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一新生陆续开始报到入学。9月12日可以说是一个集中开学日,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同步迎来新生。由于疫情因素带来的影响,今年新生只能自己报到,家长送至校门口就得离开,虽有不舍但很多家长表示理解。记者来到青岛科技大学探访了解到,今年迎新现场充满了爱心故事,让新生对未来四年充满期待。
家长不能进校园,老师上阵接新生
9月12日是青科大新生报到,崂山校区整个校园里欢声笑语,迎接着新一届“青科大”人的到来。记者了解到,青科大今年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普通本专科生,同时今年首批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共录取新生9394人,其中本科7845人,专科1500人,第二学士学位49人。
迎新当天,学校安排班车分赴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迎接新生入校。为了方便学生顺利入学,青科大还启用网上迎新系统,新生报到前已完成网上选宿舍等事项,入校后“摆渡车”直接进宿舍入驻,“行李减负”后轻松到各自所在学院办理相关手续,极大地简化了新生入学报到手续。
与往年新生报到不同,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新生家长无法入校,只能将新生送至校门口。但特别暖心地是,青科大的师生全员参与迎新工作,各学院老师特意用私家车帮助学生运送行李,让新生感觉到了青科大的满满爱意。
双胞胎哥俩被同一专业录取
张俊喆和张文喆是一对双胞胎,均被青科大自动化专业(中法)录取,因兄弟两人长相上的极度相似,在报到当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俩人都毕业于东营胜利二中。张俊喆告诉记者,俩人出生时间前后差三分钟,连高考分数也是差了三分,更为巧合地是,同时青岛科技大学的同一专业录取。“我们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商量,我是在第37个专业志愿被录取。”弟弟张俊喆告诉记者,哥哥张文喆是第34个志愿。
因为两人在长相上的相似,生活上遇到了很多趣事。比如高中在校园里溜达时,张俊喆总遇到陌生人打招呼,开始他也只能是一脸问号,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原因,每次都会主动进行回应。他告诉记者,俩人在个人爱好上也有相同之处,都喜欢篮球、跆拳道、羽毛球。其实,兄弟二人样貌上也有区别,最明显就是张文喆鼻子下面有一颗痣。
高考志愿投档线发布后,父亲查询了学校投档线,结果俩人都被青科大所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块寄送到家的,一家人9月11日来到青岛报到。张俊喆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早点通过四六级考试,让自己的法语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将来还要继续通过读研来深造。
拐杖女孩入学就感到满满暖意
在青科大新生报到现场,新生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郝彧萌也是其中一员,来自招远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她是青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新生,该同学由于疾病,左腿无力行走,右腿脚踝以下截肢,平时要拄拐,不仅行走不便而且每次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学校考虑到她身体原因无法上楼,专门协调让她入住南苑9号楼一楼宿舍。
她小时候被诊断为脊髓栓系综合症,下半身无力且几乎没有知觉。她的脚因穿着特制鞋子容易受伤,磨破后总是出现溃烂的情况,到初三时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无奈只能对右脚脚踝以下进行截肢。她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姑娘,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但字里行间透着开朗,待人也非常热情。由于常年拄拐走路,手上掌心都磨出了老茧。
由于自己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今年高考她报考了青岛科技大学,开学报到当天爸妈送她到校。妈妈为她整理床铺、收拾行李、购买生活用品,在下午便回了招远。小姑娘是个比较独立的人,初中时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她告诉记者,高中时一直由妈妈陪读,入读大学后自己想更加独立,等实在不能坚持再让妈妈过来。正式报到后她感觉到学校的暖心,以及身边同学和舍友的爱护,很快就适应了节奏,让自己对未来学习和生活更加憧憬。
海大、山科大9月17日迎新
9月12日可以说是一个集中报到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均迎新,各高校均为新生报到提供了暖心服务。以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为例,为便于新生报到入住,学校改变集中迎新模式,根据学生公寓区域分布情况,分别在学生公寓西区、北区、东区设置3个新生报到点,有效进行人员分流;安排了多辆“迎新巴士”校内循环车接送新生进入校园,并在乘车点、停靠点、服务区、学生公寓等地安排各级师生员工,合理配置志愿者,帮助新生完成搬运行李和其他报到服务工作,努力为新生提供安全、简洁、高效、便利的服务。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新生将于9月17日报到。(记者 刘金震 实习生 李超然 于文悦)