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半岛兴。产业一体化关系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成败。
6月13日,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青岛举行,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工业和信息化主要负责人齐聚青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从产业层面探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路径与未来。
地域分布不均、产业门类各异、层次水平不同,跨区域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
胶东五市不是没有搞过产业协同,但成效不太明显。这一次,五市的决心空前。这从各市工信局负责人共同发布的《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行动倡议书》可见一斑:“抢抓战略机遇,提高站位,担当作为,以善谋破题,以实干见效,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国家新的增长极。”
不仅仅是“表表态”,对于如何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五市工信局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推进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胶东经济圈产业交流平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共同建设数字半岛。
这些领域的合作一旦达成,胶东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就可以取得重大突破。
01
胶东高度决定山东高度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最难的就是工业一体化,如若五市工业真正握指成拳,实现一体化发展,带动的将不止胶东经济圈,而是整个山东。因此,某种意义上,胶东经济圈未来工业发展的高度,决定着山东工业未来在全国的高度。
胶东五市工业实力在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名头也不小。其中,青岛、烟台工业体量均为万亿级,是遥遥领先的山东第一梯队。若再往前追溯,潍坊也曾入列工业万亿级城市,威海工业体量也早已超过5000亿级。
从目前各市发展来看,胶东经济圈不仅工业体量大,活力也足够强,产业结构在全省相比也最为合理。年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19山东工业企业百强,前10名中,胶东经济圈上榜的海尔、潍柴、海信等3家企业,均非资源能源型企业,而是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变革和创新的代表。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山东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其中4个位于胶东经济圈内。以中车四方为引领的青岛轨道交通、万华化学为引领的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创新性和引领性都是绝对的龙头。
座谈会上,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对各市的优势与特色如数家珍——
烟台,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黄金、食品、高端化工、汽车为特色支柱产业,拥有中集来福士、万华化学、玲珑轮胎等明星企业,巨头富士康建有产业园,“超级工程”山东裕龙石化重点项目正在推进。
潍坊,依托潍柴、歌尔、雷沃、豪迈、弘润等骨干龙头企业,在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领域初步具备了集群集聚优势。
威海,全力打造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等6大产业集群,拥有惠普、新北洋、威高集团等知名企业。
日照,形成钢铁、汽车和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是国家和山东布局的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未来将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是韩国现代汽车全球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是奔驰、沃尔沃、中国重汽等顶级汽车企业的重要采购基地。
青岛,更毋庸赘述。
02
经济圈一体化“胜负手”
“没有产业的一体化,就没有胶东经济圈的一体化。”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鞠俊海一句话道出了在场工信局负责人的心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纵观胶东经济圈内五座城市,工业都在各自城市内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实现了产业协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上带来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才有可能实现胶东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产业一体化对于经济圈的核心带动作用,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经济圈的发展中得到佐证。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目前已经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针对数字经济一体化,长三角一市三省工信部门签约,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场景应用,开展车联网集成创新与合作。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长三角正在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带动区域内城市发展。
在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同样成熟的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已成为经济圈内城市的纽带。
1994年,当“广东四小虎”风头正劲时,广东开全国先例提出规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市)群,决定从打造“单打冠军”向“组团冠军”转变。
如今,广州、佛山、肇庆三城已形成强大经济圈,广州服务业发达、佛山制造业强大、肇庆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GDP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深圳、东莞、惠州三城同样竞争力强劲,深圳科技创新、东莞与惠州高端制造,共同构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核心供应链。
不仅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成都、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也都开始尝到产业协同发展的“甜头”。在城市圈的引领下,各大中心城市发展迅速,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在GDP排行榜中的名次迅速攀升。
产业协同为何在城市圈一体化中的作用如此重要?珠三角、长三角等都市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的一体化不仅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更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了一套长久且有效的机制,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3
山东产业再造的新路径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不仅仅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攻坚阶段的山东,需要改变以往各城市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协同发展为齐鲁大地注入新动力。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但这些年来,与标兵广东、江苏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而身后的浙江则渐行渐近,几乎已经贴住了“脚后跟”。如果以人均GDP为标尺进行衡量,山东的处境更加不妙。
山东的问题根在产业。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
意识到问题的山东迅速行动起来,于2018年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对胶东期待很高,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中,胶东经济圈的青岛、烟台就占了“两核”。
今年以来,山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胶东、省会、鲁南三大经济圈,其中,产业的一体化是“重头戏”。
产业一体化成为经济圈一体化的“胜负手”,而经济圈一体化反过来又为产业再造提供了新路径。
当然,前提是山东各市在产业上存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在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各城市工信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案”。
烟台工信局副局长张宏提出,青烟威作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均形成了各自独特优势: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优势明显,青岛人才科技力量强劲,威海远洋捕捞与海产品加工水平较高,可以按照“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思路,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携手做大做强特色海洋产业,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此次五市共同发布的《胶东经济圈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行动倡议书》确定了协同发展的原则路径:结合各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原则,协同推进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整合集聚要素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04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新契机
目前,正站在风口的工业互联网,无疑将成为五市产业一体化的新契机。
从技术上看,工业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生态,跨界融合、开放包容、协同创新是其鲜明的“个性”。
通过工业互联网,链主企业可以更放心将产业链配套本地化。一个经常被举例的场景是,所有供应链企业都介入链主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用信息化技术固化的生产制造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等经验,可以很容易被应用到配套企业中。
这一过程,也会反过来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想想杭州,阿里巴巴和消费互联网的成功,带动了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比消费互联网更大的生态,它从工业出发,将连接服务业、消费、生活等方方面面。有人预计,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就将达到3.1万亿。
工业互联网自热而然成为当前区域一体化关注的焦点。在长三角,沪苏浙皖经信部门今年初就签署协议,将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驱动、融合应用的生态区,技术牵引、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聚焦痛点、精准发力,协同共促、先行先试,助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胶东五市具备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拥有海尔卡奥斯这一超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卡奥斯已经成长为规模最大、生态引力最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聚集了3.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位居第一。
目前,卡奥斯已经通过生态圈模式与七大模块互联互通,赋能建陶、房车、农业等15个行业物联生态,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生态赋能,提供大规模定制社会化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这些都意味着,卡奥斯具备强大的实力,助力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6月8日,山东省召开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会,卡奥斯走上讲台,成为全省发力工业互联网的引领者。
目前,围绕工业互联网的合作,五市已迅速展开——
烟台,已与卡奥斯签订合作协议,促成其与春雪、鲁宇重工、大丰轴瓦等多家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初步树立了食品包装、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三个行业样板;
威海,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威海)与卡奥斯开展对接合作,推动光威集团、环球集团等渔具企业应用海尔卡奥斯平台,实现渔具行业数据平台化,打造行业平台经济生态圈;
……
下一步,更多围绕工业互联网的合作还将加快推进。本次座谈会上五市发起倡议,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具体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支持卡奥斯等企业牵头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胶东五市产业一体化的大幕已经拉开,或将为五市全面形成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 |孙欣 木梓 策划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