是一季度月均投资的两倍;新开工项目326个,超过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总和。青岛投资增速和工业投资增速,远超无锡、宁波、郑州等城市,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第三城。
站在今天看过去,站在未来看今天:
勠力两载,青岛列阵破题北方。前道艰险,青岛之势可平山海。志存高远,青岛谋局原野星河。励志竭精,青岛笑对潮起潮落。
大势起,且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