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过冬藏,夏至秋忙。中国海洋大学的毕业班同学们陆续迎来了辛苦耕耘后的喜悦收获。
在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201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有这样一个宿舍,四年前天各一方,四年间彼此勉励,四年过共同收获——东海苑6号楼的523宿舍。
合影(从左至右:曾斌涛、周誉言、赵煜)
国管学院523宿舍的成员分别为赵煜、周誉言、曾斌涛,他们在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分别被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本科期间,他们曾多次获得“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以及“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奖学金”等奖励;还考取了计算机二级证书、茶艺师证书等多个职业技能证书。
学习之余,他们还一起参加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山东省运动会等多项大型赛事活动的志愿者项目。
赵煜
个人简介
中共预备党员。考取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周誉言
个人简介
中共预备党员,考取山东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曾斌涛
个人简介
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天南海北因缘聚,谋海济国在心中
周誉言同学平日里着迷古典诗词和硬笔书法,词句之间承载的文墨风骨,撇捺之间,镌刻的是雄魂苍劲。赵煜同学平时喜欢健身,同时也热爱摄影,五子顶的草木甚蕃,崂山上的林间薄雾,青岛的碧海蓝天,海大的红瓦绿树,他都喜欢用镜头来记录。
而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让曾斌涛同学开始被哲学的深邃所吸引,从古希腊先贤到孔孟老庄,从绝对精神到功利主义,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坚定了自己的兴致取向并为之上下而求索。
时间拨回到2016年夏末的一天,他们报考了同一个学校,来到了同一座城市,被同一个学院录取,分配到同一个班级。直到缘分让他们看见同一个数字——523。
四年来,宿舍里一直保持着融洽的相处氛围,同时也有着对学习与进步的共同追求。数学和英语是赵煜的短板,当考试周到来之前,几位室友就一起给他补习英语和数学。
作为一名曾经的理科生,周誉言刚进入政治学这样一个社会科学类专业时,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于是其他舍友就在专业课方面帮他查漏补缺。四年的时间,523的成员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疲劳烦躁的时候,宿舍也会一起打游戏放松,还会在周末一起去爬爬崂山,看看大海。
四年里,他们不断尝试去用课堂上和书本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去观察这个世界。夜深的时候,他们也会乘兴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畅谈一番。
他们会探讨“什么是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什么是批判一切的思辨精神”,他们更知道自己对政治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学习,这是一门研究“国家之善”的社会科学,因此他们更应该有一种对现实的关怀。
同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愈发认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和专业能力的欠缺,而这也成为他们在专业上继续深造的主要动力。
团队协作显风采,追风少年今犹在
他们不仅是追求“国家之善”的政治学学子,也都是篮球场上疾驰飞跃的追风少年。
四年来,他们除了一起学习讨论,最让他们振奋的是一起打篮球的时光。他们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舍友们在一起打篮球的过程中,培养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也磨合出宿舍里团结互助、理解包容的融洽氛围。
曾斌涛觉得,这四年一路走来,很多画面确已模糊,唯一清晰的是他曾在大学里所经历的和体味过的那些感受。“大一时国庆节前的篮球迎新赛,算是我最拼的一次比赛,也是我最遗憾的一次——中场时不慎脚踝崴伤。幸运的是我的室友都很关心我,他们冒着雨去很远的地方取药,为我敷药打绷带,为我打饭,那时候我很受感动,默默地认定他们会成为我的挚友。”曾斌涛这样回忆道。
尤为可贵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篮球看做团队协作的运动。他们认为,一起打球就是一个团队,“团队”不仅仅意味着大家在一起打球,更意味着大家一起帮助队友发挥所长,克服自身短板。在赵煜看来,曾斌涛同学的远投能力令人惊叹,而周誉言同学则是个极强的得分手,内线得分能力令人折服。
周誉言说:“我们所具有的正是团队协作能力。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彼此之间在打球时会出现观念、方法上的冲突。但是我们所享受的是团队运动与合作的魅力,而不单单是一种追求所谓胜负的心理。”
备考之路艰且辛,“扶持”二字值千金
备考期间,辅导员曾和他们说,和其他要考研的同学比起来,他们看起来缺少了一些紧张,多了一些余裕。这种“轻松坦然”得益于他们每天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前进着。
在那时,他们对“全员上岸”这种最好的结果依然有些不敢想象,同时又很盼望这种结果的出现。他们觉得是否能够考上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究竟有没有在专业知识上真正有所收获?在523宿舍的同学们看来,备考期间的宿舍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扶持,所以忙碌之余他们很重视互相之间、与班级其他考研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正是在他们这一届,2016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的考研成绩达到了本专业的一个历史小高峰。
