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8日讯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全国产化海气界面观测浮标成功布放在西北太平洋5700米深海海域,第一次实现了1000米级大深度温盐深流剖面观测,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深海示范运行。据悉,这个由四家单位参与完成的“海气界面观测浮标国产化技术研究”项目,离不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贡献。
据介绍,海洋观测传感器是海洋浮标的“感觉器官”,也是海洋浮标的核心和制约其性能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在海洋基础传感与核心仪器领域的核心技术自给率较低,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因此历来被国外产品垄断。购买国外产品,不仅消耗了国家数以亿计的资金,面临频繁故障、售后服务不到位或零部件配套不齐全等问题,甚至遭到部分发达国家禁运和封锁等限制,严重制约了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科研项目的进展。
基于此,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牵头下,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浙江大学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了微弱信号检测、激光水汽探测、长距离声学通讯、大深度耦合传输等系列关键技术,经受了海洋环境适应性等考验,实现了风速风向仪、温湿度计、气压计、雨量计、长波辐射计、短波辐射计、水汽浓度分析仪、电磁海流计、表层温盐仪、波浪仪、温盐深流一体仪、声学释放器等一系列关键设备的全国产化替代。其中,水汽浓度分析仪、电磁海流计、声学释放器等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浮标观测传感仪器的国产化,相当于把海洋监测最核心的观测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此次在西太平洋的示范应用,将考验和提升国产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装备核心竞争力,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安全保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勋祥 通讯员 陈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