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自贸试验区”这个词又火了。快来看看怎么回事。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主要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自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至今,我国已经先后批准设立5批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1+6”从沿海到沿边的整体格局。
最近的一批自贸试验区是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新设的,包括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8月30日,这6个自贸试验区同时挂牌成立,迄今,正好一周年。
一年来,这些自贸试验区完成了哪些试点任务?取得了哪些先行先试成果?对所在地区带来了哪些溢出效应?
1
沿海——
在山东、江苏、河北新设自贸试验区,实现了我国沿海省份自贸试验区的全覆盖,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全方位发挥沿海地区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山东: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海拔”几何?
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山东对自贸区十分渴望。在经历了6年波折后,山东自贸试验区于2019年8月26日获批,8月30日正式揭牌,这是山东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拉开了山东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
根据总体方案,山东自贸试验区共119.98平方公里,涵盖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这一战略定位,既切中国家战略需求,又凸显山东的基础和优势,是山东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也是高标准对接国际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机遇。
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得怎么样?8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山东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建设情况。
干得好不好,光自己说不行。为客观评价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山东省自贸办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整体评估。总体看,112项试点任务进展顺利,已实施102项,实施率为91%。探索形成6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具有全国首创性,并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认可。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占全省的9.9%;完成进出口2209亿元,占全省的11.8%。
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不断释放新动能,对于破解长期制约山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瓶颈和现实难题,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扮演着重要作用。
江苏:实力超强,如虎添翼
作为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经济省份和第二大进出口省份,江苏入列自贸试验区的时间不算早。
对身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区的江苏来说,入列自贸试验区,对于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巩固优势走在前列相当关键。
江苏自贸试验区包含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总面积119.97平方公里,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实施三项探索、形成三个示范、打造三大亮点。
8月18日,江苏举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来的情况,并对出台的相关文件、改革试点经验和创新实践案例等进行解读。
据披露,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来,着力推动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探索实施全国全省首创改革举措60余项,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项在全国面上推广,4项在国家相关部委完成备案,20项改革试点经验和20项创新实践案例在省内复制推广。
截至6月底,江苏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2.91万家。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占江苏全省12%;完成进出口总额2468.7亿元,占全省13%。
江苏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和人才两个方面的吸引力集聚力相当强,先后签约落地1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累计引进A类高端人才2000余人。南京片区“基因之城”加速建设;苏州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连云港片区2019年生物医药科创产出位居全国前列,获评国家五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江苏有着对外开放的超强实力,再插上自贸试验区的翅膀,可谓如虎添翼。
河北:全国唯一跨省市,雄安加持,“高举高打”
河北自贸试验区重点在战略定位、片区选择和制度设计上充分聚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主要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等,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
河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在片区选择上,选择了雄安、正定、曹妃甸、大兴机场四个片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的自贸试验区。
一年来,河北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面向全球集聚优质资源要素,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梳理形成了192项各片区共性制度创新清单和一批符合各片区功能定位的个性制度创新清单,并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
在金融领域,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在全球首创“5G+场景”智慧金融服务新模式,首次实现5G切片技术在金融机构的商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和北京区域首创综合保税区跨境共商共建共享模式,为全国建设跨界综合保税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河北自贸试验区的优势相当明显,一是依托集聚实力的京津冀,二是坐拥“千年大计”雄安,三是超级机场大兴机场,区位独特,政策叠加,发展势能不可小视。
2
沿边——
在广西、云南、黑龙江新设自贸试验区,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有利于通过改革创新助推沿边开放,辐射带动沿边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密切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
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战略布局,也能够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北振兴、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广西:面向东盟、陆海联动和沿边开放三擎齐发
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在战略定位上,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一年来,一批独具特色的“广西经验”加速形成。截至目前,国家赋予其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56项,已分批下放162项省级行政权限,累计新设立企业超过1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额超1.4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超1154亿元。
在自贸试验区的强力拉动下,广西今年以来外向型经济表现抢眼:今年前7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109列,同比增长80%,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4%、34.1%,增速均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云南:加速从开放末梢走向前沿,从边陲走向窗口,从盲点走向节点
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偏居一隅,经济发展滞后,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
要发展,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发力点是推动从开放末梢走向前沿,从边陲走向窗口,从盲点走向节点。自贸试验区为云南这一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涵盖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战略定位是通过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发展,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一年来,云南自贸试验区通过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通过政策和项目“双轮驱动”,有效集聚各类开放产业和主体。通过区域内开放功能完善、政策赋权叠加,为打造沿边、跨境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自主性改革、首创性改革、集成性改革,着力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重大改革创新成果。
紧扣106项试验任务,开启一、二级市场规范边民互市模式,实现边民互市跨境结算全流程电子化;出台16项金融改革创新制度文件,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目前已系统梳理报送37项可复制推广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
因为基础较为薄弱,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他“同行”还不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黑龙江:释放“投资必过山海关”的强烈信号
作为典型的沿边省份,黑龙江有着众多的陆路口岸,如何发挥好口岸优势,提高开放发展水平,是黑龙江振兴、乃至东北振兴的重要课题。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119.85平方公里,涵盖了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战略定位是通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提升沿边地区开放水平,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
一年来,该自贸区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6项,实施率达96.6%;12项创新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发布了省级十佳创新案例。截至今年7月,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200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额1838.58亿元。
在体制机制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企业“跨域”登记、“智慧工地”管理、互市贸易监管、跨境法律服务等一批具有龙江首创特色的创新实践案例对外发布,对地方改革创新形成了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鲶鱼效应”,释放沿边开放、大胆创新、“投资必过山海关,投资首选自贸区”的强烈信号。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目前,东北三省已经有黑龙江和辽宁两个自贸试验区,可以看出国家战略对东北的倾斜,但拿到“帽子”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从2013年自贸试验区工作启动以来,我国的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虽然这6个自贸试验区刚刚满周岁,但拥有前面4批先行者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只要敢闯敢试,一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走得更远。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