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9日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贺兰山生态保护等情况。
贺兰山地跨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宁夏、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市民在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历史上,贺兰山作为关隘要塞,易守难攻,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富藏煤炭、硅石等资源,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无序开采活动在贺兰山展开,留下沟壑纵横、满目疮痍的山体。
面对愈发脆弱的生态环境,昔日百战之地上,打响了一场新的战斗——生态保卫战!
△曾经贺兰山非开采区内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土地(新华社记者 王广壮 摄)
对于贺兰山、对于整个宁夏的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思虑深远:
——“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宁夏生态环境有其脆弱的一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持之以恒。”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字字千钧,吹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的号角。
△宁夏贺兰山护林员孙国亮在护林区巡山(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17年5月,宁夏正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用一年多时间对169处整治点全面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2018年,宁夏下达2019年重点生态修复保护治理项目资金,正式启动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
2019年5月,宁夏印发《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方案》,要求建立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逐步恢复贺兰山自然生态本底。
封堵矿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植树种草……生态修复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湛蓝的天空、盛夏的绿意、奔跑的岩羊……如今的贺兰山随处可见生态保卫战的卓越成效。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岩羊(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来到贺兰山,彰显了他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大事一以贯之的关心。
单从今年总书记的行程来看,3月在浙江重访安吉余村,4月在陕西走进秦岭深处,5月在山西汾河了解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几乎每次调研,总书记都将考察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走得远、问得深、察看得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情怀。
一个个脚印、一句句叮嘱、一项项要求,祖国的绿水青山是总书记心中长久的牵挂。
△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贺兰山的蝶变,也是宁夏,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的缩影。
建立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年度记分制,全面实施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聚焦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和黄河“三山一河”谋划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宁夏“绝好荆关图卷在,绿云天外白云家”的美丽景致,已不再遥远。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沙湖景区(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保护生态环境”列入全面依法治国内容、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
从大小兴安岭的阵阵松涛,到雪域高原的三江之源;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经济绿洲”的治沙传奇,到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实践……广袤的华夏大地已是绿浪滚滚,美丽中国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意盎然的宁夏贺兰山(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贺兰山,这座承载历史、书写当下的巍峨山脉,必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成就更加绿意盎然的未来;这座曾经流淌着黑色“血与泪”的矿山,正在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