备考的紧张,让他们难免有一些小摩擦和小矛盾,但是他们始终努力维持着宿舍融洽的氛围。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他们会从东海苑门口带一些“夜宵”回到宿舍,同时一起对今天的复习进展和学习心得进行沟通、交流。
周誉言说:“我们考研的复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并重的过程。自己每天在自习室学习的知识和理论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回到宿舍同舍友相互交流,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则又是一种‘输出’。这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2019年的10月份开始,他们三个人每天互相听写单词,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增强彼此的信心。所有的交流和相互帮助,都为三人在考研的各个科目中取得较好的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考研出分的那天下午,他们都收获了较为满意的分数。想起去年那个“全员上岸”的想法,他们似乎还是觉得有些不敢相信。分数线公布的那天下午,舍友们一起打电话聊天,讨论着如何准备复试、怎么写论文等话题,时间仿佛按下了回放键,带他们回到了四年里在宿舍里畅聊的时光。尽管隔着屏幕,他们依然能感受到彼此洋溢在脸庞的笑容与欣喜。那一刻的快乐,让他们记忆犹新。
与母院共同成长,永感怀师恩难忘
回想起四年的大学时光,从入学时的法政新生到毕业时的国管学子,他们不仅见证了自身的成长,还幸运地经历了国管学院的新生和政治学系的发展。他们认为,正是四年来母院的不断发展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让他们能够有勇气、有能力参与到考研的竞争中,向外校的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而母院“笃行为公,明政致远”的院训也早已铭刻进了他们心中,内化成为他们恪守的信条。
523的同学们特别提到了他们的班主任陈霞老师。陈老师与他们在同一年来到海大的政治学系,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
在四年时间里,她春风化雨般地关心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在523宿舍考研的过程中,老师在择校、备考、复试等环节为他们提供了许多的指导与帮助。甚至在简历修改、面试问答等细节上,也事无巨细地一一叮嘱。
除了陈老师外,政治学系的其他老师们和他们的辅导员老师,都让他们在考研的漫长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母院的关怀和温暖。而这也为他们的奋斗历程增添了一抹最难以忘怀的色彩。他们发自内心地为四年来海大和国管学院的发展感到自豪;也衷心地祝愿母校、母院和政治学系能够更加蒸蒸日上。
最后彩蛋
能和你们分在一个宿舍,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最后一起成功上岸,我感到非常幸运。我会记得和你们一起爬过的山,看过的海,背过的书,走过的路。莫愁“研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即使我们接下来将前往不同的地方深造,但是4年的共同回忆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兄弟们,继续加油!
——赵煜
写给四年前素昧平生的室友:
敲下这几个字时,倒觉得是写给四年前的自己。有此感觉,一定是我们曾经推心置腹,聊己所爱,享其快乐,不分你我。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未能遇见你们或只是与你们其中一个为室友,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应该不会。我从你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汲取了一些性格元素拼凑成自己。你们会在我沉溺游戏中时提醒我不能这样子下去,也会在学习疲惫之后一块儿搞点活动放松放松。我们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宿舍集体,当然也免不了偶尔堕落一下——嘲讽起床最早的那一个。
转眼已到毕业之际,我们都会去到天南海北,我会带着523的气息去过研究生的生活。于我而言,怀念并不是睹物思人,它是去往新生活的桥梁,背着旧行囊,平稳地过渡到另外一种生活中去。我会怀念523,能有此怀念,我感到幸运。
——曾斌涛
《西江月》
气志同合最喜,山海既隔相望,
松岭北路星月光,北龙口夜过往。
北风将至可暖,凛雪大寒不妨,
作别挥袂却沾裳,青山白云相傍。
——周誉言
结语
寒假离校的时候,523的舍友们本以为在寒假后,还可以在海大的最后半年去好好感受剩下的大学时光。但是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
和许许多多的毕业生一样,他们共同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另一位转专业的舍友甚至可能在毕业前都无法相见了。这也为大学的尾巴留下了几多遗憾,些许不舍。因此,他们也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和室友好好相处,并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只有当离别要到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相聚的可贵。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五子顶下,又即将各奔东西。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无数次改变了他们的空间距离,但却早已将最美好的回忆铭刻进了那个挂着“523”门牌号的小小房间。即使即将从海大分别,他们也会继续在求索之路上携手进步,续写着属于523的一个个精彩故事。
来源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